首页 理论教育子蔑与白牡一之文物身世解析

子蔑与白牡一之文物身世解析

【摘要】:戊午,子蔑(历)[3],敞(尝)白牡一[4]。《文物》2011年第11期。[2]为“祐”之古文,助祭。[3]字暂无确释。子为作器者之名。[4]敞,疑读为尝。[5]邦伯,古代用以称一方诸侯之长。

【图版】

【释文】

丁子(巳),王大祓(祐)[2]。戊午,

子蔑(历)[3],敞(尝)白牡一[4]

己未,王赏多邦

白(伯)[5]子丽(酾),赏(夭鬯)

(卣)[6]、贝二朋,用作文

母乙尊彝。

【著录】

文物》2011年第11期。

【注释】

[1]2011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现藏随州博物馆

[2]为“祐”之古文,助祭。字亦见于保卣(《集成》05415)、保尊(《集成》06003),其云:“遘于四方会王大祀,祓(祐)于周。”

[3]字暂无确释。目前有释耒、释斗、释荆等意见。子为作器者之名。

[4]敞,疑读为尝。陈侯午敦(《集成》04646—04648)、陈侯因齐敦(《集成》04649)载有“以登以尝”一语,多数学者均读作“以烝以尝”,《国语·鲁语上》:“先臣惠伯以命于司里,尝、禘、蒸、享之所致君胙者有数矣。”韦昭注:“秋祭曰尝,夏祭曰禘,冬祭曰蒸,春祭曰享。”烝、尝均为祭名。

白牡,即白色公牛。《诗·鲁颂·閟宫》“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毛传:“白牡,周公牲也。骍刚,鲁公牲也。”孔疏:“《说文》云:‘犅,特也。’白牡谓白特,骍犅谓赤特也。”《礼记·郊特牲》“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郑注:“白牡,大路,殷天子礼也。”

[5]邦伯,古代用以称一方诸侯之长。《书·召诰》:“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孔传:“邦伯,方伯,即州牧也。”多邦伯犹言多邦之伯。

[6],上从夭下从鬯,可隶定作,疑为“矩鬯”二字合文。金文鬯一卣”多见,相当于《诗·大雅·江汉》“秬鬯一卣”。鬯为宗庙祭祀所用的香酒。以郁金香合黑黍酿成。叔簋(《集成》04132)有“郁鬯”,乃郁金香所酿之鬯。

【延展阅读】

不少学者指出子鼎铭所记时日与事件均与保卣相关,并提出成王岐阳之盟的问题。据铭文记载保卣反映的是周王“大祀祓”时的情况,而当时王殷见东方诸侯,日在乙卯,接下来便是子鼎铭所记,丁巳日举行“大祓”,再过两天对来朝诸侯进行赏赐,整个典礼才告完成。总体上看,保卣所记岐阳之盟的前半部分,即祭祀之前,子鼎反映的是后半部分,即祭祀以后。两者合观,岐阳之盟典礼的始末便大体清楚了。按之历史记载,《左传·昭公四年》:“六月丙午,楚子(楚灵王)合诸侯于申,椒举言于楚子曰:‘……霸之济否,在此会也。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蒐,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杜预注云:“周成王归自奄,大蒐于岐山之阳。岐山在扶风美阳县西北。”传文所说成王岐山之蒐,实际是诸侯的会盟。杜注凿定其时在自伐奄回归之时,是根据《尚书·多方》的序推想的,不一定可信,但对岐阳地理位置的说明是准确的。《国语·晋语八》又云:“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牟守燎,故不与盟。”一般认为这条记载也是讲“岐山之阳”的这次会盟。子鼎的发现印证了保卣的记载,也与传世文献的若干记载相合,显得十分重要。

【进阶篇目】

1.李学勤:《斗子鼎与成王岐阳之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1期。

2.于薇:《湖北随州叶家山M2新出子鼎与西周宗盟》,《江汉考古》2012年第2期。

3.黄锦前:《荆子鼎与成王岐阳之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