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方鼎:周公东征鼎与豐伯鼎

方鼎:周公东征鼎与豐伯鼎

【摘要】:公归□于周庙[5]。[1]1924年出土于陕西凤翔县。又名周公东征鼎、豐伯鼎。[2]于征,即远行。[3]东夷即成周以东的夷人。豐伯、薄姑二国为东夷之强者。[5]“归”下一字从示,其上像以手持物祭祀,疑读作盩,实即“饮至”之“至”。[6]饮秦饮,第一个饮字作动词,饮用之意,第二个饮字用作名词。

【图版】

【释文】

隹(唯)周公于征[2],伐东

尸(夷)豐白(伯)、尃(薄)古(姑)[3],咸(捷)[4]。公

归□于周庙[5]。戊

辰,酓(饮)秦(臻)酓(饮)[6],公赏

贝百朋,用乍(作)鼎。

【著录】

《中国青铜器全集》5∶6;《殷周金文集成》2739;《商周青铜器铭文选》026。

【注释】

[1]1924年出土于陕西凤翔县(一说1927年出土于宝鸡戴家湾)。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布伦戴奇藏品。又名周公东征鼎、豐伯鼎。

[2]于征,即远行。《诗·小雅·车攻》:“之子于征,有闻无声。”

[3]东夷即成周以东的夷人。《史记·周本纪》:“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豐伯,豐国之君长,豐国故址在今山东益都县境。薄姑,或作亳姑,国名,其地在今山东省博兴县境。豐伯、薄姑二国为东夷之强者。

[4],字像以戈翦断树木顶端之枝条形,有剪伐之意,典籍或用作践,这里读为捷,表示周公讨伐东夷豐伯和薄姑的战斗都取得胜利。

[5]“归”下一字从示,其上像以手持物祭祀,疑读作盩,实即“饮至”之“至”。归□于周庙,与簋(《集成》4317)“爯盩先王宗室”所述的情形近似。有学者认为字当读作“获”,意思是周公东征归来献俘获于宗庙。

[6]饮秦饮,第一个饮字作动词,饮用之意,第二个饮字用作名词。秦,读作臻。饮臻饮,即饮至。《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一说秦饮为秦地之清酒,为所饮之酒名。

【延展阅读】

有关饮至之礼不见于礼书,但屡见于春秋经传,如《左传·隐公五年》载臧僖伯之言曰:“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故所谓饮至,是用于战争之后,师旅凯旋,归而献祭于宗庙或其他场所,按照臧僖伯的说法,其礼之目的是“以数军实”,就是检点伤亡和俘馘的数目,“昭文章”就是表彰功绩,论功行赏;“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就是排定序列,整顿师旅;“习威仪”则是操练队伍,演习武事。当然其中最重要的要饮酒庆功,是不言而喻的。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中,晋人得胜回晋,亦行饮至之礼:

城濮之战……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献俘、授馘,饮至、大赏,征会、讨贰。杀舟之侨以徇于国,民于是大服。

近年整理出的清华简《耆夜》记载武王堪黎归来在文王太室行饮至礼,其文曰:“武王八年,征伐耆,大戡之。还,乃饮至于文太室。”

【进阶篇目】

1.谭戒甫:《西周鼎铭研究》,《考古》1963年第12期。

2.陈致:《清华简所见古饮至礼及〈耆夜〉中古佚诗试解》,《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

3.李刚:《西周金文中的饮至礼》,《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