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之下,抗战时期的教育政策是确定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工作总方针。“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战时教育工作总方针,一方面承认教育应该面对抗战的现实,不能和抗战脱节,要采取应急措施,适应抗战的需要;另一方面反对因抗战而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而是仍要维持原有的教育体制。这在《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的各项规定中得到佐证。......
2023-11-26
预备役部队是国家平时组建的战时可快速转为现役部队的武装组织。它以现役军人为骨干、预备役人员为基础编组而成。
中国自1983年开始陆续组建预备役部队,有陆军、海军、空军和兵种预备役师、团,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实行统一的编制,授予番号和军旗。陆军和各兵种预备役师、团,平时属省军区建制,战时归指定的野战部队指挥。海、空军预备役师、团,分别属海军与空军的建制,平时受海、空军和省军区双重领导。预备役部队的师、团、营与部分连队的军事主官以及机关的主要干部,均编配现役军人,其余的则任命经过登记的地方干部、退伍军官、退伍士兵和基干民兵等预备役人员担任。预备役部队按总参谋部制定的军事训练大纲,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实施军事训练,定期进行动员演练,训练结束后,人员回到各自的工作和生产岗位,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则就地就近储备。预备役师、团中建立有中国共产党的委员会,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预备役部队最大的特点是平时寓兵于民,战时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动员和集结,转为现役部队,成建制地补充作战部队,或者单独执行作战任务。
组建预备役部队,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保证战时迅速扩编正规军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现代国防和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建有预备役部队,如美国的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后备队、法国的后备役师和后备役团、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的预备役旅等。
有关军事只读以撇:透视强军之基的内在支撑的文章
纵观之下,抗战时期的教育政策是确定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工作总方针。“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战时教育工作总方针,一方面承认教育应该面对抗战的现实,不能和抗战脱节,要采取应急措施,适应抗战的需要;另一方面反对因抗战而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而是仍要维持原有的教育体制。这在《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的各项规定中得到佐证。......
2023-11-26
民兵由不脱离生产的群众组成的武装组织。目前,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保卫国家安全,都建立起了民兵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兵,是一支新型的人民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人民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兵制度被确立为国家的一项军事制度。......
2023-07-07
军队领导体制是指军队领导体系的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相互关系等,主要是保证国家或政治集团能够高度集中地控制着军队的领导权、军队建设权和军事训练权。在世界新军事变革中,改革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是军队建设的重点。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战争,减少领导指挥层次、拓宽领导指挥幅度,打造精干、高效的领导指挥体制是未来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2023-07-07
武装力量是指国家的各种正规和非正规武装组织的总称。世界各国由于政治制度、军事战略、经济实力、人力资源、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等条件的不同,国家武装力量的构成形式也多种多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又逐步形成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相结合的人民武装力量体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负责保卫国内的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2023-07-07
下面以图2.5.14所示的图形为例,说明其操作方法及作用。双击已有草图,单击按钮,进入草图工作环境。图2.5.15 “转换至/自参考对象”对话框根据系统的提示,选取图2.5.14a所示的圆,单击按钮,被选取的对象就转换成参考对象,结果如图2.5.14b所示。说明对于尺寸来说,它的尺寸表达式又会出现在尺寸表达式列表框中,可修改其尺寸表达式的值,以改变它所对应的草图对象的约束效果。......
2023-10-17
显然,快速加热时,钢种、原始组织对奥氏体成分的均匀性有很大影响。当用超快速加热时,可获得超细化晶粒。对于低碳钢,即使加热到910℃以上,在快速加热的条件下仍难以完成奥氏体的均匀化,有时甚至会在淬火钢中出现铁素体。......
2023-06-24
武装力量组织体制,是武装力量的组织系统、机构设置、建制、领导与指挥关系以及各级组织的职能划分等的总称。它是国家政权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或政治集团关于武装力量整体结构的制度。军队是正规的武装组织,是国家武装力量的主体和骨干,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常备军、预备役部队、武装警察和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2023-07-07
其目的是建立无菌培养物,诱导腋芽或顶芽萌发,或产生不定芽、愈伤组织、原球茎。该阶段通常是植物组织培养中比较困难的阶段,也称为启动培养、诱导培养。其目的是使培养物大量繁殖,也称为增殖培养。......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