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鸭的坎坷经历与聚餐的意外

小鸭的坎坷经历与聚餐的意外

【摘要】:我从前养过一只小鸭,它是一只多苦多难的小家伙。可怜的小鸭被咬伤了肩胛,只是瞪着眼。接着就来了第二个磨难,我的“太先生”——就是我父亲小时的先生,来做客了。那时,妈妈又养了五六只小鸡,就跟我的小鸭养在一起。平常吃米的时候,是分开的,小鸡一只盘,小鸭一只盘。但是有一次,小鸡的盘子打碎了,妈妈说,今天让它们跟小鸭一起吃,让它们“聚餐”,就把米都放在小鸭的盘里。

我从前养过一只小鸭,它是一只多苦多难的小家伙。

有一天,我的娘舅送来半篮喜蛋。喜蛋是一种孵了一半的蛋,煮着吃是很鲜的;也许只是我们家乡有这种喜蛋。我的奶奶把这篮喜蛋搁在灶梁上,预备明天煮着吃。但是晚上我听见那篮里有嘎嘎的叫声,我请奶奶把篮子拿下来看看,只见上面的一个喜蛋破了,一只小小的黄脚在伸出来。我用手碰碰它,它就嘎嘎地叫得更响了。我叫起来:“哈,喜蛋活了!喜蛋活了!”我们剥掉了蛋壳,让小鸭出来,它连站的劲儿也没有,光着身子,瘦骨伶仃的。妈妈说喜蛋里剥出来的鸭是养不活的;可是奶奶细心地把它放在灶门前烤火,它的身子干了,变成一只黄松松的漂亮小鸭子——这小鸭就算是我的了。

我用棉花在纸匣里给它做个窠,让它睡在里面,把纸匣放在床隔板上,我觉得这是最安全的地方。可是到了晚上,老鼠就来拖它了,把它拖出纸匣,一直拖到床底下;这傻瓜连一声都不叫,也许是老鼠坏,咬住它的嘴不让它叫。正好我要小便,妈妈给我点了灯,老鼠就索索地逃走了。我拿起纸匣,看见鸭子没有了,就叫起来。妈妈用灯照照床底,发现了小鸭,才用扫帚把它拨出来。

可怜的小鸭被咬伤了肩胛,只是瞪着眼。后来奶奶戴上老花眼镜,给它洗伤口,给它敷万金油,治完了,我们把纸匣放在篮里,把篮子挂在空中,这样来使它不受老鼠咬。

过了三天,小鸭的伤就好了,也能出来走走了。它摇摇摆摆地走,走一步嘎地叫一声,有时走得太快,它就会留不住步,扑跌在地上,要半天才挣扎得起来。而且它的脖子是歪的,永远向右边侧着,就像对什么都感到惊奇似的;这是因为老鼠咬坏了它的骨头——但是尽管有这些缺点,我还是很喜欢它。我开始来训练它,让它能跟着我走,我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

接着就来了第二个磨难,我的“太先生”——就是我父亲小时的先生,来做客了。他是一个读古书、踱方步的老先生,走路时每向前慢慢走三步,就要停下来,看看天,看看四周,有时会这样东张西望地待上一会儿才又走路——人家说,他的神经稍微有些毛病,是从前读古书太多,又被他的先生打脑袋打坏的。我们是知道他这个特点的,可是我的小鸭不知道,它只知道跟在人后面走。于是,当太先生走到院子里去时,小鸭就来跟他,刚走了三步,它就遭了殃,太先生刚停住脚,正好踏在它的身上,把它的左边翅膀踏住了。小鸭子疼得嘎嘎大叫起来,太先生也慌得几乎跌倒。后来,又是奶奶给它治了伤,敷了万金油。奶奶还说,这小鸭子福分大,幸亏太先生今天没穿那双又大又重的“粉底乌靴”,只是穿了双布鞋,要不然,它早就变成一块肉饼了。不过我想,要是小鸭子的脖子不歪的话,至少它的脑袋要保不住了。这么说起来,它的歪脖子倒救了自己的命。

小鸭子的翅膀好了以后,天忽然下了场大雨,天井里积满了水,像个小池塘了。我们就来教它游水。但是小鸭子根本用不着我们教,它摇摇摆摆地走到水边,先用嘴去试试,就扑通跳了下去,头也不回地向天井中间游去,还神气地朝我们看看。不一会儿,它就游得挺好,还会钻到水下面去捉虫吃了。我们都很高兴,说小鸭子这下子可找到个好地方玩了。谁知道水退得很快,到傍晚,天井就干了,我的小鸭子呢,也无影无踪,不知道到哪儿去了,就像它是只糖鸭子,已经被水溶化了似的。

这一夜我没有好好睡,半夜里还醒来叫:“我要小鸭,我要小鸭。”吵得奶奶和妈妈也睡不好。第二天早上,奶奶去扫天井,忽然听见墙角里有轻轻的嘎嘎的叫声,就是看不见小鸭在哪儿。她起先以为是“心注病”,可是嘎嘎的声音越来越清楚了,她仔细一听,才发觉小鸭是在阴沟里面叫呢!——原来,水退的时候,小鸭跟杂草、枯枝一起被漏进阴沟去了,我们还说它很会游水呢!

费了很大的劲儿,才用火钳从阴沟里把它钳了出来。这时的小鸭子样子才狼狈呢,它一声接一声地叫着,扇着翅膀,摇着脑袋,想把身上漆黑的污泥弄掉。我们都大笑起来,它就绕着阴沟口转了个圈子,还朝里面探探头,好像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跑到里面去似的。

不过最大的一次磨难却是它和小鸡争食的那次,这可完全得怪它自己。那时,妈妈又养了五六只小鸡,就跟我的小鸭养在一起。平常吃米的时候,是分开的,小鸡一只盘,小鸭一只盘。但是有一次,小鸡的盘子打碎了,妈妈说,今天让它们跟小鸭一起吃,让它们“聚餐”,就把米都放在小鸭的盘里。“聚餐”开始了,小鸭却一点儿也不客气,根本不让小鸡走近它的盘子;它先抻长脖子,嘎嘎地咬小鸡,把小鸡赶走,然后自己吃,就这样把一盘米全吃了。

半个钟头以后,小鸭子就不舒服起来,老用一只脚抓自己的胸脯,还张大嘴“嘿”地喘一口气;最后,它在地上,只有喘气的劲儿了;它的肚子却可怕地突了出来,甚至向下垂,因为米在它的肚里胀了起来。我看见它这样,就跑去报告奶奶说:“奶奶,小鸭子要睡觉了,它在那里老打哈欠。”奶奶走去一看,摇着头叹道:“唉,什么打哈欠,这是‘贪心害自命’了!它的肚子一定要涨破了!它这次可完了!”

奶奶又来医治它了:她把它的嘴掰开,让它吃人丹和十滴水。小鸭子吃好药,就一动也不动地躺着。我想,它一定很难受呢,我非常同情它。

它就这样躺了两天,我们都以为它一定要死了,谁知道在第三天早上,它站起来了,又摇摇摆摆地走动了。

小鸭子就这样活下来了,虽然它的磨难这么多。我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奇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