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探讨

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探讨

【摘要】: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期刊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信息服务的质量。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保持传统期刊服务,而且要实现由传统服务向网络信息服务的转变,开发网络期刊信息资源,提供网络期刊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期刊这一信息资源的作用,关键在于期刊资源的建设与服务创新。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资源共享运行机制。

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以其独特、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满足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等工作的文献信息需求,而且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在我国高校图书馆所能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中,期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快速传递、信息量大、篇幅短小、内容广泛、知识新颖、出版周期短、流通范围广、情报信息多样、时效性强等特点,在文献信息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被公认为与时代同步的出版物。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期刊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信息服务的质量。所以,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期刊信息资源系统只有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情报信息服务,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是所有信息载体中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期刊内容新颖、出版快捷和信息量大,是了解各学科最新发展水平的重要信息工具。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一个网络化的信息环境正在形成。电子期刊的出现和高校校园网的普及,使期刊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种类更加繁多,给高校图书馆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活力。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保持传统期刊服务,而且要实现由传统服务向网络信息服务的转变,开发网络期刊信息资源,提供网络期刊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期刊这一信息资源的作用,关键在于期刊资源的建设与服务创新。

(一)网络环境对期刊工作的影响

全新的管理方式——计算机被应用于图书馆以前,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只是人为的手工管理,但是网络环境下的今天,作为通过网络渠道密切联系起来的信息联合体中的一个节点、一座平台的图书馆,其期刊工作的管理进入了自动化管理阶段。另外,在时间管理方面也具有了无定时、无限量等随机性的优点。即计算机只要联网,工作人员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对其进行管理。

服务观念及方法的转变随着信息化、网络化过程的加快,用户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他们不满足于个别图书馆和信息机构所提供的有限资源,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信息。另一方面,用户的需求方式、内容千差万别,越来越多的潜在用户成为活跃用户,他们更经常更深入地使用信息系统和服务。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充分了解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信息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用户需求特点,实行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主动的、深层次服务,根据用户的现有需要和预测需求,迅速、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服务,突破本馆期刊文献的局限,对本馆和他馆的馆际文献和开放式的网络文献提供检索服务。

(二)网络环境下的期刊资源建设

更新观念,调整期刊资源的结构。由于期刊价格上涨及经费开支等原因,许多图书馆现有经费已无力应付上涨的期刊价格和各种不断变化的要求,迫使许多高校期刊品种削减,单靠馆藏无法满足读者的要求。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期刊资源建设必须确立大资源观,“拥有”和“获取”并重,有形馆藏和虚拟馆藏并举,期刊馆藏的发展不但有赖于本馆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更有赖于拓展期刊信息来源渠道能力。

借助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弥补馆藏不足。期刊是信息的重要载体,信息则是期刊的生命力。在网络环境下,怎样从本馆用户角度来挖掘网上的文献信息资源以补充馆藏和为读者提供服务,如何向网上提供具有特色的馆藏期刊信息资源用于资源共享,成为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的新课题。在网络环境下,各图书馆应改变全部以期刊载体为收藏单元的模式,改变部分期刊订购、保存为论文索取、传递的服务方式,变完全依赖自身馆藏为依赖合作馆和商业公司来检索并获得所需文献。这有利于图书馆从本校利用期刊实际出发,突破追求系统、连续、完整的观念束缚,有利于改变当前期刊高投入低利用的状况。

充分利用虚拟资源,突出本馆特色资源建设。网络环境下,更要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期刊资源,加强网络期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扩大馆藏。根据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信息需求,开展信息导航服务,开发期刊数据库,建立专业性期刊信息资源,在自己的网页上链接一些相关网址,方便用户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确保各个层次的资源共享和文献的开发利用,各图书馆应着力建设以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为主导的馆藏信息资源,并应统一规划,加强合作。只有选定几个独具特色的专业方向,重点收集,使其专业方向的文献系统化,形成馆藏特色,才能在网络环境下体现自身优势和存在价值。

(三)读者及用户结构和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

用户需求的多元化。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信息意识日益增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对信息有了迫切的需求。网络环境下,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与使用已成为日常行为的必需。因此,高校图书馆期刊信息需求用户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除了学校内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外,校外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也都成了高校图书馆的期刊信息用户。

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以前,高校图书馆期刊用户的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与教学有关的科技期刊上,需求单一并且专业性强。而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概念已渗透到文化教育和科研领域,同时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

用户需求的多层次性。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量的激增,学科的交叉渗透、综合化、整体化越来越强,用户对期刊信息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动态的,也有回溯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既有科学研究、生产应用方面的,又有社会娱乐方面的。在网络环境下,这种需求将更加突出,呈现出明显的多层次性。

(四)网络环境下期刊工作的改进与创新

随着网络不断深入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图书馆期刊工作不足之处也慢慢显现了出来。一方面,期刊资源利用率不高,网络的无界性和共享性,将日益显现出印刷型期刊利用受时滞和馆舍影响的局限性,如何利用网络空间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当务之急。所以,图书馆期刊工作必须在这一方面加大力度,提高期刊信息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期刊馆际互借存在障碍。期刊馆际互借是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平等互惠、节省开支的好方法。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资源共享运行机制。高校馆际互借范围则更为有限,尚未出现馆际互借的文献传递作业。但是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优秀图书馆在图书馆资源共享方面的经验。

开展主动服务、深层次服务。期刊被广泛利用,充分实现其价值,一个必不可少条件是读者。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期刊管理者要积极开展主动服务,吸引更多的师生利用期刊文献。期刊管理人员应破除重藏轻用的旧思想和被动服务的旧模式,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新思想。

期刊资源的统一管理。在以知识为导向的今天,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将成为期刊工作的主导。因此,以网络环境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将成为读者服务的主流。为了加快高校期刊资源的网络化建设,各高校图书馆应瞄准本校专业优势和重点发展学科,建立本馆特色的电子期刊数据库。期刊资源的数字化能够使期刊信息的采集更为简便、快捷,使期刊信息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得到高效和高质量的整理、编码、标引,成为有序的可供随时存储和输出的信息。

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现代网络技术使期刊工作在文献的收集、整序、储存、传播、服务等方式上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期刊采访、典藏、流通、阅览、装订一条龙的期刊管理模式显得不够适应,必须进行重新调整,否则就会影响期刊管理功能的拓展。首先,摒弃传统的期刊管理模式,重新认识高校图书馆期刊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拓展期刊信息服务领域及信息传播的覆盖面,使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向着网络化、经营服务型转变。把人力、财力和管理精力从文献收集处理和阅览室管理中解放出来,投入更具挑战性和吸引力的服务中去。其次,网络环境下,期刊工作应采取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成立文献情报部或采用临时结构的组织方式,如采取建立工程组或特别行动小组等更灵活、更高效的组织形式。

开展网络化服务。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条件开展网络化服务,不仅要提供各种馆藏信息,而且还要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服务。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要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式的以借阅为主的服务方式,大力开发期刊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还要利用网络开展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网络化信息检索、网上文献传输、网上文献订购等服务,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加强网络期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展深层次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可以在网上获得丰富的期刊文献信息,但同时也面临一个难题,这就是信息量的激增。用户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很难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加强对用户的调查研究,掌握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根据他们的需求,开展网上信息导航服务,对网上特定领域内的期刊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挖掘,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加工整理和分析鉴别。也可根据高校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信息收集的范围和重点以及开发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趋势

现在我们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给图书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包括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生产、收集、组织、传递和使用信息的方式,而且也影响着信息服务的机制、结构、方式以及人们对信息获取的行为。这些变化将对传统的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时刻,图书馆只有提供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才能够得以生存与发展。

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图书馆是历史悠久的信息服务中心。但若干年来,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认识——图书馆的任务就是搜集、保存文献,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并以提供一次文献为基本职责。这种服务方式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严峻挑战。

期刊资源结构不合理,管理现代化程度不高。科技的发展使各类期刊急剧增加,由于印刷型出版物在现阶段的不可代替性,使有限的经费与无限的资源这对矛盾更加突出。因而,只有依靠计算机的现代化和网络化技术代替原有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才能满足读者需要。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在期刊应用软件的开发上还不是很完善,而且重图书轻期刊,以致不能建立完整系统的期刊数据库,管理工作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使其在网络的传输和利用上产生障碍。此外,期刊管理各个工作环节衔接得不科学、分编不规范、不及时也给读者造成困难,使读者满足率低。

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手段落后。传统图书馆的运行机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它的基本体制数十年来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从它的经费来源、用人模式、服务方式、技术手段乃至思维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质量等都存在明显的弊端。长期以来,由于图书馆工作条件较差,绝大多数工作靠手工操作,工作效率很低。工作人员从书刊的采编、加工、入库到管理,主要是从事重复性劳动,工作烦琐,劳动强度较大。如果说在以往的年代还不尽如人意的话,那么在以网络和信息为基础的时代,将显得明显落伍和不适应。

新时期信息服务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也给图书馆的生存发展空间带来了新的契机。社会生产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受到严重冲击,促使传统的运行机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型服务模式的雏形已出现。图书馆服务工作从以满足书刊借阅的文献需求为主,转移到以满足知识信息需求和知识开发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新模式。

馆藏资源电子化、虚拟化、特色化。信息时代下信息量急剧膨胀,图书馆将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向开放式的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方向发展。未来的图书馆不再是一个个彼此独立的图书馆,而是注重利用网络资源建设的“虚拟书库”,成为全球“网络图书馆”中的一个节点。馆藏的虚拟化、网络化,使所有图书馆都拥有基本上相同的藏书,图书馆在藏书方面的差别将逐渐消失,各个图书馆的馆藏根据需要随时在网上下载,过时无用的将随时删除。面对众多的图书馆和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用户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图书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唯有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服务,提供个性化的文献信息产品,追求鲜明的个性特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服务手段自动化、智能化、便捷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图书馆领域广泛的应用。过去完全依靠手工操作的采访、编目、流通、检索等日常工作正逐步被计算机替代,业务工作全面实行计算机化、自动化。未来图书馆服务手段智能化是客观发展的趋势,是时代的需要,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智能计算机可以对知识进行工程化的处理,实现知识工程化,不仅能更有效地利用智力资源,还能调整处理成倍增长的知识。在文献检索方面,已经开始探索用自然语言进行标引和检索的新方法,以减少人为检索语言给用户带来的不便。随着全文存储和全文检索技术的发展,人工语言将让位于自然语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是科技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是社会对科学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加快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等普遍应用将把图书馆推向一个完全崭新的、现代化与网络化相结合的、高水平的知识信息资源共享的阶段。

图书馆员不仅是图书文献的出纳员和馆员,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一定专业特点、学识渊博和社会交际广泛的信息专家。图书馆员一方面将继续担任文献信息采编、加工、处理等重任;另一方面还要扮演情报专家的角色,在终端用户和文献情报信息之间起搭桥铺路的中介作用,通过与用户联机对话,指导用户使用检索工具,使其能既快又准地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获取所需的情报和文献信息,通常网络进行用户教育、科技查新和定题情报检索。这些对图书馆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更对未来的图书馆与情报学正规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管如何,图书馆员必须接受挑战,勇于承担重任,必须敢于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自己开创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