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图书馆形态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优化研究袁红霞[摘要]文章在剖析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复合图书馆形态下,以用户及其服务为中心优化用户服务的重要性,全面分析了高校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和信息需求障碍因素,提出了复合图书馆形态下高校图书馆服务优化的措施。......
2024-01-22
(一)具有“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从根本上来说,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是以满足人的知识信息的需求为使命的职业。所以,“人”应当是高校图书馆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只有把“人”的因素摆在首要位置,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并且把这一意识切实融入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贯穿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全过程,以读者为本,为读者服务,从读者的根本利益出发,满足读者的一切合理需求,才能更有效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否则高校图书馆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只有具有了“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一切工作都围绕着读者的需求展开,才能了解和掌握读者现实的及潜在的需求。了解读者、尊重读者、关心读者、理解读者、方便读者,以服务为向导,以读者满意为目标,健全服务体系,大力弘扬优质服务的敬业精神,搭建优良的信息服务平台,努力做到及时、准确、方便、灵活地为读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以便更好、更优质地服务读者。
(二)具有主动服务的意识
高校图书馆要更新服务观念,强化主动服务意识。
第一,高校图书馆馆员要经常深入读者中间,主动征求读者意见,主动调查了解读者借阅的需求,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及兴趣、爱好,了解读者的心声,掌握读者的阅读心理,以便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推荐图书文献,把读者服务从被动变为主动。
第二,主动热情地接待每一位读者,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服务读者,百问不厌地为读者解答疑问。
第三,开展主动服务,做好馆藏图书文献的宣传工作,让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馆藏,更好地利用馆藏。
第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文献信息呈几何倍数递增,读者希望能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得浓缩的、信息含量高的文献。这是传统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和现代图书馆的开架借阅服务都无法满足的。因为这需要对馆藏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重新整理开发和综合,是一种由传统的只为读者提供一次文献服务变为主动加工并提供二次文献的服务工作。只有做到了这样主动的读者服务,才有可能把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三)具有深化服务的意识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读者服务工作已不单是书刊的流通,而是一个多重层次的服务工作。高校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已逐步从过去的那种仅仅对简单的原始文献的借阅,变为需求内容丰富、经过筛选加工、能直接利用的知识信息。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应当要树立深化服务的意识、深化服务的内涵,提高服务层次和水平,为广大读者充当信息导航员。因此,这就要求馆员必须开展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加工服务,让读者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如在高校推广学科化服务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参考咨询、资源导航,为读者提供课题查新、定题检索和个性化的信息推送,进行学科发展态势分析及科研竞争力评价等深化的信息服务工作。
(四)具有开放服务的意识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社会大众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求越来越热切,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要有面向社会的开放的服务意识,必须彻底改变甚至抛弃原有的小而全、自我满足、自我服务的闭门办馆的观念,树立起开放办馆的服务意识,从而为高校图书馆全面实现服务创新打下一个良好的思想观念基础。[3]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全国性、地区性、行业性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的联盟与协作,努力整合文献信息资源,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进行联合信息咨询,不断拓展馆际协作和共享的服务项目,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和馆员的专业优势,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开展面向社会读者的开放服务。
(五)具有平等服务的意识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行为上,对待每一位读者都要一视同仁,不论性别、年龄、民族、地位以及文化程度,都无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都应当平等接待,都要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提供自由、平等、温馨的服务。尤其是残障人士等特殊读者,高校图书馆要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
(六)具有全方位服务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图书馆已逐步摆脱了传统的藏书、借书的形象,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功能已越来越多样化。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强化全方位服务意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创建新的便利的服务渠道,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读者服务工作,使高校图书馆成为高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多功能的服务中心。
(七)具有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意识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担负着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信息支持与信息保障的重要任务。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促进或者制约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强化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意识,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能够促进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随着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对高校图书馆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渠道和多侧面的趋势,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越来越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强化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由衷地乐于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一切工作都始终围绕师生教学和科研这个中心来开展,才能不断挖掘各种潜力,逐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这样才能真正促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不断取得新成绩。
总之,高校图书馆随着时代的发展,要转变传统、保守、消极的思想认识,克服高校图书馆工作仅仅是借借还还的落后观念,逐步形成与时俱进的具有强烈服务意识的新观念,积极发挥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封闭服务为开放服务,变单一服务为全方位服务,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快速而健康地发展。
有关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的文章
复合图书馆形态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优化研究袁红霞[摘要]文章在剖析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复合图书馆形态下,以用户及其服务为中心优化用户服务的重要性,全面分析了高校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和信息需求障碍因素,提出了复合图书馆形态下高校图书馆服务优化的措施。......
2024-01-22
1 调整馆藏结构,为教学科研提供基本服务馆藏资源是一切图书馆工作和服务的基础,合理调整和完善馆藏结构,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是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通过用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推动教学科研的发展。......
2024-01-22
塑造良好馆员形象提升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探讨邱旭摘要: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高校师生获取知识, 进行信息交流的中心。此外,良好的馆员是体现图书馆整体形象的关键,提升馆员形象是发展图书馆整体水平的前提与基础。(一)完善队伍结构,形成优势互补要想提高医学图书馆服务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图书馆人员队伍结构。......
2024-01-2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给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带来了重大影响。高校图书馆是重要的信息中心,它要求信息服务工作不仅要面对本校的科研和教学,而且要加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联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二)深入调查研究,满足用户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拓宽了高校图书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领域。......
2023-07-06
图书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出发,观察、分析与服务理念相悖的“人格尊重”的缺失现象,分析产生“人格尊重”缺失的原因,认识提倡“人格尊重”的重要性,明确只有提高馆员自身素质,才能做到对读者的“人格尊重”,进而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2023-11-30
(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形式1.人岗关系型它是根据馆员与高校图书馆岗位的对应关系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机制1.实行资格准入制度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实行资格认证制度,是强化高校图书馆专业队伍、提升馆员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
2023-07-06
统一思想、明确评价的目的,加深对学科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和有关标准的理解,为评价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阶段里,各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团队、图书馆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项目要求,如实地全面收集各种原始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按评价要求逐项进行自我评价。......
2023-0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