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创新策略和实践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创新策略和实践

【摘要】:(三)培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图书馆要培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依赖于图书馆文化的支撑。其管理人员在充分取得自身发展、实现价值的同时,必将更加忠实图书馆的集体事业和未来发展。这里的“读者满意”就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

图书馆组织文化来源于组织文化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它反映和代表了对该组织起影响和主导作用的团队精神、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价值观。20世纪以来,传统图书馆处于不停地变革之中。新的技术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更是全面性的,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服务方式、组织形态、馆藏发展、人员角色以及运作方式等都受到强烈的冲击。因此,图书馆的组织文化也处于调整和变革之中。

(一)建立团队文化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图书馆组织文化必须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素养,以建构合理、优秀的文化。团队文化是现代组织精神必须强调的重要内容。

团队文化具体包括:一是具有共同的战略和目标。团队成员需要清楚地了解并认同组织共同的战略和目标,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并乐意为之奉献。二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团队成员的技能相互补充,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组织目标。成员之间形成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气氛。人人承担责任,同时享受个人发展的权利。

(二)倡导学习型组织

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我国各大企业也正积极地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已成为企业做好知识管理工作和提高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如何有效地激发组织的创新和创建成功的学习型组织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两大主题。在这股风靡全球的学习型组织热潮带动下,已有创建学习型社会思想的提出。

1.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个有自己哲学的组织。它在预期对变化的应对和反应、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学习型组织是能够通过改变信息处理和评估的规划、方式来适应新的信息要求的一个团队。

学习型组织是指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组织,这种组织实行目标管理。成员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

2.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组织成员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组织的共同愿望来源于员工个人的愿望而又高于个人的愿望。它是组织中所有员工的共同愿望,是他们的共同理想能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朝着组织共同的目标前进。

善于不断持续学习,这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所谓“善于不断学习”,主要有四点含义:一是强调终身学习,即组织中的成员均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形成组织良好的学习气氛,促使其成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二是强调全员学习,即企业组织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身心投入学习,尤其是经营管理决策层,他们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重要阶层,因而更需要学习。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四是强调团体学习,即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学习型组织通过保持学习的能力,及时铲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组织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领导者的新角色。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是设计师和教师,领导者的设计工作是一个对组织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他不只是设计组织的结构和组织政策、策略,更重要的是设计组织发展的策略。

高校图书馆为给学校科研、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要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能够系统思考、不断自我超越的能力。

在竞争激烈、变化多端的环境之中,创建学习型组织,从而求得图书馆整体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三)培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图书馆要培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依赖于图书馆文化的支撑。一个有着共同价值取向的图书馆能够对其管理人员和读者倾注最深切的关怀。其管理人员在充分取得自身发展、实现价值的同时,必将更加忠实图书馆的集体事业和未来发展。其读者在获得图书馆良好服务的同时,也必将进一步强化对图书馆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图书馆由此将获得更好的公众形象。这里的“读者满意”就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所以,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活动中,应真正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使读者能够公平、公正、自由、方便地利用和获取各种文献信息,平等享受各种服务,真正体现“图书馆是所有人都可以利用的场所”这一宗旨。

【注释】

[1]陆丹晨.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性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8.

[2]郑丽.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与创新探索[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