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货币内生供给框架下的财政政策

货币内生供给框架下的财政政策

【摘要】:然而,在货币内生供给分析框架下,财政政策对货币供给具有影响。因此,税率下降导致厂商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增加,这构成了货币供给增加的必要条件。在货币外生供给框架下,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所谓的“挤出效应”,而在货币内生供给框架下,政府发行债券对货币供给却有扩张或紧缩的效果。如果中央银行购买债券,政府将货币存入商业银行使得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从而增强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供给能力。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财政政策的效果和货币政策的效果是相互独立地作用于整体经济的。然而,在货币内生供给分析框架下,财政政策对货币供给具有影响。可从调整税率和发行政府债券两个方面来分析财政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政府通过减少税收刺激经济。税收构成厂商的成本,税率下降使得资本的边际收益上升,投资需求增加。因此,税率下降导致厂商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增加,这构成了货币供给增加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税率下降增加了厂商的利润和自有资本金。在同样的名义利率下,厂商自有资本金增加提高了担保品的价值,降低了厂商的外部融资成本,增加了贷款的有效需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降低税率对货币供给具有扩张性的推动作用,相反,提高税率将会对货币供给产生紧缩作用。

在货币外生供给框架下,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所谓的“挤出效应”,而在货币内生供给框架下,政府发行债券对货币供给却有扩张或紧缩的效果。以发行债券为例,债券可能被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购买。如果中央银行购买债券,政府将货币存入商业银行使得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从而增强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供给能力。如果商业银行购买债券,一方面债券可以作为商业银行的资金储备;另一方面,政府获得的资金仍将变为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从而增强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供给能力。因此,从贷款供给的角度看,政府发行债券可以增强银行系统的贷款供给能力。从贷款需求的角度看,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增加支出导致总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的结果不外乎产出增加或通货膨胀率上升,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厂商利润增加。然而,政府发行债券必然导致债券的市场利率上升,这会对货币供给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在货币内生供给框架下,货币供给并不完全独立于财政政策,贷款供给和贷款需求都会随着财政政策的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