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利率调节:主要的政策工具

利率调节:主要的政策工具

【摘要】:如前所述,内生理论的水平主义观点认为中央银行不能控制货币供给量,而利率既是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又是决定经济主体赤字支出水平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关键,所以顺理成章,利率调节成了最主要的政策手段。

如前所述,内生理论的水平主义观点认为中央银行不能控制货币供给量,而利率既是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又是决定经济主体赤字支出水平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关键,所以顺理成章,利率调节成了最主要的政策手段。其中,短期名义利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名义利率的上升将提高借款单位的成本和贷款单位的收益,在既定的预期状态下,借款单位赤字支出下降,而贷款单位的资金剩余增加;反之,名义利率的降低则将造成赤字支出和资金剩余的反方向变化。这样,中央银行的目标应该是决定资金供给的价格以及整个银行体系的存贷款利率,通过对名义利率的调节,货币当局就能够将总需求控制在期望的水平上。利率变化的效果取决于经济运行对于银行信用的利率弹性,如果该利率弹性较大,那么中央银行只要进行小幅度的利率调整就能达到目的,反之则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当然,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央银行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控利率水平。

总之,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强调经济运行对于货币供求的决定和制约,认为中央银行不能撇开经济运行对于货币的客观需要,独立决定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主流经济理论的基本前提,不仅使得凯恩斯主义的逆经济风向政策失去依据,而且否定了货币主义对于货币重要性的过分强调以及货币供给过多导致通货膨胀的可能。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极大程度地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许多国家的准备金制度改革,无论是美国大幅降低准备金率,还是加拿大、英国等实行零准备金制度,各国都在尽可能降低准备率,满足流通中的货币需求。在货币主义看来,这是不可接受的,因为通货膨胀就是由货币供给过多引起的,这种“过多”还不意味着满足所有的货币需求。实行准备金制度改革的国家这样做,表明了他们认同货币供给过多是通货膨胀的结果,而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没有经济的过热,就没有过多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就增加不了,所以控制经济过热就能从源头上避免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过多,于是他们将调控的重点放在了利率上,这正是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宏观调控思想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