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投资对储蓄的直接影响

投资对储蓄的直接影响

【摘要】:在凯恩斯的乘数论中,投资的变化通过收入的调整带动储蓄的变化,内生货币理论则认为投资无须通过收入调整,就能直接决定储蓄的变化。根据乘数论的推导,银行贷款的扩张支撑投资的增长,而投资的增长则推动收入的增加。由于消费是收入的稳定部分,因此收入增加势必引起储蓄增长,投资就此创造了储蓄。对乘数论隐含假定的否定必然引出这样的结论,即投资与储蓄的相等并不像乘数论所解释的那样,需要通过收入的调整来实现。

在凯恩斯的乘数论中,投资的变化通过收入的调整带动储蓄的变化,内生货币理论则认为投资无须通过收入调整,就能直接决定储蓄的变化。

根据乘数论的推导,银行贷款的扩张支撑投资的增长,而投资的增长则推动收入的增加。由于消费是收入的稳定部分,因此收入增加势必引起储蓄增长,投资就此创造了储蓄。凯恩斯的分析隐含着货币供给稳定的假设,所以才有计划支出超过目前收入的融资过程。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这种解释是不确切的,不管计划支出是否超过目前收入,也不管这种支出是靠贷款还是靠发行金融工具来支撑,都会带动信用货币供给的增长。因为,投资增长将会导致收入的相应增加,使得下一个阶段的总需求超过这个阶段的总收入,经济单位的整体支出将要大于它的收入,只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这种增加的赤字支出必然由新的银行信用和新的货币创造来支撑,并进而引起储蓄存款的增长。即便一些单位的赤字支出完全与另一些单位的资金剩余相等,而赤字支出又由金融资产的发行来支撑,这种金融资产的增加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信用货币供给的增长,所以没有理由认为在投资引起收入增加时,货币供给能够保持稳定。对乘数论隐含假定的否定必然引出这样的结论,即投资与储蓄的相等并不像乘数论所解释的那样,需要通过收入的调整来实现。因为,商业银行借贷或金融工具的发行都由不同的经济单位独立从事,只要赤字支出单位向商业银行借款或者发行金融工具,就必然带动银行存款的相应增加,支持投资增长的货币余额的增长,同时也带动了储蓄的增长,与收入的增加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投资对储蓄的影响不是通过收入的变化导致货币存量的积累或减少,而是通过对银行系统的存贷规模的变化直接进行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