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货币供给与其基本内涵

货币供给与其基本内涵

【摘要】:信用货币代表了一种索取权,它构成了发行货币机构的负债。(二)货币供给的基本内涵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社会经济运行中货币的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过程。货币供应量是货币供给导致的结果表现为既定的存量;货币供给则是货币供应量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货币供应量得以扩张或收缩的过程。在信用发达和高度货币化的现代市场经济中,通货与存款货币的数量共同构成货币供应量。

(一)货币的性质及特征

尽管货币与日常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经济学也就货币的定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至今没有一个货币的定义可解释全部的货币现象。正如哈里斯(1981)在《货币理论》中所说,在货币理论中总是不断地提出两个基本问题,而且在货币理论诸多高深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这两个问题:什么是货币?为什么要使用货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货币现象纷繁复杂,另一方面是因为货币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单就货币本身而言,就经历了商品货币、不可兑换的纸币信用货币等不同的形式和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学著作中往往采取描述货币职能的方式来定义货币,比如将货币描述为一种被人们所接受的、起着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贮藏手段作用的商品或法定的凭据。

关于“为什么要使用货币”这个问题,经济学界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强调货币作为交换中介的职能,认为货币之所以出现,是为了改进物物交换在技术上的低效率。这种观点认为货币的出现肯定曾经对经济活动起到过某种推动作用,使其脱离了原始的物物交换状态,但是,从此以后货币与真实经济活动之间就不再有进一步的联系了,货币被描述为“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而本质上又是中性的润滑剂”,然而,要使货币的这一特征进入经济模型是相当困难的,20世纪中叶以来,希克斯(1935)、弗里德曼(1956)和托宾(1958)发展起来的主流货币理论实际上并没有重视货币的交易中介职能,而是仅仅将货币看作可供选择的众多资产之一。另一种观点则在货币制度问题上采用了社会历史方法,英厄姆(1996)强调了货币的“社会关系”,既包括了货币法定论或新货币法定论(1998),即国家通过垄断货币或基础货币发行权所获得的权利,也包括了熊彼特(1955)所提到的“要求权”或“信用”的方法。货币自身发展的历史同时也体现了信用关系发展的历史。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意味着财务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在时间上存在有先有后的不一致性,而货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为市场经济建立可靠的信用关系提供了工具。从本质上说,货币与信用、投机及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密切相关(戴维森,1994)。

就商品货币而言,商品作为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无论使用商品交换货币还是使用货币交换商品,都是等量价值之间的交换,因此商品货币的信用特征体现得并不明显。弗里德曼(1956)指出,“每个独立的个人要得到货币,就必须放弃实物资源,反之,他也可以交出货币而得到实物资源。因此,如果他能发现一种更低廉的提供交易媒介的方法,就能获益。这种显而易见的,同时又是在历史上已经产生出来了的方法,就是将信用因素引入货币体系”。

纸币的产生导致信用因素被引入货币体系,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人们在交易中之所以接受纸币,完全是出于对相互承诺的信任或者国家法律规定,接受纸币的人相信当他用纸币交换商品时对方同样也会接受。货币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代表了一种索取权,它构成了发行货币机构的负债。信用货币存在风险,不是完全可接受的。由此可见,货币的形式越高级,所依赖的信用基础越高,货币的信用色彩就越为明显。理解货币的信用特征是理解本书内容的关键。整个现代市场经济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然而信用的建立和维持是非常困难的。提供信用的一方在提供信用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足值担保,而有限责任的发展使得信用关系一旦破裂,提供信用的一方就只能获得部分的事后补偿。因此,信用关系经常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波动,从而波及整个经济,作为信用关系体现的信用货币在供给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宏观经济形势波动的冲击。

(二)货币供给的基本内涵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社会经济运行中货币的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过程。货币供应量是某一时点在社会当中流通的货币数量。在不兑现信用货币流通的当代社会,货币供应量就是企业、居民和政府等非银行部门持有的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的负债凭证,其中,非银行部门持有的中央银行负债凭证称为通货,非银行部门持有的商业银行负债凭证称为存款货币。货币供应量是货币供给导致的结果表现为既定的存量;货币供给则是货币供应量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货币供应量得以扩张或收缩的过程。

随着社会信用的发展,各国流通中的货币形式呈多样化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学家为明确货币供给的口径,提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张。由于国情的差异,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划分货币层次的基本原则却是大致相同的,即根据流动性(以存款及其信用工具兑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来表示)来划分货币的层次:兑现的时间越短、成本越低,货币的流动性就越高。在信用发达和高度货币化的现代市场经济中,通货与存款货币的数量共同构成货币供应量。据此,货币供给作为一个过程可被分为通货供给和存款货币供给两种类型;另外,根据流通中货币的购买力差异,货币供给作为确定的数量又可被分为名义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供给两种类型。

1.通货供给与存款货币供给

通货是流通领域中现实货币的总称,包括纸币和铸币。通货供给来源于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并通过三个步骤进入流通领域:一是隶属于中央银行或财政部的造币厂印刷和铸制;二是商业银行开展业务需要以通货进行支付时,按规定程序通知中央银行运出通货,中央银行将运出的通货同时作为贷款记入商业银行的账户;三是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兑现的方式对客户进行支付,将通货注入流通领域,供给到非银行部门。

通货供给的特点是:第一,通货来源于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但中央银行并不直接向非银行部门提供通货,非银行部门只能通过商业银行的中介服务,以存款兑现的方式间接地获取所需的通货;第二,通货供给是以商业银行的客户兑现存款方式实现的,其数量取决于非银行部门持有通货的意愿;第三,商业银行有义务满足非银行部门的存款兑现要求,如果非银行部门持有通货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就意味着商业银行不能履行保证兑现的法定义务,从而被迫停业或破产。

存款货币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在不兑现的货币制度下,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同通货一样可以充当完全的流通和支付手段,比如存款人可以签发支票的方式进行购买、支付和清偿债务等活动。存款货币供给,亦称存款货币创造,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并经过银行体系反复存贷而使存款货币被多倍放大的过程。例如,假定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当商业银行A 吸收了100万元存款后,它要按规定提取10万元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并将所余的90万元贷给某企业。该企业将收到的90万元贷款存到其在银行B的账户,银行B同样按10%的法定准备金率向中央银行准备金账户存入9万元,然后又将余下的81万元贷给另一家企业。如此反复存贷的结果是,银行体系最初吸收的100万元存款不断地被扩张最终变为1000万元,存款货币供给也因此得以实现。

存款货币供给的特点是:第一,商业银行必须以各种方式吸收存款;第二,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按规定提取和上交法定准备金;第三,商业银行必须发放贷款或购买证券,而且非银行部门愿意获取贷款或发行证券;第四,非银行部门必须将其所得到的款项存入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部门的存贷行为不具备这样几个特点,存款货币供给的过程就会被中止或扭曲。

2.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

从物价对流通中货币存量的影响角度看,货币供给还可以分为名义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供给两种类型。名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影响的货币存量,表现为通货净额与存款净额之和。假定货币乘数相对稳定,名义货币供给量就取决于基础货币的数量。例如,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或购买债券,会在增加通货供给的同时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再经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进而形成某一时点上的名义货币供给。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是名义货币供给,中央银行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和经济政策的目标,通过实施货币政策调整名义货币供给。

实际货币供给,是指某一时点上剔除了物价影响因素的货币存量,可由等式RMs=Ms/P表示。这里,RMs为实际货币供给,Ms为名义货币供给,P为一般物价指数。在物价波动较大的时期,如果只调整名义货币供给的数量,很可能产生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现象。因此,货币供给是否合理,不仅要考虑名义货币供给的数量,还要考虑物价的变动水平。中央银行只有审时度势地控制好名义货币供给和市场物价水平,使实际货币供给大致等于货币需求,才能避免较大幅度的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