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政治力量的博弈对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稳定性的影响

政治力量的博弈对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简言之,知识利益的分配就是政治力量较量之下话语权的实现领域及体现之一。因此,政治力量的强弱会对知识控制权、知识产权秩序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政治力量较量也称为政治博弈,是人类发展中一个不可避免的政治活动。国际政治主体之间的政治较量的频繁性、复杂性带来较明显的知识控制权的不稳定性和非民主性。这意味着,政治力量的较量不仅影响知识控制权,还会因为政治不理性给知识利益的分配带来实际非正义。

世界上极度不发达地区的人在教育医疗、粮食及食品等方面所承受的贫困及灾难并不全是因供给引起的,实质原因是“权利”的失败,往深处说是“权力”的失败。政治力量的较量在国际社会上无时无刻不存在,只有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力量较量中获胜时,方可在国际知识利益分配的谈判中被有效代表,实现自己利益阵营的话语权。简言之,知识利益的分配就是政治力量较量之下话语权的实现领域及体现之一。因此,政治力量的强弱会对知识控制权、知识产权秩序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政治力量较量也称为政治博弈,是人类发展中一个不可避免的政治活动。在知识产品领域,政治力量在某些时候需要借助媒体等知识创造者或传播者来实现和扩大自己的力量,因此,作为一种回报式的运作方式,政治力量也可能将其依赖的媒体等利益转移到其政治力量较量中,甚至为某些团体的利益发声,实现它们的话语欲望。在网络时代,公民通过自媒体形成的集体行动力量也对政府对知识利益的分配、知识控制权的管理施加了更大的压力[145],这也意味着公众民主参与知识控制权的管理更为普遍。但是这些普遍性并没有蔓延至国际层面的知识控制权,国际层面的知识控制权的代表仍有赖于国家之间政治力量的较量。

发展中国家冒着各种风险签署TRIPs协议是其民主失败的表现之一。[146]大公司有游说的权力,但是有关产权的游说应当在民主协商背景下进行,因为产权规则会对资源的支配权产生决定性影响,若少数人获得这种支配多数人所依赖的资源的权力,就会对社会的政治自由产生重大影响。[147]这一理念同样在国际层面有效。国际政治主体之间的政治较量的频繁性、复杂性带来较明显的知识控制权的不稳定性和非民主性。某些国家不惜牺牲其他国家国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等来实现其政治利益,贫穷国家被迫接受的国际公约及所谓的“利益交换”根本不足以缓解其贫穷状况,其给予国际公约中知识控制权让与的承诺在大多数时候是知识控制权的丧失,因为在这些贫穷国家,比起知识产权保护及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贫穷和稳定国内政治秩序才是更为重要的、更亟待解决的、制约其发展的首要问题。在没有解决经济贫穷问题之时被迫高标准保护知识产权,无异于牺牲穷人的生命去换取富人的知识利益,这是不道德的,更是丧失政治理性的。这意味着,政治力量的较量不仅影响知识控制权,还会因为政治不理性给知识利益的分配带来实际非正义。因此,在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评价与校准时,应当着重注意其中的非理性政治因素,并将最后的知识产权制度控制在理性政治作用范围之内,力求服务于人类共同发展、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