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指导小学生修改作文及技巧

如何指导小学生修改作文及技巧

【摘要】:下面以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二单元作文训练为例进行一个对比说明。学生不知所措,孩子们对于民风民俗理解困难,更不要说用文字进行表达了,那是难上加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孩子们介绍黔东南的民风民俗。确定了习作材料以后,就放手让学生习作,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即可。总之,指导小学生作文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

语文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纵观现行人教版教材,入选的课文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是很具体的,但对学生的作文指导还存在着巨大的不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习作时必须下苦功夫。从选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入手,对学生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例如,小学生选材就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苦于下笔,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写些什么好。小学生写什么好呢?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生的选材内容应该从他熟知的人、事、物、景入手。下面以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二单元作文训练为例进行一个对比说明。六年级下册二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写家乡的民风民俗。学生不知所措,孩子们对于民风民俗理解困难,更不要说用文字进行表达了,那是难上加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孩子们介绍黔东南的民风民俗。孩子们马上感受到了,原来,民风民俗指的是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更简单地讲,就是我们的吃的、穿的、用的,我们的民居,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歌舞,我们的艺术品等。这次作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把它们写下来,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之情。但是,学生对当地民风民俗知之甚少,素材积累不够。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快速选材。例如吃的方面,有黔东南有名的酸汤系列;穿的方面,有苗族的服饰、银饰;民居方面,有吊脚楼、风雨桥、侗寨鼓楼;舞蹈方面,有木鼓舞、板凳舞、锦鸡舞等等。

确定了习作材料以后,就放手让学生习作,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即可。

总之,指导小学生作文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掌握小学生阶段训练要求,不揠苗助长,不急于求成,就不会出现学生抄袭作文和背诵作文的现象。只要孩子们学会了选材、构思、起草和修改,他们的习作就不难创新。只有学生们经历了实践,他们的作文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