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互联网货币的产生背景及优化方案

互联网货币的产生背景及优化方案

【摘要】:而互联网货币是虚拟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构建与现实经济相平行的互联网虚拟经济的价值交换基础。同时,互联网货币的出现也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引起的发展变革。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地寻求发行、流通、交易成本更低、使用更快捷的支付方式,恰好互联网货币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期望。以货币定量化、去中心化、自由、开放理念为特征的比特币应运而生,并逐步产生广泛的影响。

(一)虚拟经济电子金融的出现造就虚拟货币

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一个新经济的出现——基于网络空间的虚拟经济。所谓虚拟经济,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网络经济等。而互联网货币是虚拟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构建与现实经济相平行的互联网虚拟经济的价值交换基础。

同时,互联网货币的出现也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引起的发展变革。在大部分国家,金融服务业一直都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化的潮流对传统金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对电子金融的需求。

虚拟经济和电子金融为虚拟交易媒介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同时期的网络游戏的快速发展,使得虚拟货币找到了第一个让它大放异彩的舞台。美国数字游戏市场的报告显示,2013年9月,美国数字游戏销售额达到9.7亿美元。网络游戏本质上是数字化的服务,面向的用户均为网络用户,所以其消费全部是在互联网中完成。虚拟货币将用户的娱乐体验以及其消费支付都集成在网络游戏平台中。在体验前,用户通过各种渠道对其虚拟货币进行充值;在体验过程中,用户则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支付,随时获得相应的服务,这给网络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总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电子商务以及网络游戏的积极带动下,电子支付越来越被人们所需要和依赖,并不断地影响、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使得越来越多货币的存在形式更加虚拟化,这些货币摆脱了实际物理形态,只以比特流的形式存在于互联网中,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货币。

(二)从法定货币到互联网货币

所谓法定货币是指不代表实质的商品或货物,发行者没有将货币兑现为实物的义务,只能依靠政府的法令使其成为合法通货的货币。特别是当纸币产生之后,法定货币实质上就是法律规定的可流通的纸币。一般来说货币具有三种基本功能: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存储。然而,当政府的信用垮台时,如2015年津巴布韦一样,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就不再具有上述三种功能。

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地寻求发行、流通、交易成本更低、使用更快捷的支付方式,恰好互联网货币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期望。同时,借鉴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灵感,人们希望通过新技术建立比国家信用更可靠的货币体系。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滥发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威胁到其他经济体的发展与财富安全,使世界经济陷入危机,凸显了现存国际货币体系无法满足国际经济健康发展需要的缺陷。

以货币定量化、去中心化、自由、开放理念为特征的比特币应运而生,并逐步产生广泛的影响。比特币的诞生,代表数字货币的革新,体现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思潮,具备一定的革命性;通过算法控制供给量的做法,具有开创性,将深刻影响金融业;比特币是人们突破地域限制的一种尝试,可靠的电子支付系统的构想为未来的虚拟货币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经验。目前比特币和经济联系有限,只在一定范围内少量流通,实现流通和支付手段的功能不可能无限扩大,暂时不会冲击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