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欧盟超国家组织的特殊性,各成员国之间的金融市场规则与监管框架体系各不相同。欧盟本身制定一些具有共性的监管法律,但是具体的法律规则还是由欧盟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制定。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的电子合同、电子签名以及契约的合规有效欧盟制定了《电子商务指令》,对各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约束,同时规范信息披露,防止欺诈、侵权、虚假夸大信息传播等的发生。......
2023-07-05
我们将从学术界、业界和监管机构三个不同层面来认识和理解互联网金融的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从学术界学术研究的层面看,最具代表性的是谢平(2015)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或有连续性形态的概念。金融包括一个最左端,一个最右端,以及中间的各种形态。最左端是指以“中心化、中介化、政府监管”为特征的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形态,最右端是指以“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去政府监管”为特征的无中介或无中心市场形态,中间是指介于两端的所有可能的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而互联网金融就是这中间形态的一种,或者说是刚偏向右端的一个形态。互联网金融的交易和组织形式受到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该定义的意义在于: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也是金融发展的一个阶段。
从业界参与金融行业主体的层面看,互联网金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对广义的互联网金融而言,参与金融行业的主体既包括从事金融交易活动的互联网公司(IT企业),又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交易时使用的互联网技术。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是指前一种业态,即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交易活动所形成的业态,目前国内的讨论大多是狭义上的概念。国外所称的金融科技,更多的是指后一种业态,即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传统金融交易活动延伸到互联网所形成的业态。
从监管机构的层面看,2015年7月由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这是目前对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权威性的官方定义,本书采用此官方定义。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在历经了野蛮生长、模式分化以及风险爆发之后,已逐步走向政策包容、市场成熟、用户依赖、生态有序的发展阶段,显现出了一些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电子商务相伴共生
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平台,是一种轻资产形式的虚拟营业场地,其价值通过其广泛连接的商务机构网络得以充分体现。平台在与各类外部机构建立连接的同时,与所连接机构双方的资源也实现了有效的互补。一方面,平台为外部机构提供了用户、账户、支付工具等一系列的基础资源;另一方面,外部机构为平台增添了各类业务、产品资源。双方通过彼此连接快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彼此经营能力都得以快速提升。广泛连接下的资源聚合,成为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价值体现。
2.积极跨界的经营活动
跨界让互联网商务平台具备了无限的可延伸性,特别是以往不能想象的商务领域向金融领域的大尺度跨界。一方面,电商平台基于商品贸易活动出发,向搭建闭环生态补充各类金融禀赋。比如,支付宝、财付通等支付工具作为电商网站配套设施的蓬勃兴起,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消费金融产品的积极涌现,电商网站在用户信用评级、水电煤缴费、信用卡还款等个人综合金融服务方面提供平台。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在向商业反向跨界,并在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之间相互跨界。自中国建设银行首推电子商城以来,大量的商业银行开始自建商务网站,纷纷推出商品和金融产品销售。此外,证券机构、基金公司也在跨界开展支付、网贷和财富管理服务,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
3.平台开放广泛连接
互联网金融平台间不断扩展的互联互通,极大地丰富了多维延伸的电子商务空间,用户不但可以通过一个入口完成所有服务和产品的选择,而且大大提高了选择的可能性和便捷性。各种互联网平台开放地以企业对企业(B2B)形式,带着各自的客户资源,通过连接完善了平台功能,实现共享资源。而广泛连接又为平台导入的流量带来了新的价值,比如:有的大型平台可以把流量导向垂直渠道进行精准营销;几大平台商定时间联合组织促销;平台主动焊接功能型网站(如征信、支付)等。这种商业联盟既形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专业化分工,又实现了互为客户、互为服务、互为资源的局面。连接越多,流量越大,平台的资源也就越多,潜能就越大,价值就越高。
4.基于大数据精算账户
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广泛连接的基础上,无论是传统的银行存款账户,还是为支付便利开立的支付账户、优惠积分账户、电子钱包账户,或是迅速成长的个人理财账户、高端财富管理账户等,都可以成为个人金融资产或货币财富集聚的大本营,作为消费、投资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有个人财富的商业价值派生于账户。在一个账户之内,货币资产据以集聚,金融业务、金融产品和投资的分类、分级账户可以集成管理和相互转化。同时,客户的风险偏好、消费能力、行为特征、品牌倾向等,均能通过账户这一经营单元的原始交易数据进行归集,并基于这些数据进行定制化推广和精准营销。就互联网金融平台而言,通过账户,用户可以更好地获取综合金融服务,而平台经营者则可以更好地向用户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和综合金融服务。因此,谁拥有了规模化的账户体系,谁就拥有了丰富的金融资源;谁能够有效开发并经营好账户体系,谁就能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中抢得先机并占有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5.自我进化的生态圈
平台的广泛连接和账户的持续创新,带动了互联网金融向生态化演绎。一方面,互联网商务的延伸效应使得各种金融产品和增值服务可以在平台上自然生长,用户基于一个平台、一个入口可以选择多种产品和配套服务;另一方面,支付、电商、网贷、众筹、理财等基础的金融要素,在一个平台上繁衍成互为依存的生态环境,彼此带动,相互提携,交叉发展,形成了一站式自我进化的综合服务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比如,BAT三巨头(指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公司)互联网生态体系的构建,无一不是从某项服务出发,到支付工具、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等平台的搭建,再到积极构建囊括餐饮、娱乐、打车等具体应用场景在内的生活生态圈。
6.便利的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传统商业长尾客户的服务改善则表现为一种金融普惠性。过往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得到有效金融服务的群体,借助互联网方式享受到了福利。这一点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表现鲜明。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技术边际成本极低,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小微企业这些过去未得到银行充分服务的客户越来越成为银行的重点对象;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使银行能够及时掌握客户的交易数据和行为信息,提升了风险控制水平,融资难的瓶颈正在逐步突破。互联网超越了实体经济的发达程度和边远地区乃至山区的物理交通阻隔,将无差别的普惠金融服务传播到不同的空间和所有的人群。
(三)互联网金融的本质
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互联网金融不断创造出新的网络金融产品,几乎覆盖了全部的传统金融业务领域,但互联网金融从事资金融通、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的本质属性不会改变,因此,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
1.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功能是筹集融通资金
金融的本质是实现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的融通,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而正是资金供求双方对更高效资金融通的追求,成为互联网金融诞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譬如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的发展,满足了大量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和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提高了“储蓄-投资”转化率。互联网金融的资金供给与需求体系如图1-6所示。
图1-6 互联网金融的资金供给与需求
2.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资源跨时空配置效率
从微观角度来看,金融目的就是实现资源的跨时空优化配置,而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互联网去中心化、信息对称、普惠可获得、无空间限制等特征,并通过大数据、移动支付、云计算、搜索引擎等新技术和新工具,大幅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3.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发展需要有效监管
互联网金融本质上仍属于金融,同样存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互联网金融不能游离于金融监管框架之外,必须通过有效监管才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要制定适度宽松的监管政策,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留有余地和空间。
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文章
由于欧盟超国家组织的特殊性,各成员国之间的金融市场规则与监管框架体系各不相同。欧盟本身制定一些具有共性的监管法律,但是具体的法律规则还是由欧盟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制定。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的电子合同、电子签名以及契约的合规有效欧盟制定了《电子商务指令》,对各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约束,同时规范信息披露,防止欺诈、侵权、虚假夸大信息传播等的发生。......
2023-07-05
第三种,纯粹的互联网金融。仔细分析以上三种主要模式,我们不难发现,当下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其一,互联网金融伴随着电子商务及其平台的诞生而诞生。其二,互联网金融积极寻求跨界发展。其三,互联网金融拥有强劲的自我进化能力。互联网金融在其发展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更新。其四,互联网金融的方便快捷。......
2023-08-13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之一,由风险引发的平台倒闭和跑路问题往往在发展的初期毫无迹象。为配合专项整治工作,一场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风暴正在降临。同时,多地互联网金融协会也在第一时间出台了配套的相关监管细则。另外,北京、上海、广州等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则在打击非法集资方面施以重拳。......
2023-07-05
金融科技在2016年迎来风口,基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的一些共性,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始向金融科技靠近。从属性上看,互联网金融的落脚点在金融,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是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后的升级版、更新版。金融科技主体是以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偏技术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代表的技术驱动型企业;科技金融主体是以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业。......
2023-07-05
对战略本质特征的理解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战略的一般特征包括全局性、阶级性或方向性、长期性、对抗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预见性和谋略性。战略的对抗性,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因此,战略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023-07-15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新形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涉及的范围广、监管主体多且尚不具有统一的监管法则,主要监管职能仍由传统的金融监管部门来承担,信息技术方面则由专业性强的工信部门和公安部门等来协助监管。......
2023-07-05
仅仅依靠“金融+互联网”的思维来改造传统金融机构并不能有效支撑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成功转型。对我国互联网金融来说,这种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很大。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了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从而能够产生新的金融业态,服务于更多新的受众,一方面促进普惠金融,另一方面满足了更多层次的投融资需求。......
2023-07-05
20 世纪末,互联网的出现使商业模式引起主流社会的关注。虽然“商业模式”这一名词在今天出现的频率极高,但是关于它的定义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版本。在分析商业模式的过程中,主要关注一类企业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其他合作方的关系,尤其是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商业模式本质上是若干因素构成的一组盈利逻辑关系的链条。......
2023-0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