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戏剧冲突:多角度观察与分析

戏剧冲突:多角度观察与分析

【摘要】:题目要求结合本单元整个排练与演出活动,以“戏剧冲突面面观”为题,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剧本与戏剧表演的认识。习作例文戏剧冲突面面观“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带西北口音的悠长童谣,还回荡在耳边,思绪也沉浸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最为显而易见的,当属人和人之间的冲突。物与物之间的冲突,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值得关注的焦点。确实,抓住戏剧冲突,就是抓住了戏剧的本质。

题目要求

结合本单元整个排练与演出活动,以“戏剧冲突面面观”为题,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剧本与戏剧表演的认识。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1. 下笔前先要分清剧本中或戏剧舞台上的戏剧冲突的性质,即是外部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还是内部冲突(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或是这两种方式交织在一起的冲突。

2. 要以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思维去分析这种冲突的尖锐性与复杂性,以及对于剧情的推进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所起的作用。

习作例文

戏剧冲突面面观

“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带西北口音的悠长童谣,还回荡在耳边,思绪也沉浸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当然,要理解一出戏剧的精髓部分,不能仅仅通过语言来窥探其本质。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喜怒哀乐,环境的复杂多变,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冲突来传达给观众。在众多戏剧之中,以冲突见长的,当属《枣儿》。

最为显而易见的,当属人和人之间的冲突。初读《枣儿》的剧本时,便可以感受到老人和儿子枣儿,男孩和爸爸之间的矛盾。老人回首往事,捧起枣儿凝视,泪花里闪着的却是对儿子的思念;男孩翘首远方,偷藏一颗枣儿,童谣里寄托着的却是对父爱的渴望。他们的期望与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老人沉湎于过去,怀念旧时的回忆,男孩却憧憬未来,满怀希望地幻想父亲归家的那一天。两种不同的对亲情的向往,从侧面反映了两人亲情间的隔阂,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物与物之间的冲突,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值得关注的焦点。也许很少有人能注意到,文中存在着枣儿与巧克力之间的冲突。枣儿代表着朴实无华的乡村生活,巧克力则是那个时代城市富足生活的代表物象。“枣儿和巧克力哪个更甜?”这也是作者想要我们思考的要点。由此也自然地引出另一层冲突——城市与乡村之间生活现状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差距与冲突。

城市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生活固然富足美好,可乡村野趣,人际关系温暖质朴,也并非是一种落后的象征。这部戏的主旨在于通过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矛盾,向人们提出一系列深刻思考的问题:人们是否沦陷于物质的追求之中,就渐渐淡忘了亲情?人们是否沉浸在养家糊口的艰辛之中,就遗失了对父母的感恩?还有在外省打拼的家长们,在工作的同时是否能想到孩子们每日望向家门口的纯真眼神里,埋藏着对自己的思念与爱?

“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无数个童声呼唤中,隐隐可见老人和男孩状如雕塑背影。物质的满足,填满不了精神的空虚。冲突之中,不仅有表层的情节起伏,蕴藏更多的,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因此,要深刻理解,必须用心感受,抓住“冲突”,方可领悟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黄佳钰)

教师评语

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作者巧妙地抓住了这个切入口,开始思索本文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冲突的双方是谁,矛盾的焦点是什么。一连串的“冲突”的精妙分析,让“枣儿”的象征意义一目了然,让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愈加鲜明立体,让剧本的思想内涵愈加丰富。作者最后强调:“要深刻理解,必须用心感受,抓住‘冲突’,方可领悟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确实,抓住戏剧冲突,就是抓住了戏剧的本质。(郑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