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三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达形式相近的诗歌。写诗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锤炼生活的过程。前两节句式、结构一致,富有节奏和韵律。可视为“我”在表明决心,思想积极向上,情真意切。......
2023-08-16
题目要求
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是 》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达形式相近的诗歌。
写作提示
1. 回忆自己的生活,想一想那些触动你的人和事,以及你当时的感受,将这些作为诗歌表现的内容。
2. 模仿课文的句式,发挥想象与联想,借助一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习作例文
你是秋夜的月圆
我说你是秋夜的月圆;
弱水暗剪了瞳神;恬然
徜徉在叶落的庭院。
你是月圆时的炊烟,
晚霞映着流水人家,西风
在微凉地拂,古道前的枝干。
那淡,那素寂,你是
冷泉淌过软石,
你是,静默,皎洁,
你是新雨后的空山。
广寒中的花桂,你像
洛川旁的幽兰,你是
深深浅浅的暮色暗藏着万家中的灯火阑珊。
你是一起一落的潮汐,是梦
在枕边轻喃——你是水,
是镜,是南柯,你是秋夜的月圆。(杨乃华)
教师评语
此诗意境优美,值得称赞。诗人运用了很多优美的意象,比如月圆、庭院、炊烟、空山、幽兰等,描绘出一幅清冷、素雅、高洁而又可遇不可求的秋夜月圆图,其中也隐隐约约地透露出一丝怅惋。在情绪上有波折,传达出的情感十分细腻。(周素颖)
微 光
假如我是一弯月,
我要用不及太阳的光芒访问,
那身处他乡的游子,
那木椅上孤独的老人,
那奔赴战场
忍饥挨冻的士兵,
再让黎明的云霞把我侵吞。
即使我已逝去,
我的微光仍温暖于乾坤。(董佳韵)
教师评语
小作者抓住了“月亮的微光”这一意象,用“不及太阳”的光芒访问与温暖着游子、老人还有士兵,无疑是对所有孤独的、忧伤的生命的关注。即使云霞侵吞“我”,“我”还是会用微弱的光芒照耀。(梁小平)
我 看
我看随风飘扬的垂柳,
轻轻悄悄抚摸窗框,
我看漫天飞舞的落英,
无意惊艳了凝视它们的阳光。
我看秋叶开始慢慢泛黄,
似乎准备接受雪的洗礼,
我看鸟雀飞过天空,
只留掠影辉映着霞光。
或许我应该张开臂膀,
让那些快乐萦绕在身旁,
可终究在不经意间,
让它们伴着微风从指缝间逃亡。
我看,我等,我盼望,
当大雁再度回归北方,
蓦然回首,
院前空留的花已是绽放。(陈依睿)
教师评语
小作者用自己的眼探索这个世界——看垂柳抚摸窗框,那是多情的;看落英漫天而飞,那是美而伤感的;看秋叶迎着雪的洗礼,那是柔中有刚的;看掠影而过的飞鸟,那是灵动的……更可喜的是,她探索世界时发现的不仅仅是无可奈何的时光流逝,还有回转——落花又放,春已再来。(梁小平)
你是抚宁巷的秋天
我说你是抚宁巷的秋天;
眉眼含的是兰池水;澄明
在秋的微凉中流转着变。
你是九月暮光里的霞彩,
天空拥着云的懒,风在
巷中低吟,夕阳洒碎在树间。
那柔,那空灵,你是,娇艳
铃兰的花束你捧着,你是
星辰、曼妙,你是烟雨中的白墙黛檐。
凉如水的一地月色,你像;
盛放金盏菊的鹅黄,你是;飘逸温柔
微风拂过我梦中的灿烂。
你是一缕一缕的清新,是群鸿
南飞的方向——你是光,是暖,
是青春飞扬,你是抚宁巷的秋天!(戴佳辰)
教师评语
伴着清新曼妙的旋律,踏着青春微醺的节拍,徜徉在如诗如画的秋天。那秋天,是柔情似水;那秋天,是慵懒闲适;那秋天,是烟雨濛濛;那秋天,更是飘逸梦幻。其实,那不是秋天,是小作者心间对母校无限的缱绻和爱恋。本诗有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轻灵,但不照搬原诗,内容富有真情实感,用词清新典雅,读后有唇齿留芳之感。(余 键)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匹战马,
我也应该竭力用悲怆的声音嘶喊:
这和我们血脉相连的阵地,
这被铁蹄所践踏过的荒芜的草原,
这永远呼啸着冲锋声的激烈的战场,
和远方隐隐传来的兴奋的呐喊……
——然后我倒下了,
我静静地闭上眼。
为什么我的嘴角挂着微笑?
因为我埋在我最爱的祖国家园。(姚宇澄)
教师评语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战争是肃杀的,而战马在萧萧的朔风中的嘶鸣更让人感到无比的悲怆,尤其是一匹为祖国而战的马。它奔跑在血脉相连的阵地,奔跑在荒芜的草原,奔跑在激烈的战场上,它为心中的祖国而不辞辛劳,不畏艰辛,不惧生死。即使战死沙场,它也面带微笑,安然睡去。战马最好的归宿也许就是战场,因为那里有它生死相许的祖国。这首诗中战马的形象和艾青笔下的鸟的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寓情于物,但战马的形象更雄浑,更能突出战争的激烈和它心中的大爱!(余 键)
有关九年级课堂同步作文的文章
文题三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达形式相近的诗歌。写诗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锤炼生活的过程。前两节句式、结构一致,富有节奏和韵律。可视为“我”在表明决心,思想积极向上,情真意切。......
2023-08-16
再加上成王作告庙诗,那个时段西周朝廷已经形成一个诗歌创作的群体,许多人都有自己独立创作的诗歌。由此看来,厉、幽时期个人诗歌创作也出现群体,留下的多是政治批判诗。诗歌创作有女性参与其间,是先秦诗歌出现的新气象。综观春秋以前的诗歌创作主体,贵族成员多是朝廷高官或是诸侯国君主,平民百姓则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对于各阶层成员而言,诗歌创作在他们生活中并不居于主要地位,没有把诗歌创作视为主要精神寄托。......
2024-01-11
陶渊明和阮籍都属魏晋风流中的名士,两个人都有因酒而为官的经历。但在另一方面,两人在饮酒时的状态和对社会的态度又多有不同。首先,饮酒状态不同。“逾多不乱,任怀自得,融然远寄”虽然表面上是写孟嘉的酒态,其实也是陶渊明的自述,他是从本真即内在上享受饮酒的乐趣,这里面不会有功利的心态,也不会掺杂世俗凡尘,是心灵与自然真正的契合。......
2023-11-02
对于纯诗与非纯诗的界定,沃伦首先肯定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表达,是脱离了世俗污秽的“纯净”之存在。在《纯诗与非纯诗》一文中,沃伦以一种玩笑的方式对“纯”与“不纯”进行了含义置换。沃伦举出不同主题和写作风格的诗歌来说明在不同的定义和角度上,这些诗歌都属于“纯诗”。沃伦在对所谓的“纯诗”进行分类分析之后,转向现代纯诗的定义。罗伯特·潘·沃伦:《纯诗与非纯诗》,见赵毅衡选编:《“新批评”文集》,第181页。......
2024-01-19
乾隆笔下遥远而辽阔的大漠戈壁,一望无际的草原牧场,连绵不断的山川河流,风俗各异的民族服饰、饮食、语言、文字,奇特绚丽的西域特产,吸引和带动了清代边塞诗的创作,掀起了我国边塞诗史上继盛唐之后的第二个高峰期。庞大的诗歌创作群体,为清代西域边塞诗的盛产奠定了基础,使得清代边塞诗的创作数量大大超过了唐代边塞诗。......
2023-10-12
儿童诗是孩子重要的精神食粮之一,作为未来的幼教工作者,不但要善于利用作家们写诗对孩子进行“诗教”,还有责任为孩子们创作出有益于他们身心发展的儿童诗。这样的举动、这样的解释完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在儿童看来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儿童诗的听赏者是儿童,可作者大多是成人。然而,给儿童写诗时可以调动的词汇相对较少,要想把这语言的珍珠挂在孩子胸前确实很不容易。......
2023-10-20
第104问:“打油诗”是什么诗,是在打油的路上做的诗吗我们今天通常将那些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旧体诗称作“打油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中唐时期,有一位名叫张打油的人,他就爱作这样的诗。因此,后人便将此类诗作取其名字定义为“打油诗”。有位师爷上禀道:“大人不用查了,作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
2023-08-08
在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创作实践中,艾青在无拘无束的“自由诗”体那里,找到了最能充分表现新生活和新的思想感情,最适于容纳有较大感情容量的口语化语言以及繁复的意象结合的诗的形式。......
2024-03-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