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体现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加强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创新,是凝聚人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以中原文化为主干的华夏历史文明是凝聚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中国历史上虽然有各种宗教,但宗教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不占主导地位。中原文化精神是道德理想主义与实干创新精神的结合。......
2023-07-04
20世纪是一个反传统文化的世纪,那时人们眼里的传统文化代表封建专制、保守落后,认为传统文化是阻碍中国进入现代化的罪魁祸首。进入21世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了主旋律,党中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还是那个传统文化,人们对待传统的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个转变?
传统文化有两面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继承传统文化,要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问题在于如何操作,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什么,糟粕又是什么。精华是主流,还是糟粕是主流,还是各占一半?正因为在这些具体的问题上缺乏共识,所以在现实中,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人们有种种争论,有种种模糊认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下,还有很多人对传统文化表示质疑甚至反对。传统文化是什么,是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只有明白了传统文化是什么,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
费孝通先生从民族学视角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论断。因为民族与文化不可分,所以中华文化也可以说是多元一体的。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是中原华夏族与周围少数民族融合的产物,中国56个民族是一家的格局是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与融合的产物,并且这种交流与融合今天仍然在进行中。中国民族融合的核心与初始族群就是古老的华夏族,核心与源头文化就是古老的华夏文化,或曰黄河文化、中原文化、河洛文化。正是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形成中发挥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
中华文化在学术思想、宗教信仰上也是多元的,春秋、战国时期有儒、道、墨、名、法、兵、阴阳、纵横等诸子百家,后来又出现了玄学、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也成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信仰。中国的文化、信仰虽然多元,但多元文化之间并没有因为矛盾和冲突而分崩离析。相反,中国的多元文化和而不同,总体上保持了和谐的关系。其中的奥秘在于,儒家文化是多元文化的核心,而儒家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儒家思想自汉代以后,成为国家的正统意识形态。作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表现出来了高度的包容性,对各民族文化、各地域文化、各学术流派一视同仁,从不歧视、奴役少数民族,也没有宗教迫害,保持了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正是儒家文化的包容性成就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博大。
中原文化内容丰富,儒家文化是其核心。儒家文化是礼乐文化。夏商周三代的核心统治区都在中原,三代文明是礼乐文明。周公继承并发展了夏商二代的礼制,在洛阳制礼作乐,是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周公的最大贡献在于礼乐制度的创造,孔子的贡献在于提出并阐发了“道”“仁”,实现了儒家价值观的自觉。儒家文化中,“礼”和“仁”不可分,周公、孔子并称,孔子毕生的追求是重建礼乐文明,“梦周公”“为东周”是其一生的情怀所系。所以,说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并不准确,孔孟并称是从宋代理学开始的,宋代以前一直是周孔并称,周公、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共同创始人。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在礼坏乐崩的春秋时期依然保留了大量的礼乐文化,由鲁国的孔子继承、弘扬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说,并不是偶然的。
总之,中华文化虽然是多元的,但中华文化有明确而强大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华夏文化,或曰黄河文化、中原文化、河洛文化,中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正因为中原文化、儒家文化有强大的凝聚力、包容性,所以才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才能绵延数千年而没有中断。
(二)华夏文明的本质是信仰
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原文化、儒家文化,那么应该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原文化、儒家文化呢?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也有很大分歧。褒扬者认为中原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主流,其中积淀的价值观值得传承和弘扬。反对传统文化者认为儒家文化与封建专制不可分割,“礼教吃人”,“以理杀人”,是儒家文化不可承受之原罪。今天,在学术界,即使最同情儒家文化,最希望弘扬传统文化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儒家确实支持专制制度,并且以中国未能自主发展出民主制度感到遗憾和自责。
笔者认为,要让国人由衷地为传统文化感到骄傲,让人们心悦诚服地认同传统文化,让人们理直气壮地宣传传统文化,让人们自觉地践行传统文化价值观,就必须把传统文化的专制、保守、落后等帽子统统摘掉。能摘掉吗?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关键在于人们对儒家文化内涵和本质的判断。
儒家文化的内涵包括那些方面?杜维明先生认为,古典儒学中有三个核心观念:道、学、政。汤一介先生也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考察儒学:政统的儒学、道统的儒学、学统的儒学。汤先生对政统的儒学和道统的儒学持否定态度,认为儒学在历史上曾长期与中国历代政治结合,它的“三纲六纪”对专制统治起过重要作用,所以政治的儒学在历史上存在较多问题。而对“道统”的过分强调可能形成对其他学术文化的排斥,形成对异端思想的压制,也不可取。汤先生对学统的儒学持肯定态度,认为儒学的学术思想传统,包括它的世界观、思维方法和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等等,儒学在这些方面可提供有意义的资源比较丰厚,所以对待儒学不应政治意识形态化,学术最好回归学术。龚鹏程先生提出了“生活儒学”的概念,重视儒学的教化宗族、乡约化民等社会实践层面。
以上三位先生从道、学、政、社会等方面认识儒学,并各有侧重。儒学本身有不同的面向,内涵丰富,要全面认识儒学,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的解析与透视,因此三位先生的观点是非常富有启发性的。当然,我们对儒家文化内涵的认识不应当到此为止。我们还需要继续探讨这四者是何种关系,哪方面才是儒学的本质。
笔者认为,要探讨儒家文化的本质是什么,首先要明白文化是什么。关于文化的定义据说有上百种,为避免枝蔓,这里不拟展开讨论,只谈笔者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文化”是一个体系,各种“文化”是按照一定次序排列在一起的。现实中的文化不是抽象之物,文化都是具体的,文化是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产物。文化有时间性,所以文化是发展的、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文化有空间性、地域性,所以文化都是一定地理环境的产物。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是一定人群的生活方式。人的社会生活需要生产、生活等物质资料,所以有物质文化;在社会中人与人交往需要规则、规范,所以有风俗、习惯、礼俗、伦理等文化。人都生活在一定国家中,所以有政治生活,这就产生了法律、制度文化。人不仅有物质生活,还需要精神生活,这就产生了文学、艺术、审美、哲学、科学等精神文化。人不仅有现世的、世俗的各种需要,还有来世的、永恒的、终极的、超越的需要,所以就产生了宗教、信仰等有关核心价值观的文化。
纵观这些林林总总的文化,可以发现,所谓“文化”无非就是规则。物质文化是规则,精神文化也是规则;风俗、伦理、道德是规则,法律、制度也是规则,宗教、信仰等核心价值观同样是规则。风俗、道德是不成文的规则;法律是成文的、具有强制性的规则;宗教、信仰是心中的、神圣的规则。在这些规则中,宗教、信仰是最高规则,精神文化次之,制度文化再次之,风俗、习惯和物质文化等居于最底层。居于最高层的宗教、信仰等核心价值观受时间、地域影响最小,最稳定,最具超越性。居于最底层的风俗、习惯以及物质文化受时间、地域影响最大,最具变易性。这就是笔者对“文化”体系排序的总体看法。显然,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只能是宗教、信仰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文明的基石,是各种“文化”的总开关和制高点,它渗透到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物质文化等方方面面,并充当着判断这些文化好坏的标准和裁判。
根据这种文化观,儒家文化的本质应该是信仰,笔者认同“信仰儒学”。所谓信仰儒学,从个人层面讲是把儒学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从社会层面讲是把儒家核心价值观作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信仰儒学与“道统的儒学”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把“道”作为最高价值理想来追求。不同之处在于,信仰儒学是文化,而不是政治意识形态,所以是开放的,强调价值自觉,不具有强制性。笔者不认同“学术的儒学”,因为尽管儒学确实有学术的、知识的一面,但儒学的本质是信仰,知识是服务于信仰的。如果把儒学化约为价值中立的学术研究,为学术而学术,儒学就将失去生命力,中华民族就难以从价值虚无的泥潭中走出来。
笔者不同意学者对“政统的儒学”的批判。首先,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是精英政治、士人政治而非专制政治,关于这一点,钱穆先生有专门论述,兹不赘述。其次,权力的制衡确实是中国士人政治的短板,所以传统政治确有专制的一面,这也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在于,政治并非儒家的本质和核心。作为儒家本质的道或曰价值理想是抽象的、超越的、永恒的。所谓超越,就是超越现实,超越具体的时空。不能把理想和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画等号。因为理想是永恒的精神追求,制度往往是与时俱进的。理想虽然体现在、落实在具体的制度中,但制度有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制度是理想的不完全表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批判传统文化的一个罪名是“礼教吃人”。但是,礼教是制度,作为制度的礼教有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礼教不等于儒家的价值理想,不能因为礼教有局限性就把儒家的理想给否定了。理想是抽象的,只是一个大方向,理想不包括具体的做法。人们对理想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实现理想的具体措施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总之,儒家文化的本质是作为信仰的儒学,儒家的“道”是中华文明的奠基石,是中华民族超越的、永恒的精神追求,是判断现实世界中真假、善恶、美丑的标准。儒家的道超越于具体的学术、制度、社会生活。儒家的道历久而弥新,是中华民族前进的指路明灯和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三)华夏文明的核心精神是理想主义
儒家文化的本质和核心是信仰、是道,那么这个道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总体上说,这个道是理想主义,即对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的追求,理想人格是圣人,理想社会是大同。
道或天理无所不在,道表现到人的身上,就是人性。理想的人性是圆满的、完整的,现实中的人性是残缺的、片面的,所以儒家讲修身,就是通过学习、实践,努力让自己片面的人性完整起来,儒家讲成人、成仁,就是这个意思。首先做君子,然后是仁人,最高境界是圣人。圣人拥有完整的人性,完整的人性与道、天是相通的,所以拥有、懂得完整的人性,也就懂得道、懂得天了。孟子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就是这个道理。
道或天理表现在社会上就是大同理想,《礼记·礼运》中的一段话描述了大同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也就是说追求一个人人各得其所、人人各尽其性的理想社会,让最弱势的人生活有保障,让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让整个社会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和谐,这是一个很高的理想。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所以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人的素质、境界不提高,理想社会就建立不起来;另一方面没有一个好的制度,好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也不利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
如何追求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大学》中讲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要学习(格物),学习才能有知识(致知),有知识才能人性圆满(诚意),人性圆满才能客观、公正、全面地看待这个世界(正心),有了平常心才能让自己的行为举止得体(修身),个人有修养才能处理好家庭、社区关系(齐家),社会和谐了国家就会和谐(治国),国家和谐了世界就会实现大同理想(平天下)。
儒家思想认为,知识与道德不可分,道德必须有知识作支撑,所以儒家特别强调学习,认为学习是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一部《论语》,《学而》居第一。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对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评价是:“有颜回者好学。”学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儒家思想认为,个人修养与社会的完善不可分离,完善的人格最终要体现在其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上。所以儒家讲的是学以致用、经世致用。修身不是为了当隐士,而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对自己的期待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他反对隐士“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孟子提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直到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最强音,都可以看作是这一传统的发扬。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的思路,并非意味着个人道德可以直接派生出治国的制度。道德不能代替制度。儒家重视制度,但不唯制度,不把制度当作治国的最高准则。孔子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法律之上有德与礼,法律只能禁人为非,德、礼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法律是底线,德、礼是最高要求。只有最高道德成为社会的价值共识,法律的合法性才有保证,制度才能有效运作。法律如果不能体现最高道德,就是非正义的法律,以这种法律统治就是暴政,必然被推翻。
儒家的理想主义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最高信仰,是中国人超越的、永恒的精神追求。这个理想主义在今天就表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得到更好的落实和践行。
有关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创新的文章
民族精神体现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加强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创新,是凝聚人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以中原文化为主干的华夏历史文明是凝聚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中国历史上虽然有各种宗教,但宗教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不占主导地位。中原文化精神是道德理想主义与实干创新精神的结合。......
2023-07-04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5000年中华文明史中,有3000多年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华夏历史文明积淀深厚是河南的突出优势中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是中华文化之根源和主干,为中原地区发展和华夏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二)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推进思想理论创新传统......
2023-07-0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营养,才会有生命力和感召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023-07-04
老子是一个描述词,其意义乃是“古博真人”;他的真实姓氏,据说是李——那就是说一棵李树。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人,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万物的法则是道,行为的法则也是道,根究而言,这两种道其实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人生的本质因而是自然的节奏之一。老子认为在远古之时,人与其生活皆源自大自然,因而是朴实且安乐的,并且整个世界也是和谐快乐的。......
2023-08-16
中国精神其实就是华夏历史文明的普遍性。华夏历史文明的本质特征是,理想与现实是统一的。理想与现实统一是华夏历史文明总的特征,分而言之,包括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民族与世界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等方面。华夏文明的最高理想是“平天下”,华夏文明是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共同创造的。根据华夏文明观,华夏历史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不同是人类多元文明的体现。......
2023-07-04
杜先生主张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认为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可以补自由、民主、人权、平等、法治等启蒙价值的不足。一旦背离了儒学大传统,儒学的边缘化便不可避免,其作为道德哲学的正当性便会受到质疑。离开了制度化存在的传统,作为哲学的现代儒学很难回应这种质疑。但儒家没有唯一的人格神信仰,没有不可违反的道德律令。......
2023-07-04
华夏历史文明具有永恒的精神、理想和价值追求,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模式是不断变化的,理想是永恒的。宗教正是以否定现实社会、脱离现实社会来解决个人精神问题的,但这恰恰不符合华夏文明的道路和方法。要实现华夏文明的伟大复兴,必须向西方寻求实现现代化的真理。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华夏历史文明的4.0版本。要实现儒家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其进行现代诠释。......
2023-07-04
不对宋学进行一番彻底的检讨,新的学术文化建设就是盲目的。邓广铭先生是从狭义上理解宋学的。衷尔钜、石训等认为,宋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朱伯崑第二层次的宋学指的是经学史上的宋学,这与衷尔钜、石训所说狭义宋学、义理之学接近,也与邓广铭、漆侠的观点相近。这还要从“宋学”这个概念的产生说起。所以说,汉学并不是宋学的对立物,汉学是对宋明理学末流的纠偏。......
2023-07-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