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是抽象的,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依托于华夏历史文明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模式。正如上文所述,华夏历史文明的本质特征,即中国精神,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根据华夏文明观,没有一种固定的制度模式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固定的道德模式是完美的,无论是制度还是文化都属于历史的范畴,都是不断发展的。......
2023-07-04
五四运动以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批判到弘扬的转变过程。有着辉煌历史的中华文明近代以来衰落了,国家内部分裂,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对外国家不能保持独立自主,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一度面临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在深重的民族灾难面前,中国的先进分子纷纷向西方寻求真理,科学、民主成了时代的最强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很快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行动指南。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被认为是落后、愚昧、专制的封建文化,成了被批判的对象。尽管有梁漱溟、熊十力、钱穆、冯友兰等学者为传统文化辩护,但这种主张显然难以成为社会的主流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激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社会上出现了“国学热”,主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是培根铸魂的需要。社会上“国学热”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富起来以后在价值观上有了自觉的追求。以前当中国贫穷落后的时候,人们的奋斗目标是追求国家的富强。当国家逐步富强起来以后,人们就开始思考什么是文明,文明的人、文明的国家、文明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文明的核心是价值观,最高价值观就是理想、信念、信仰,理想是衡量一切社会活动的最高标准,是民族发展进步的指路明灯。只有实现了价值观上的自觉,也就是文化的自觉、文明的自觉,人们的生活才会有主心骨,才能建设一个文明的国家,从而打消国际上对中国崛起的疑虑。文明的发展进步像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不能割断,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国现代文明的建立,都离不开对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学以载道,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指导,建立现代文明社会的设想就只能沦为空想。近代以来,中国通过引进西学,建立了中国的现代学术体系,实现了现代学术从无到有的突破。但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毕竟是走着不同道路的异质文明,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首先要实现学术和理论的独立自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比如,西方学术中的个人主义、“理性人”假设、“普世价值”学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宪政民主理论等等,都是西方文化土壤中产生的理论,是不符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不能拿来指导中国的社会建设。中国要有自己的理论,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方可成长为参天大树,这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学术意义。
当前,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了复兴的势头,但在学术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依然有分歧,从学理层面对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概括起来看,现在针对传统文化的争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传统文化的专制性问题如何解决,很多学者反对传承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是专制皇权社会的产物,传统文化与现代民主制度不兼容。二是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一些学者弘扬传统文化,把儒家那一套道德修养的学说与方法搬了出来,问题是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是与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脱离现代生活,注定是缺乏生命力的。三是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如何处理。儒家思想是传统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而我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不容否定,怎样处理好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理论问题。
这三个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如何在理论上解决从批判传统文化到弘扬传统文化的转变问题,就是要说清楚原来的封建专制文化怎么就变成了现在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正是研究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与创新课题的意义,要为传统文化正名。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前提,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现代诠释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关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创新的文章
中国精神是抽象的,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依托于华夏历史文明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模式。正如上文所述,华夏历史文明的本质特征,即中国精神,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根据华夏文明观,没有一种固定的制度模式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固定的道德模式是完美的,无论是制度还是文化都属于历史的范畴,都是不断发展的。......
2023-07-04
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对传承创新区建设作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这必将推动河南省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必须切实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为此应在以后的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2023-07-04
201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把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如何研究河洛文化,如何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方向就明确了。河洛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复兴。反过来也可以说,弘扬河洛文化的目标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2023-07-04
民族精神体现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加强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创新,是凝聚人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以中原文化为主干的华夏历史文明是凝聚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中国历史上虽然有各种宗教,但宗教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不占主导地位。中原文化精神是道德理想主义与实干创新精神的结合。......
2023-07-04
也就是说,中华文明能不能传承创新,就看中原经济区能不能建设好。也就是说,中原文化是华夏历史文明的核心内容。国家赋予中原经济区以传承、创新华夏文明的责任,我们就要弘扬中原文化人文精神,把人文精神贯彻到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整个过程中。中原经济区建成之日,也是中原文化、华夏文明复兴之日。......
2023-07-04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5000年中华文明史中,有3000多年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华夏历史文明积淀深厚是河南的突出优势中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是中华文化之根源和主干,为中原地区发展和华夏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二)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推进思想理论创新传统......
2023-07-04
中国精神其实就是华夏历史文明的普遍性。华夏历史文明的本质特征是,理想与现实是统一的。理想与现实统一是华夏历史文明总的特征,分而言之,包括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民族与世界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等方面。华夏文明的最高理想是“平天下”,华夏文明是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共同创造的。根据华夏文明观,华夏历史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不同是人类多元文明的体现。......
2023-07-04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是2015年4月,由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正式出文评选。历史街区的价值,和历史文化遗存、建筑物本身附着的历史文化和街区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但是我们要搞清楚,历史文化街区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文化传承,而非发展商业。历史文化名街也有三点标准。关键是决策者没有认识到,历史街区特别是历史风貌,作为城市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2024-10-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