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被检查者的体型,看是否患有佝偻病体征;主要检查牙齿和骨骼,看发育是否正常。询问骨折、摔伤等相关情况,询问维生素D、钙补充剂情况,询问是否晒太阳等。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补充维生素D制剂及钙剂,增加室外活动等方法进行治疗。......
2023-10-11
维生素A缺乏症(vitamin A deficiency disorder,VAD)又称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是指机体所有形式和任何程度的维生素A不足的表现。该病症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上皮组织显现角质变性,眼部症状出现较早,在暗处看不清,又被称为夜盲症,俗称“雀目眼”。调查显示,全世界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病率仍很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维生素A营养不良的发病率占总人数的20%~30%。我国由于动物性食物消耗较少,而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消化吸收率和转化率都较低,加上我国北方冬春绿叶蔬菜也较缺乏,所以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和人群中,维生素A的摄入量仍低于供给量标准。
(一)常见原因
1.摄入不足
导致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摄入不足。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蛋黄和奶中。深颜色的蔬菜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可部分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缺乏在婴幼儿和儿童中的发病率远比成人高,主要的原因首先是维生素A不能通过胎盘进行输送,导致胎儿期摄入不足;其次是喂养期间,母乳与牛奶中的维生素A含量较低,导致饮食摄入不足;再加之婴幼儿生理需要量相对成人较高,偏食、饮食结构不均衡等原因导致食物来源不足。
2.缺少脂肪
缺少脂肪也是导致维生素A缺乏的重要原因。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都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必须有脂肪的参与才能被人体吸收。如果婴幼儿饮食中缺乏脂肪,维生素A的吸收率会下降,最终导致缺乏症,这一情况在贫困地区或营养不良的婴幼儿身上表现较为明显。
3.吸收障碍
婴幼儿患有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例如慢性腹泻、肝胆系统疾病、胰腺疾病等都有可能阻碍维生素A的吸收,导致维生素A缺乏。另外,一些消耗性传染病,如麻疹、肺炎等都会消耗体内存储的维生素A,导致维生素A缺乏。除此之外,患儿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胡萝卜素无法有效转化为视黄醇,也会造成维生素A缺乏。
(二)主要表现
维生素是婴幼儿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眼部的症状是人体缺乏维生素A的早期表现。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实验室诊断。婴幼儿是不是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眼部症状,父母首先要反思日常饮食与生活习惯,结合皮肤症状和体征之外等临床诊断之外,再结合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1.视力受损
维生素A参与人体暗视觉的形成,促进骨骼和上皮细胞的生长。因此暗适应能力下降是维生素A缺乏的早期表现,也可称夜盲症。患儿在夜间或在暗光下看不清物体。最初出现暗适应能力减退时,婴幼儿不会诉说,不易被发现,进而发生夜盲症。继而出现干眼症,患儿感觉眼干不适、畏光,经常眨眼或搓揉导致眼部感染发红。严重者角膜发生软化,形成溃疡,更甚者可发生角膜溃疡、坏死,引起穿孔,晶状体脱出,导致失明。
2.皮毛干燥
患儿的皮肤因上皮组织的角质化而干燥、脱皮,尤其是上臂外侧和大腿前侧皮肤会出现“鸡皮样”改变。除此之外,还表现为毛发干枯,易脱;指甲脆薄多纹,易折断。皮肤症状多见于年长儿,有时不伴有眼部症状。
3.发育迟缓
长期严重缺乏维生素A主要影响婴幼儿骨骼系统的生长,表现为骨增长迟缓,身高落后。另外,有的患儿体格和智能发育轻度落后。有的患儿出牙较晚,牙釉质发育不良,易发生龋齿。
4.其他症状
长期缺乏维生素A使患儿免疫系统受到损害,抗感染能力降低,易感性增高,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尤其是6月以上和2岁以下儿童,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和其他维生素缺乏的问题。
有关婴幼儿膳食与营养的文章
观察被检查者的体型,看是否患有佝偻病体征;主要检查牙齿和骨骼,看发育是否正常。询问骨折、摔伤等相关情况,询问维生素D、钙补充剂情况,询问是否晒太阳等。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补充维生素D制剂及钙剂,增加室外活动等方法进行治疗。......
2023-10-11
脂类是机体内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是人体细胞组织的组成部分,对维持细胞结构与功能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给婴幼儿提供脂类食物时,应注意食物种类、脂肪种类与脂肪含量,如果摄入过少,可能会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问题,如果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脂肪堆积,从而导致肥胖。往往肥胖儿童在长大成人后,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潜在风险。......
2023-07-04
一家人带闹闹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骨碱性磷酸酶指数很高,再综合孩子已经出现的症状,医生确诊闹闹是中度佝偻病。案例解析闹闹出现佝偻病是由于不正确的补钙方式导致的。一般人常常将佝偻病误以为是“缺钙”所致,一听医生说孩子需要补钙就盲目为孩子选择钙剂。实际上,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一种疾病。正常情况下,六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母乳中的含钙量已足够,无须单独补充维生素D。......
2023-07-04
作为健康体育理论体系,在介绍营养与健康时,不能不涉及运动与营养的问题。正餐以及其他运动期间的饮食也应该以摄取富含糖类的食物为主。脱水量占体重的1%会使运动时的体温和心率明显上升。脱水量约占体重的4%~6%时,则肌力及耐力减少,同时引起热痉挛,令长时间活动能力下降20%~30%,亦会影响体内无氧代谢的供能过程。水分流失占体重的6%以上时,则有严重热痉挛、热衰竭、中......
2023-11-01
近年来疾病谱已发生变化,据1990年死因构成分析,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占死因的第一、二位,分别占死因的32%和23%。1992年营养与健康奥林匹亚公告中指出:规律的体力活动和低脂肪膳食是控制超重和肥胖的两个最有效的措施。供给平衡的膳食,是运动员获得全面营养的主要途径。......
2023-12-03
维生素A缺乏症常见于营养不良以及长期腹泻的婴幼儿。如果经诊断属于维生素A缺乏的婴幼儿,需要每天补充一定剂量的维生素A。对于维生素A缺乏婴幼儿,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补充,正规治疗不会引起维生素A中毒。因此,在纠正维生素A营养不良的同时,还应纠正其他营养素不良的问题。本章回顾本章主要阐述了婴幼儿常见五种营养疾病包括佝偻病、营养不良、小儿肥胖、贫血、维生素A缺乏症。......
2023-07-04
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也需要抓住关键期,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应在孩子3岁前就开始,且应及时教育孩子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有研究表明,人体味觉发育的关键期在出生后的2~7个月,及时地添加丰富的营养辅食有助于婴幼儿味觉的发育,添加米糊、菜泥、果泥等辅食,最好放在婴儿碗中用小勺喂,能更好地刺激婴幼儿早期味觉发育,减少进食行为问题的发生。......
2023-07-04
保证日常锻炼,一日三餐的安排原则是将热量及营养素在三餐中基本上平均分配。大豆含丰富植物固醇、磷脂、优质蛋白,是人体极佳的蛋白质食物,且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恢复和保持。饮食和营养必须兼顾酸性与碱性食品的配合,编制好运动者营养食谱,促使其改正偏食、随意择食和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训练和合理营养膳食是保持运动者良好状态的物质基础,它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有助于运动后体力恢复。......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