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婴幼儿常见营养疾病的优化措施

婴幼儿常见营养疾病的优化措施

【摘要】:一家人带闹闹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骨碱性磷酸酶指数很高,再综合孩子已经出现的症状,医生确诊闹闹是中度佝偻病。案例解析闹闹出现佝偻病是由于不正确的补钙方式导致的。一般人常常将佝偻病误以为是“缺钙”所致,一听医生说孩子需要补钙就盲目为孩子选择钙剂。实际上,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一种疾病。正常情况下,六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母乳中的含钙量已足够,无须单独补充维生素D。

案例

已经10个半月大的闹闹从出生3个月左右开始吃某品牌的力智乳复合钙胶囊。闹闹出生的头三个月一直都很正常,所以父母并没有带孩子去医院做过微量元素检测。孩子五个月洗澡的时候,发现有点肋骨外翻,父母当时没有太重视,认为多补一段时间的钙应该就没事了。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闹闹的肋骨外翻不但没有好转,还出现了枕秃。一家人带闹闹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骨碱性磷酸酶指数很高,再综合孩子已经出现的症状,医生确诊闹闹是中度佝偻病。闹闹的爸爸惊讶又愤怒:“为什么补钙产品会把孩子补出佝偻病?”

问题与讨论

为什么案例中的闹闹会出现佝偻病?如果你是案例中的父母,你如何正确地为闹闹“补钙”?

案例解析

闹闹出现佝偻病是由于不正确的补钙方式导致的。

一般人常常将佝偻病误以为是“缺钙”所致,一听医生说孩子需要补钙就盲目为孩子选择钙剂。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补钙产品五花八门,家长往往认为高端的、国外的“洋产品”效果会更好。实际上,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一种疾病。无论是无机钙还是有机钙又或是乳钙,吸收率基本类似。维生素D的一个作用就是帮助和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D不足时,钙的吸收率为10%~15%,维生素D充足时,钙的吸收率可达到60%以上。因此,是否补充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与利用,从而出现案例中闹闹的情况,也就是“补钙补出佝偻病”的现象。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的建议要求,婴儿6个月到1岁要补充钙摄入量300 mg/日,1岁到4岁要补充钙摄入量600 mg/日。正常情况下,六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母乳中的含钙量已足够,无须单独补充维生素D。六个月之后可根据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满足生长发育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