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吓坏了,赶紧带她去了医院,医生诊断为严重的过敏反应,立即对童童进行抢救,童童的症状总算在半小时之后得到了缓解。案例解析童童和豆豆的过敏症状均属于非常典型的食物过敏,童童是对鸡蛋过敏,豆豆是对奶粉过敏,且发病非常快,属于速发型食物过敏。这种过敏发病十分迅速,比较凶险,如案例中所示,童童的过敏症状为嘴唇、眼睛肿胀,呼吸困难,豆豆的过敏症状与童童相似,另有呕吐、全身皮肤发红等症状。......
2023-07-04
案例
案例1:2011年4月,甘肃省平凉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39人因饮用同一家奶牛场提供的散装牛奶而中毒,3名两岁以下的幼儿因中毒死亡。据了解,患者中毒的直接原因是食用的散装牛奶中含有高浓度的亚硝酸盐。
案例2:陈先生带着自己3岁的儿子和外甥女一起下楼玩。雨后的树下长出了不少细长的蘑菇,两个小朋友采摘了不少。陈先生和邻居聊了一下,觉得这个蘑菇应该可以食用,就同意孩子们将蘑菇带回家。当晚7时多,陈先生夫妇、陈先生的妹妹及妹夫和两个小朋友一起吃了这盘炒蘑菇。晚上9时许,六人都感觉恶心,频繁呕吐,两个孩子尤其严重。次日凌晨1时,孩子的情况愈加恶劣,便紧急将两个孩子送往省妇幼保健院。到医院时,两个孩子已经因频繁呕吐导致脱水,精神很差,被收入儿童重症医学科,初步考虑为食物中毒,后经抢救,两个小朋友脱离了生命危险。经专业机构鉴定,一家六口同食的蘑菇是一种剧毒蘑菇。
问题与讨论
以上两个案例中幼儿中毒的原因是什么?能否进行简单的划分?回顾自己的经历,你身边是否发生过食物中毒的现象?
案例解析
案例1中幼儿的中毒原因是牛奶中含有高浓度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属于化学物质,因此案例1中的中毒属于化学性食物中毒;案例2中幼儿的中毒原因是食用了有毒的蘑菇,属于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两个案例属于不同种类的食物中毒。
有关婴幼儿膳食与营养的文章
妈妈吓坏了,赶紧带她去了医院,医生诊断为严重的过敏反应,立即对童童进行抢救,童童的症状总算在半小时之后得到了缓解。案例解析童童和豆豆的过敏症状均属于非常典型的食物过敏,童童是对鸡蛋过敏,豆豆是对奶粉过敏,且发病非常快,属于速发型食物过敏。这种过敏发病十分迅速,比较凶险,如案例中所示,童童的过敏症状为嘴唇、眼睛肿胀,呼吸困难,豆豆的过敏症状与童童相似,另有呕吐、全身皮肤发红等症状。......
2023-07-04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食物中毒的统计,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及死亡人数最多。家庭是婴幼儿的主要生活场所,因此预防食物中毒应从家庭做起。由于食物中毒的种类繁多,因此对于不同种类的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也应有所不同。(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严禁食用病死家畜、禽肉。(四)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蔬菜应妥善储存,防止腐烂,禁食腐烂变质的蔬菜。......
2023-07-04
但因食物中毒导致昏迷的时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二)防止毒物的吸收和保护胃肠道黏膜发现婴幼儿食物中毒后,应尽快使用拮抗剂。因此,大量输液稀释体内毒素是抢救食物中毒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保护肝、肾,促进毒素排泄十分重要。中毒症状较轻的婴幼儿,应及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使其康复。......
2023-07-04
休克休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临床疾病。心输出量的减少或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可使动脉血压下降引起重要脏器的灌流量不足而产生休克。如休克仍不能纠正,则心输出量进一步减少,可发生血压继续下降最后导致昏迷和死亡。近年来最常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青霉素,因此,在用青霉素之前必须作皮肤过敏试验。......
2024-05-01
发现食物中毒,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中毒原因,及时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可用生大黄30 g一次煎后服用,或番泻叶10 g泡茶饮服。解毒法变质的虾、蟹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 ml,加水200 ml稀释后一次服下。若是误食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2023-07-15
婴幼儿膳食其中一大特点就是口味清淡,少油少盐。上述材料中牛牛奶奶不仅在辅食中加入了调味品,而且还给牛牛蘸了成人重口味的菜汤,不符合1岁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处于婴幼儿期的孩子还没有自主权衡膳食健康搭配的能力,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并不一定符合健康膳食的标准,材料中的牛牛奶奶总是给牛牛重复做某些食物,孩子喜欢吃的便不加节制,不喜欢的就少吃或不吃,没有关注到食物的健康搭配。......
2023-07-04
退火和正火由于加热或冷却不当,会出现一些与预期目的相反的组织,造成缺陷。一般常见的缺陷有以下几种。具体避免与预防措施参见第1章1.4小节。图2-25过共析钢退火反常组织形成原因:在Ar1点附近冷速过慢或在略低于Ar1点的温度下长时间停留。这和正常组织相反,故称为反常组织。反常组织将造成淬火软点,出现这种组织时应重新进行退火消除。......
2023-06-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