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摄入过多或过少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均不利。......
2023-07-18
碳水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化合物,由于其氢氧比例和水相同,都是二比一,所以称之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又被称为糖类,根据其分子结构,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单糖、双糖和多糖。碳水化合物是供给热能的主要营养素,也是为人体供给热量的三类营养素中最经济的营养素。
(一)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1.储存和供给能量
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被人体摄入后,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肌肉和肝脏中,当人体需要能量时,肝脏中的糖原可以迅速分解并转换成葡萄糖进入人体血循环,保证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为人体快速提供能量,如1 g葡萄糖(一种单糖)充分氧化后在机体内可产生16.7 kJ(4 kcal)热能,并且机体在一般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都靠葡萄糖来进行供能,所以身体中保持足够的葡萄糖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构成机体组织与细胞
人体中的每个细胞都存在碳水化合物,含量约2%~10%,这些碳水化合物在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糖和脂类构成的糖脂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在细胞膜表面存在糖和蛋白质构成的糖蛋白,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细胞核内脱氧核糖核酸(DNA)中的脱氧核糖是细胞中遗传物质的重要成分。
3.节约蛋白质
当机体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不足或无法利用碳水化合物时,机体需要保证血液中血糖浓度时,会进行组织蛋白质的分解,这将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所以在婴幼儿的食物摄入时,尽量保证粮食类等物的摄入量,保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节约机体内蛋白质。
4.抗生酮作用
脂肪的分解和代谢需要葡萄糖的协同作用,当没有摄入足够量的碳水化合物,没有足够的葡萄糖协同分解,体内的脂肪酸就不能进行彻底氧化从而产生酮体,如果体内含有过多的酮体,可能引发酮体堆积,导致酮血症和酮尿症。所以应让婴幼儿补充够量的碳水化合物获得充足的糖,协同脂肪的分解和代谢,防止酮的堆积。
5.增强肠道功能
碳水化合物中有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多糖,主要指的是膳食纤维,如果胶、纤维素等。虽然这类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的小肠消化和吸收,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胃肠道的蠕动,利于幼儿的消化和促进粪便的排出,但也不能给幼儿食入过多,否则可能引起腹泻。
(二)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与来源
碳水化合物按照分子结构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不同的食物中存在的糖的种类与含量各不相同。
1.单糖
单糖是碳水化合物的最简单形式,是最简单的糖类,往往不需要消化液就可以被消化道所吸收,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葡萄糖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中,果糖多存在于水果蜂蜜等中,半乳糖是人和动物奶中乳糖的分解物,在人体内可转换成葡萄糖。
2.双糖
双糖在机体内受消化酶的作用,可以转换为两分子的单糖,味道较甜,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等。蔗糖多存在于甘蔗、甜菜等;麦芽糖多存在于发芽的谷类种子中,当我们吃米饭、馒头等物时,由唾液淀粉酶将馒头和米饭中的淀粉转换成了麦芽糖,所以会觉得有点甜;乳糖多存在于人与动物的乳汁中,味道没有蔗糖麦芽糖那么甜,但是对于婴幼儿来说,乳糖不但提供能量,而且对其大脑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婴幼儿喝奶容易拉肚子,可能是乳糖不耐受症。
3.多糖
多糖一般分为三种,即糖原、淀粉、膳食纤维,糖原是一种动物多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淀粉是一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植物多糖。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非常丰富,主要来源于谷物类、豆类、干果类、薯类、水果类等。常见的食物有小麦、大米、燕麦、土豆、红薯、红豆、绿豆等。
(三)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碳水化合物的需求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第1部分:宏量营养素》对于0~3岁年龄段的婴幼儿膳食碳水化合物参考摄入量和可接受范围给出了参考(表4-2),也可以参考中国营养会发布的《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为了婴幼儿良好的生长发育,应保证适量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供给。
表4-2 婴幼儿膳食碳水化合物参考摄入量和可接受范围[2]
注:a AI值,AI=Adequate Intake,适宜摄入量,单位为克(g);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平均需要量;AMDR=Acceptable Macronutrient Distribution Range,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E占能量的百分比;“—”表示未制定参考值。
碳水化合物能为儿童提供能量,保证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导致体内能量不足,并且开始消耗蛋白质,那么会阻碍幼儿的生长发育。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如幼儿吃饱饭后,家长仍提供饼干、糖等食物,那么在代谢过程中这些食物很可能转化成脂肪,堆积在婴幼儿体内,导致肥胖,抵抗力差等问题,诱发多种疾病。所以应给婴幼儿提供种类合理、摄入量适当的碳水化合物膳食。
有关婴幼儿膳食与营养的文章
心理指标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进行一个观察和评价,为婴幼儿能够达到最好的生长发育提供指导。1岁时婴幼儿的体重大约是出生时的3倍。(三)心理指标心理指标是关于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能力等进行观察,心理指标的测试采用的是经过专门设计的、国内外公认的测试量表或调查问卷,必须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023-07-04
(一)大小的变化婴幼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大小的变化表现在生理方面,主要体现在身高、体重和动作的发展。在身高方面,婴儿出生以后,身体发育非常迅速,从外部指标来看,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长平均为50 cm,第一年增长最快,1岁时达到75 cm左右。(二)比例的变化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立的特征,婴幼儿并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所以在比例中也会有明显的变化。1~2岁幼儿的心脏重量为60 g,相当于新生儿的2倍。......
2023-07-04
生长发育水平的评价简单、易于操作,评价结果较为客观,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婴幼儿所达到的生长发育水平。目前常用的有形态年龄、牙齿年龄和骨骼年龄评价法。表2-2婴幼儿生长发育评价标准备注:身高体重在P3~P97百分位数范围内的婴幼儿都视为正常,<P3或>P97进行跟踪观察。......
2023-07-04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情况是反映婴幼儿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因此,教养者应该了解婴幼儿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以达到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速度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快慢交替进行的。例如身体上某一器官的缺陷会导致婴幼儿在心理上产生自卑;而心理上的焦虑也会影响婴幼儿身体上的发育。先天因素决定婴幼儿发育的可能性,后天环境条件为婴幼儿发育提供现实可能性。......
2023-07-04
尤其是充足的热量和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妊娠期后3个月到出生后6个月婴幼儿对营养具有巨大的需求。(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之一,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适宜的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孕妇如患有慢性心肾疾病及严重贫血时,胎儿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生长障碍。......
2023-07-04
(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食物进入口腔后,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短链多糖和麦芽糖,进入胃后,因胃酸的作用,淀粉酶失活。碳水化合物的最终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机体会出现消瘦、生长迟缓、低血糖、头晕、乏力等症状;摄入过量时,会导致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中国营养学会建议除了2岁以下的婴幼儿外,碳水化合物供应的热量应占膳食总热量的55%~65%。......
2023-07-18
在家中,淼淼也是个小能手,懂得帮助爸爸妈妈;就连完成幼儿园的任务这件让诸多家长头疼的事情,淼淼也可以完成得很出色,平时也很喜欢看绘本,淼淼说自己特别喜欢听着单词歌曲跟着动画小人蹦蹦跳跳,特别有意思。有人说,淼淼这么优秀是因为遗传了父母的基因吧。......
2023-07-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