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幼儿共性不良情绪的优化方法

幼儿共性不良情绪的优化方法

【摘要】:要帮助幼儿处理不良情绪,教师就要掌握幼儿各种不良情绪的表现——情感障碍。情感障碍以不良情绪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上面的文字中,已经涉及了大部分内容,下面补充介绍幼儿情感障碍的一些共性表现。因为受到过度的关怀,幼儿对于家长的依赖过于严重。六个月前,因为父母要工作,君君进入幼儿园。一个月前,老师发现君君总是打其他幼儿,抢别人的玩具。在这个案例中,幼儿君君因为突然失去老师的重视,情绪开始波动。

要帮助幼儿处理不良情绪,教师就要掌握幼儿各种不良情绪的表现——情感障碍。情感障碍以不良情绪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上面的文字中,已经涉及了大部分内容,下面补充介绍幼儿情感障碍的一些共性表现。

1.存在严重的焦虑

一般来说,幼儿一旦存在情感障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严重的焦虑,尤其以分离焦虑为主。这种焦虑严重到一旦离开家长,幼儿就会陷入焦虑不安的状态当中,无论怎么劝都没有办法让幼儿的情绪平静下来。而这很可能跟家长长期的习惯性溺爱有关。因为受到过度的关怀,幼儿对于家长的依赖过于严重。当必须跟家长离别的时候,幼儿总是不能够勇敢地去面对,甚至还有可能产生一种被父母抛弃的感觉。

“我要妈妈!”“我要回家,妈妈不要我了。”这是妙妙在幼儿园说得最多的话。

刚来幼儿园,妙妙就比别的小朋友爱哭,别的小朋友来幼儿园的第三天就能在大人离开后的一会后停止哭闹,自己玩玩具,还能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可妙妙在早晨来园时不停地哭闹,他像膏药一样黏着妈妈,不让妈妈离开,离开妈妈后就要阿姨抱,或者一直站在那里左右摇晃身体,时不时地前后摆动小手。

在老师上课的时候,他吵着要老师打电话,“老师,给我妈妈打电话好不好,老师,打电话。”他这样反反复复地强调着。到了吃中饭的时间,妙妙又开始哭闹了,不肯吃饭,不停地走来走去,不停地前后摆动着自己的小手,嘴里反反复复地说“我要妈妈,妈妈来接,妈妈不要宝宝了”。到了午睡的时间,妙妙不愿意入睡,说妈妈要来接的,要在窗口看着,而且如果老师把午睡室的窗帘放下的话,他马上扑过来大叫:“不要关牢,拉起来。”(妙妙很多次能看到妈妈在窗口看着他)老师尝试着去抱抱他,和他说说话,玩一会儿玩具,转移他离开妈妈的那种焦虑情绪,也试图和他讲道理,但是效果并不好。

2.好奇心以夸大的恐惧表现出来

幼儿天生对身边的所有一切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尝试某些新生的事物。这种特点在患有情绪障碍的孩子身上虽然也存在,但更多的时候,这种好奇心却以过分夸大的恐惧感表现出来,以致畏惧尝试,进而产生挫败和沮丧心理,不能感受到身边的一切快乐。

幼儿静静比较爱笑、爱闹,但是一段时间过后不怎么讲话,没有了笑容,中午睡觉总会哭醒,或者“嗯嗯啊啊”地一直发出声音,后来就很胆怯,讲话声音也很低。有一次上厕所,静静不小心踩在了水池里面,之后每次上厕所就一直哭。起初老师以为她是想妈妈了,后来才想到可能是有了阴影,后来经过询问,静静表示的确是害怕上厕所。

3.存在社交障碍

患有情绪障碍的孩子只喜欢亲近自己的父母,不喜欢和周围的同龄人接触,对于周围除了父母之外的人,总是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害怕、畏惧的心理,尤其是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当中,总是不希望自己成为人群中的焦点,或者就站在旁边听从别人讲话,但并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晨晨是一个特别的小男孩,在家与在外面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在家,晨晨能说会道,与家人相处得很好;可是面对陌生的环境,特别是陌生人,显得十分紧张,并表现出沉默、异常、拒绝交流等消极的情绪,在幼儿园里与老师和小朋友相处也有很大障碍。

入园第一天,家长们陆续送孩子来园。奶奶陪同晨晨向幼儿园走来,老师听到晨晨的奶奶一边走一边小声数落:“这孩子,真不听话!”老师赶紧走过去,问发生了什么事。晨晨奶奶说,晨晨第一天来幼儿园,本来在家说得好好的,可来幼儿园以后怎么也不肯进活动室。老师急忙出去一看,发现晨晨正躲在墙边的角落里,眼睛怯生生地看着老师。经过一番耐心的劝说,老师才将晨晨领进了活动室。集体活动时,晨晨一个人端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老师;吃饭前,孩子们都去洗手了,他还是端坐着;在参加音乐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中,孩子们都躲起来了,只有他独自一人仍端坐在那里。老师哭笑不得,只好装出着急的样子,用目光暗示他:“小猫快快躲起来,猫妈妈就要醒来了。”可他仍呆呆地看着老师,摇摇头。活动室里欢快的游戏气氛与他的沉默寡言、“消极怠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4.有明显的强迫倾向

幼儿之所以存在情绪障碍,是因为幼儿的很多负面情绪都没有得到良好的宣泄,幼儿往往就会把自己的行为细致化,喜欢通过重复去做某件事情的方式来让自己的心绪安定下来,但这件事情往往会在重复的过程当中失去它本来的意义。换言之,存在情绪障碍的幼儿有很明显的强迫倾向。

5岁的男男,不知道为什么很任性,妈妈和他讲道理一点也不管用。他心里认定一个东西,想让他改变,感觉他会很痛苦,所以他会很坚持。比如有一次已经坐上公交车了,看到又来了一辆他喜欢的颜色的公交车,车已经开了,他非要下车去坐那辆,大哭大喊。明明已经有很多气球,但他一定要某一颜色的,如果拿不到那个满意的,他不会选择其他的。

在这个案例中,幼儿男男的表现:坚持坐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公交车,一定要选自己满意的那个颜色的气球,这些均是强迫行为的表现,是幼儿负面情绪的体现。

5.情绪不稳定

患有情绪障碍的孩子很容易出现脾气暴躁的状况,这让孩子在理应活泼可爱的儿童时期,并没有出现那种天真烂漫的倾向,反而经常会陷入悲伤的情绪之中。在生活中遇到棘手的事情时,不能够沉着面对,只会通过哭闹等方式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3岁的君君是一个又瘦又矮的男孩。六个月前,因为父母要工作,君君进入幼儿园。初入园,老师为了帮助君君尽快适应新环境,非常关心他,但是随着新来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进入幼儿园,老师的注意力逐渐减少了。一个月前,老师发现君君总是打其他幼儿,抢别人的玩具。这个原本温和的孩子竟然突然变成了恶霸。

在这个案例中,幼儿君君因为突然失去老师的重视,情绪开始波动。到最后,伴随着一个一个孩子的到来,君君的情绪不稳定达到了极限,于是情绪表现开始不稳定。

6.伴随破坏性行为

因为患有情绪障碍,所以孩子并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当他的脾气上来之后,他很可能就会通过砸东西或者对别人大吼大叫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而这就会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容易被排挤、被孤立。毕竟没有一个人想要和“定时炸弹”做朋友。

早上区角活动,孩子们都在开心地玩着,突然建筑区角传来不和谐的声音,飞飞立即跑来告状:“老师,琪琪把我们刚搭好的房子给推倒了。”又是这家伙,平时最调皮的就是他了,怎么总是喜欢破坏别人的东西?老师来到他面前生气地询问:“怎么了?说说你为什么把人家的房子给推倒了?”琪琪理直气壮地说:“昨天我爸爸生气时,就把我搭好的房子拆了,我自己重搭了起来。今天我用推土机把旧房子拆掉,他们也可以建新的呀!”[5]

在这个案例中,幼儿琪琪的行为就是不良情绪的宣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孩子在活动之前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当他们情绪不稳定,而又不知道如何进行适当的表达时,就可能以一种破坏性行为作为不良情绪的突破口。类似的情况还包括,孩子在早上区角活动中将娃娃的辫子扯掉,原因就是早上爸爸妈妈的吵架造成孩子情绪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