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为了达成良好的沟通效果,促成家园共育的局面,除了要注意运用以上技巧,还要注意以下几点。所以,在与年龄大的家长沟通时,一方面要向其反映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另一方面要用浅显的语言宣传幼儿全面发展的理念,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诚恳、尊重、亲切的态度。前者表现为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企图从各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完美打造;后者表现为对孩子过分“尊重”,导致孩子不能融入集体生活。......
2023-07-04
沟通是一种相互作用,是一种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的观点、行为,创造彼此新关系的动力,是在双向交流中彼此互相协调的默契。因此,幼儿教师要提升与幼儿的沟通能力,就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态度积极、平等,巧设沟通氛围
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语言沟通还是非语言沟通,都要求教师能用积极主动、平等的态度,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温和、信赖、无拘无束的交流环境,从而尽可能地从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师应从权威的身份转向与幼儿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身份。此外,运用语言沟通的方式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氛围,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地引入交流之中。
某教师在带着幼儿出去玩时,抓住幼儿喜欢玩的心理,提出问题:“同学们,双休日,爸爸妈妈带你们到哪里去玩?”幼儿会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于是这位老师要求他们一个一个地说。有的说自己要去跳跳床,有的说自己要去骑马车、坐喜洋洋车,有的说要去广场看跳舞、打拳等。这位老师细心地听每一个同学回答,并竖起大拇指赞扬同学们玩得开心,说得很好。
像这样的语言沟通,一方面可以引发幼儿交谈的技能,使之注意教师倾听的技能,另一方面还扩展谈话了技能,使其面向全体,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利于师幼双方的沟通。
2.注意倾听
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就算是不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年纪太小、说话口齿不清、语言表达也不明确的幼儿,教师耐心的倾听会为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如沐春风之感,使之感受到了来自大人的尊重,感觉到“老师很喜欢听我说话”。也只有多倾听幼儿的对话,多倾听幼儿的心声,才能真正走进幼儿的心灵,成为幼儿的良师益友。
3.把握时机,对事不对人
幼儿教师在与幼儿沟通时,还要注意把握好时机。当幼儿愿意倾诉情感时,教师与幼儿沟通,这时的沟通才有意义。倘若教师忽视了这样的契机,一般很难获知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为幼儿善于观察老师的表情,他们能感受到老师是不在意他们的。因此,老师在与幼儿沟通时,要将着力点放在幼儿流露的情感上,而不是幼儿本身。
4.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
为了促成良好的师幼沟通,教师还要注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首先,教师应尊重、接纳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要善于理解和满足不同幼儿的情绪情感的需求。比如对发脾气的幼儿,给他一个发泄的场所和发泄方法;对爱哭闹的、不招人喜欢的和有攻击行为的幼儿多一些关注和理解;对善于表现的幼儿,给他一个积极的眼神、肯定的微笑。
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幼儿经常会“犯错误”,要以看待儿童的眼光看待他们的“错误”,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要及时疏导、正确引导,做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在与幼儿的交往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多种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如点头、微笑、注视、抚摸、拥抱等。利用这种身体接触、表情、动作表达对幼儿的关心、接纳、爱抚、鼓励或者不满意、希望停止当前行为等。在与幼儿交谈时,教师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用恰当的眼神、丰富的表情、柔和的语言使幼儿对教师的情绪状态和对自己行为的反馈有更为明确、深刻的体会。教师以其自身良好的榜样示范,去熏陶和影响幼儿。
最后还要注意在与幼儿沟通时尊重幼儿的隐私。须知,幼儿向老师倾吐是对老师的信任,如果老师将幼儿的隐私随便讲出,就会在极大程度上伤害幼儿的情感,进而有损师幼关系的和谐,也就阻碍了今后的师幼交流。
有关幼儿教师教育技巧60例的文章
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为了达成良好的沟通效果,促成家园共育的局面,除了要注意运用以上技巧,还要注意以下几点。所以,在与年龄大的家长沟通时,一方面要向其反映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另一方面要用浅显的语言宣传幼儿全面发展的理念,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诚恳、尊重、亲切的态度。前者表现为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企图从各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完美打造;后者表现为对孩子过分“尊重”,导致孩子不能融入集体生活。......
2023-07-04
婴幼儿膳食其中一大特点就是口味清淡,少油少盐。上述材料中牛牛奶奶不仅在辅食中加入了调味品,而且还给牛牛蘸了成人重口味的菜汤,不符合1岁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处于婴幼儿期的孩子还没有自主权衡膳食健康搭配的能力,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并不一定符合健康膳食的标准,材料中的牛牛奶奶总是给牛牛重复做某些食物,孩子喜欢吃的便不加节制,不喜欢的就少吃或不吃,没有关注到食物的健康搭配。......
2023-07-04
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冲突是常见的,教师正确处理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的冲突,运用恰当的方法来解决冲突,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这种解决幼儿冲突的方式就是情境疏导法。一般来说,发生在幼儿间的同伴冲突大多数是因为游戏引发的。冲突发生时,大部分的幼儿会采取直接争抢或身体攻击的策略。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幼儿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并不严重,是无意识行为引发的。......
2023-07-04
所谓有依据,是指批评幼儿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场合,考虑到拒不认错的调皮幼儿的自我意识较薄弱,要让其承认错误,就要将事实摆在其面前。同时要允许幼儿反驳,以便明白他们的思想,使批评有针对性。及时批评不但使这些幼儿在错误面前心服口服,还可以有效地纠正他们对待错误的不良态度。批评幼儿的间隔时间过短,会降低或失去应有的作用。......
2023-07-04
在实施公共关系计划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对此应有所预测和预防。这样才能扫清实施公共关系计划过程中的一切障碍,使公共关系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在方案正式实施之前,为了增加可靠性,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测试工作。公共关系活动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应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第二要协调好各个项目之间的联系。当然,一个经过认真调查、周密计划的专项公共关系活动是不宜作大幅度调整的,但小范围的调整是必不可少的。......
2023-07-16
要达成家园共育的效果,就需要教师掌握与幼儿家长沟通的一些技巧。家长要了解孩子在校的一切情况,唯有和教师沟通。此时,教师要理解家长的心理,要用足够的耐心与家长沟通,要将幼儿教育理念以及相关政策解释给家长听,进而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因此,要注意给家长留下美好的印象,以示对家长的尊重。她的这个举动吓坏了小男孩。此时,作为教师,要与家长良好沟通,就要以心相待,从两位家长的心理入手,化解家长矛盾。......
2023-07-04
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沟通时,可以引导幼儿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积累初步的沟通方法,比如主动认错、借物归还以及礼貌道歉。2.因人而异,针对性指导除了依据幼儿的年龄给予不同的沟通指导外,还要注意根据幼儿的个性进行差异化指导。......
2023-07-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