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引导幼儿有效沟通的技巧优化

引导幼儿有效沟通的技巧优化

【摘要】:技巧4:适时干预,学会“偷懒”在幼儿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沟通,还要学会在幼儿间出现矛盾时,适时干预,学会“偷懒”。

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同伴沟通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技巧,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通过沟通协商处理彼此之间的争端和冲突,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让幼儿能够获得更好的提高。

技巧1:创设幼儿沟通的环境和机会

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同伴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一定的时期内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沟通的环境和机会,借助于丰富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给予幼儿指导,提升幼儿的能力。

(1)方法1:语言训练法。

在晨间区域活动中,老师利用孩子们创造的作品,让其学习和运用正确的量词,如一座楼房、一架飞机、一辆车等,并让幼儿之间练习对彼此的作品进行简单描述,如“东东今天画了一幅画”,“早上太阳眯眯笑”,“小鸡们在草地上快乐地捉虫吃”等,使孩子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里沟通交流,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提升幼儿沟通能力。

要注意的是,为幼儿创造适宜的交往环境后,要促使幼儿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和同伴进行交流。

(2)方法2:合作训练法。

在幼儿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侧面观察,并有意识地为经常发生矛盾冲突的孩子创造相互合作的机会,以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让他们体会沟通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沟通才能更好地与同伴合作,获得同伴的配合和帮助。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幼儿通过相互沟通协作,学会分享,学会接纳他人,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苗苗老师看到,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的孩子,发生矛盾是经常性的事情。为了让他们学会沟通,友好相处,苗苗老师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的同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合作的游戏,将两个“对头”安排在一起,比如在组织“两人三足走”“揪尾巴”“抛接球”等游戏时,让这些“对头”携手合作。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还给孩子们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大家都想玩同一个玩具时怎么办,大家都想扮演同一个角色时怎么办?幼儿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同伴沟通解决,学习并掌握了与同伴沟通的正确方法。

技巧2: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兴趣

为了促进幼儿间沟通,教师可以借助于多种方式,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活动和游戏中,在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兴趣的时候,关注幼儿的主体意愿,让幼儿能够有机会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人交往方式,让幼儿在活动或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某教师为了激发幼儿沟通的兴趣,在尊重每个幼儿的特点和心理需要的前提下,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让幼儿进行讨论和交流。如“我的家”“我喜欢的玩具”“卡通动物”“猫和老鼠”“麦兜响当当”等,这些幼儿相当熟悉的话题,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让幼儿在回忆相关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整理组织成较规范的语言,主动与同伴交流,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运用的量大大增加的同时,提升了他们与同伴沟通的兴趣。

当然,教师一旦在学习或生活过程中看到有些幼儿只是喜欢自己玩耍,而也有一部分幼儿喜欢邀请其他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教师就要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多带幼儿到一些比较集中的场所,让幼儿一起玩耍、一起交流,当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增加和同伴交往的时间和频率,主动与同伴沟通。

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和同伴进行沟通才能够让游戏活动顺利进行,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因此,在让幼儿之间进行活动的同时,教师可以主动参与到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借助于游戏,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提升幼儿的沟通兴趣。比如组织幼儿进行丢手绢的游戏,在游戏之前可以让幼儿沟通交流游戏失败的惩罚规则,比如唱支歌或者讲个笑话,这样幼儿就会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最终寻找到每一个同伴都能够接受的方案,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会积极地沟通交流,从而促使游戏顺利进行,提高幼儿的与人沟通和交往的兴趣与能力。

技巧3:帮助幼儿获得基本交往技能

随着幼儿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他们会越来越喜欢与同伴沟通,不过幼儿的交往及沟通能力有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常不能够通过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而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解决。长此以往,幼儿很容易形成消极的解决问题方式。因此,教师要努力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幼儿形成适宜的沟通态度和沟通行为,教给幼儿正确的沟通方法,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户外运动时,在一群嬉戏的人后,老师发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幼儿昊昊正远离高兴地玩着大型玩具的同伴,独自一人低着头向边上的小花园深处走去,有同伴来找他也是被拒绝了。老师急忙走过去,拉住他,当他转过身时,老师看到的是一张生着闷气的脸,“怎么了?”“我恨死他了,小峰他硬要问我要坏的爆丸,可是我没有。”昊昊越说越委屈,眼泪流了出来,“我一共只有六只爆丸,全是新买的。”“那小峰他知道吗?”“不知道。”“那你应该和他说说这个情况,相信他知道后就不会再硬是问你要坏的爆丸了。”他点点头便去找小峰说明情况,小峰马上表示既然没有坏的爆丸他就不要了,于是两人又开心地玩在了一起。[1]

当然,当教师发现幼儿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与人沟通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时,还可以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学习沟通技能。

技巧4:适时干预,学会“偷懒”

在幼儿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沟通,还要学会在幼儿间出现矛盾时,适时干预,学会“偷懒”。这是因为,一旦教师介入幼儿处理同伴冲突过程,有时就会对幼儿的沟通指手画脚,因此可能无意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幼儿就容易产生自卑、退缩、紧张,甚至憎恨、敌对情绪。因此,当幼儿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教师要信任幼儿自己有能力处理好,并冷静、客观地了解,不动声色地观察他们的言行,或从侧面了解他们发生矛盾的原因及沟通问题的方式,尽量做一个“懒”老师,不急于介入和干预,试着让幼儿自己去沟通解决。除非太严重的事,否则教师尽量不插手,让冲突自然地发展、自然地解决。

如果幼儿自己自主沟通解决了,教师或是假装不知道,或是于事后问清他们是如何沟通解决的,对他们做得对的予以肯定和表扬,同时积极引导他们遵从人际沟通的规则,掌握沟通的方法。

技巧5:妙用“倾诉—协商—裁决”

为了促进幼儿间的沟通,帮助幼儿掌握沟通的方法,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境,为幼儿创造同伴沟通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多些锻炼、多些经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倾诉—协商—裁决”就是一种极其有趣的方法。

首先,教师引导幼儿学会倾诉。当矛盾冲突发生后,让幼儿轮流发言,说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自己为什么这么做,错在哪里,心里有什么感觉,怎样改正。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思,对矛盾冲突的来龙去脉也有个清晰的认识,彼此的情绪也会平静下来。

其次,通过协商来解决矛盾。在矛盾双方的幼儿都表达过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后,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协商怎么解决这个矛盾了:“收回不好的话语”“向别人道歉”“握手言和”“拉拉小指头”“相互拥抱一下”等。根据不同情况,引导幼儿沟通协商使用适当的解决方案

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裁决。当幼儿自己不能解决冲突而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时,教师应稍加干预,并设疑引导幼儿去思考和解决矛盾。这时幼儿对矛盾冲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老师就能比较容易地提出使双方都同意的公正解决方法。通过“倾诉—协商—裁决”解决矛盾的这一小妙招,不仅能锻炼幼儿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交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