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处罚幼儿需注意的事项

处罚幼儿需注意的事项

【摘要】:有人说惩罚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修枝去杈”的过程。一棵树发了枝杈,影响树木的生长,要想使其正常生长,就要对其“修枝去杈”,并且修剪要恰到好处,修剪过甚则易伤其身,如果修剪过轻则没什么用。

处罚是一把双刃剑,更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处罚的同时要尊重幼儿,在保证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有效而巧妙的处罚。因此,幼儿教师在实施处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保持冷静

不可否定,当幼儿屡教不改,甚至行为恶劣时,教师是相当愤怒、相当不冷静的,由此做出不当处罚,甚至伤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对幼儿实施处罚,首先要保持冷静,在保证幼儿身心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不伤害幼儿的处罚方式。

的确,幼儿虽然稚弱,但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会产生抵制心理,甚至一些幼儿因为自尊受到伤害或因此学会说谎,甚至学会阳奉阴违。教师不妨把幼儿的过失记在心里,在适时适当的情况下,选择一种针对性强、科学的处罚方式,以教育幼儿,使他们明白自己错在何处,不那样做是否会更好,进而让幼儿心服口服。

2.要文明适度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处罚,要注意对处罚方式和效果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忌用过量或过重的体力劳动来惩罚幼儿,更不能用歧视、侮辱、恐吓的手段来惩罚孩子。有人说惩罚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修枝去杈”的过程。一棵树发了枝杈,影响树木的生长,要想使其正常生长,就要对其“修枝去杈”,并且修剪要恰到好处,修剪过甚则易伤其身,如果修剪过轻则没什么用。修剪不得法,不但不能使其正常生长,反而影响其健康生长。

3.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

教师要处罚幼儿,首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借助于和家长定期或不定期的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处罚的必要性,理解教师对孩子的处罚,避免家长误解教师,甚至因为不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与教师发生冲突。因此,教师在处罚幼儿后,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事情发生的完整过程,清楚教师所采用的处罚手段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同时,教师在采用处罚手段的时候,要做到一视同仁,从正面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接受相应的惩罚。

4.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

教师要科学实施处罚,还要充分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保证处罚手段的正确,对幼儿提出适当的要求。只有适当的惩罚和正确的处理方式,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幼儿的认可。就如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说:“我所说过的严厉方法不应该扩展到这种不合时宜的约束。不应把儿童的年岁或脾性的自然产物,匆忙地解释为顽固不化或故意对抗。”因此,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才能做到处罚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