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美术教师要懂得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提问。(二)提示学习重、难点,促进新旧知识联系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内容,教师可运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分析那些起关键作用的材料和信息,串起内容的主要线索,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合适的提问,也能够引起学生对重点内容的重视和注意。......
2023-07-15
幼儿教育同样离不开提问。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提问始终与他们相伴而行。无论是幼儿自己提出的“为什么会开花”“为什么会下雪”“人为什么穿衣服”……还是家长或教师提出的“你愿意试一试吗”“你能不能试着换个方式折一折”……那么,幼儿教育中的提问具有怎样的意义?对幼儿提问又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1.幼儿教育中提问的意义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一直提出问题,教师对幼儿问题的回答,以及教师是否会提问、提问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幼儿对事物的兴趣,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提问有着重要的意义。
(1)巧妙提问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提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教育技能。教师恰到好处地提问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在愉悦中获取知识,给教育教学增添无穷魅力。
(2)科学提问可以促进幼儿成长。
幼儿的提问是幼儿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新的认识与幼儿自身已有的心理水平不相适应的表现。无数问题的背后,或许就是未来的爱因斯坦、爱迪生、卢梭或者康德。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科学地提问不仅能促进幼儿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力的发展,而且对幼儿自信心、成就感的建立具有直接影响,有利于促进幼儿成长。
2.幼儿教育中提问的原则
幼儿的提问是幼儿好奇心的表现,更是科学种子的萌芽。在幼儿教育中,除了幼儿自身的提问,幼儿教师巧妙而科学地提问之于幼儿的成长同样重要。幼儿教师从事幼儿教育离不开提问。幼儿教育中的提问,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提问要有启发性。
心理学家对人类的研究证明:幼儿期是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幼儿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勤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因此,幼儿教师的提问应有启发性。提问性的问题和提问后的启发可以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讨论等去寻找一定的答案,幼儿通过操作或探索寻找到答案后,其操作的兴趣和学习的兴趣才能被保护和激发,才能促使其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某教师在组织“小熊的一天”的创编活动中,为了协助幼儿准确理解创编,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过好这一天?”这个问题使幼儿马上进入角色,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有的说“帮老奶奶提篮子”,也有的说“请朋友到家中做客”,等等。这样的提问,启发幼儿把自己假想成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的行为及其心理过程,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幼儿自主理解作品、掌握作品。
教师要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就要注意在提问时,多用“你看看会怎样”“你发现了什么”等句式来提问,启发幼儿联想,引起想象,让幼儿有选择地使用现有知识进行分析和重新组合。
(2)提问的语言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学前儿童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儿童的思维是和儿童的语言同时发生的,儿童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思维的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语言水平不同,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幼儿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与幼儿的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相适应,要关注教学语言的使用,要注意调整词语和句子结构以符合幼儿的语言和概念水平,使问题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
某教师在小班看图讲述《礼物》活动中,在出示图画前先提问:“你生过病吗?生病的感觉怎么样?”然后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猴的表情、姿态和所处的背景(医院),使幼儿获得相应的感受,帮助幼儿体会到小猴生病苦闷、难过的心情,并鼓励幼儿想办法帮助小猴开心、忘记病痛,从而引出小动物们也来送礼物,启发幼儿观察小动物们送了什么,启发幼儿猜猜小动物们说了什么。
一般来说,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很强的直观形象性,他们在思考的时候会根据图画中的直观画面进行。因此,针对小班幼儿设计的问题宜简单、具体,从细节入手,促使幼儿运用既得经验进行联想与讨论。中班幼儿则应在小班“有主题地说”的基础上有序地讲述并丰富相应的故事情节,要注意设计提问时应关注目的性、启发性、提问后的追问和发散。而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教师应关注提问设计的层次性、冲突性、延伸性,设计一些难度适中、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实现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以及引导幼儿总结甚至提升看图讲述内容的含义的目的。
(3)提问时要因人而异。
幼儿教师在提问时应面向所有幼儿。一方面设计一些能够鼓励全体幼儿参与的问题,让每个幼儿感到教师在问自己,让每个幼儿都有回答问题的欲望;另一方面要考虑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在中班看图讲述《小松鼠的大尾巴》活动中,教师针对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设计了提问:“小松鼠的大尾巴像什么?”针对一些能力中等的幼儿设计的提问是:“小松鼠的大尾巴有什么作用?”而针对一些能力强的孩子则提问:“小松鼠可以用大尾巴帮助小动物们做些什么呢?”由于准确把握幼儿特点选择恰当的提问内容,整堂课上,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地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通常的情况下,考虑到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需要幼儿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回答,所以此类问题要提问那些能力较强的幼儿,他们经过思考后做出的回答,有助于启发全体幼儿的思维;基础及综合性的问题,要向中等能力的幼儿提问,以此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就可以回答出的问题,可以针对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提问,在此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这样不仅使每个层次的幼儿都得到锻炼、发展,而且不会因问题太简单或太难而使幼儿失去兴趣。
(4)提问要层次清晰、循序渐进。
幼儿的思维往往会存在较为肤浅、缺乏深度的缺点。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提问,引导幼儿构建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分层提问、层层设问,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架”,通过梯度提问,引导幼儿思维步步深入。
开学两周了,大部分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只有某宝一如既往地不肯吃饭。整天不吃饭,孩子会不会饿坏呢?老师很为宝宝担忧。这天下午,老师看某宝情绪比较稳定,就带他到午睡室,小声地问道:“宝贝,肚子饿不饿?”某宝看也不看老师,摇了摇头。“想吃饼干不?”某宝看了看老师,点点头。“那老师请你吃饼干,吃完了再到老师这里拿?”老师微笑着说。某宝马上接过饼干,吃了起来。一小包吃完后,他抬头看了看老师,老师朝他笑了笑,他也向老师笑了笑,伸手:“还要。”
(5)提问应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教师向幼儿提问时,要注意目标明确,不提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也不要被幼儿发散到与主题不相干的事情,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同时,要通过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解决问题,让幼儿找到问题的答案。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将幼儿的关注点放在问题上,要为幼儿营造解决问题的氛围。
某教师在组织大班幼儿进行看图讲述《理发师的奇遇》活动中,针对第一幅图可以设计提问:“理发店里来了一位狮子先生,它是来做什么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以此将幼儿的注意力直接引到狮子与理发师身上。接着设计另一提问:“这是哪里?里面有什么?”以此分散幼儿的关注点。随后,老师用提问引导幼儿从一部分观察到另一部分,有目的地、投入地感知活动内容,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观察第五幅图时,老师请幼儿观察狮子的头上,引导幼儿发现狮子的头上几乎没有头发了,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瞧!理发师太紧张、太害怕了,他又一次地失败了。狮子都没有发火,还笑了。你觉得,这回狮子会怎么说?如果你是理发师,你会怎么办?”
这样设计并提出的问题,既能促使幼儿积极思考,进行故事续编,也可以为后面的讨论做充分的铺垫。
有关幼儿教师教育技巧60例的文章
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美术教师要懂得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提问。(二)提示学习重、难点,促进新旧知识联系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内容,教师可运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分析那些起关键作用的材料和信息,串起内容的主要线索,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合适的提问,也能够引起学生对重点内容的重视和注意。......
2023-07-15
而要引导幼儿提问,除了环境的创设、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养成,还要注意一些技巧。教师可以用口头表扬、小红花等多种方式,对积极提问的幼儿进行表扬,以此激发幼儿提问的兴趣。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提问。幼儿在两株珍珠梅不同变化的强烈对比刺激下,发现并提出问题。......
2023-07-04
五克服妨碍提出问题的因素一切科学探究活动都始于问题,但是,有许多因素却妨碍着人们发现问题。这种状况的存在严重地妨碍了学生们发现和提出问题,影响了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干扰了知识创新,必须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予以解决。在权威定势负面作用的笼罩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需要与勇气就被扼杀了。经验的局限性告诉我们,突破经验的限制而提出问题完全是应该而且可能的。......
2024-07-27
教师要改变当前提问方式过于单一、所提问题深度不够等状况,就需要提升向幼儿提问的技巧,用有效提问为幼儿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提问。因此,幼儿教师要通过提问培养幼儿的能力,就要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变换思路、巧妙提问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在必要的段落中停下来,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引发幼儿思考。......
2023-07-04
要根据有意注意维持的规律,充分利用影响有意注意的有关因素,以尽可能保持其高度的集中与稳定。其重点在于自始至终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于教学活动中,使其保持高度的稳定性。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注意教学中的举例。......
2023-11-06
提问是一种很复杂的教学行为,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若借鉴布卢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可将其初步划分为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评价性提问五种类型。(四)综合性提问它要求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综合所学的美术知识、技能,提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见解和感受。评价性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2023-07-15
通过学派的力量、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在进行筝教学过程中,逐渐把文化内涵、对秦筝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感性到理性,一步步地融入教学中。在对秦筝认知的50年间,从开始的“嫁接”,到逐渐有了陕西的本土音乐融入其中,说到此,不得不提到“长安乐派”。其中,“长安乐派”也应属于文化艺术类范畴。......
2023-08-25
鉴于上述提到的教学提问追问与教学节奏的关系,我们观察了整节课改进前后的提问追问的趋势与分布。改进后,问题呈现6个波峰,且节奏紧密。相比改进前,改进后的提问追问链条没有出现平缓的洼地,表明教学问题没有在同一水平层级滞留,师生的思绪在不停地起伏流动。总之,教师的提问与追问无疑仍然将作为教学的主要策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冲撞、互相激发。......
2023-0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