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体系”语境中的新审美审美论的出现是在18世纪,它的产生就是为了创作和评论音乐作品的。(二)“新体系”语境中的“新双基”对于传统音乐教育,新课标中所要求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简单的音乐基础乐理知识和基础音乐常识两大部分。在“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中,对“新双基”是这样解释的,“新双基”是指基本音乐情感体验和基础音乐活动经验。这显然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双基”含义。......
2023-07-04
小学音乐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对于处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其身体的各个感觉器官已在逐渐发达,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无论是语言,还是身体活动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学生正处于课堂上爱说话、活泼好动的“难管理”阶段,但他们在心理上是对教师具有十足的依赖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事物的认知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其理性认知能力并不强,此时正是培养学生内心音乐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将学生身体的各个感觉器官充分调动起来,让其自行感受音乐的同时获得音乐体验,将体验积累成经验,“量变引起质变”。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而是要在各个角度上努力引导学生运用联觉能力自行感受音乐,如运用情境教学,利用生动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使音乐给学生带来的感受更加深刻。而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应建立的感性的音乐思维和体验向普通情感方向进行转化,以达到审美教育“育人”的作用,将积累的自身感性音乐经验进一步转化成为音乐“双基”知识的学习。面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应该设立高于此年龄阶段学生水平和能力的目标,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逻辑思考去实现,这样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挑战性和成功后的成就感可以极大地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要。与此同时,也培养提高了学生进行音乐感受、体验和表达的能力。“新体系”中提出的“新双基”就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新体系”理念中最强调的一点就是要注重音乐情感性。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来说,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应该与音乐的情感性、审美性结合起来,学生要在注重依靠内心情感体验和积累经验感受音乐美的前提下进行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因为掌握系统的音乐情感经验的原因就是为了下一步能够更容易地接受、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一切为了音乐的美,一切为了拥有更好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在音乐教学的思想观念上正确理解“双基”、音乐感情性、审美性之间的关系。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需要以掌握系统的音乐情感体验与经验为先,才能够进一步要求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的感性体验为主,要用感性思维来影响理性思维。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对音乐的感受与表达,而每一个个性化的表达也应得到尊重,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教学能力,而不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应该拥有怎样的感受和表达方式,要以学生为主,同时教师也要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学会利用学生的内心联动力,结合音乐律动等方式,使学生进行感性体验,不断地积累音乐情感经验,进而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最终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在音乐课堂中,恰当地设计合适的音乐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利用各个感觉器官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体验到感受,由感受积累经验,从经验中得到认知,认知后进行练习,练习后运用自如的过程,以起到训练他们音乐敏感度和音乐能力的作用。这样一来,音乐课堂的价值度就能明显提高。当然,身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还要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音乐专业综合能力的同时,认识到自身专业音乐能力的重要性,更应具备运用教学的能力,不断地接受和学习新的理念、思路。
有关基于审美能力培养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的文章
(一)“新体系”语境中的新审美审美论的出现是在18世纪,它的产生就是为了创作和评论音乐作品的。(二)“新体系”语境中的“新双基”对于传统音乐教育,新课标中所要求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简单的音乐基础乐理知识和基础音乐常识两大部分。在“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中,对“新双基”是这样解释的,“新双基”是指基本音乐情感体验和基础音乐活动经验。这显然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双基”含义。......
2023-07-04
(二)“双基”教学的历史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得以确立,并将教学计划、大纲和音乐教材进行全国性的统一。此时的“双基”教学方式已注意到要保持教学的趣味性,避免枯燥乏味的讲解。“双基”也逐渐经迷茫走向回归,我国在重新看待“双基”的同时,也更加理性。......
2023-07-04
学校对校外实训基地的任务深入分析,在“差异化”的目标指导下对实训基地功能进行顶层设计。学校联合合作企业组建基地合作建设委员会,共同推进实训中心建设。学校以教育部有关行业部门制定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作为主要依据,广泛吸收职业院校、行业和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实训基地标准化建设。......
2023-08-28
面对新课程理念的洗礼,我们如何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进行数学双基教学呢?(三)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思考创造条件多媒体的开发应用,极大丰富了教学手段,为数学双基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数学双基教学中,在课堂上要开展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名副其实的交流和思想交锋,鼓励开展讨论和各种观点之间的真诚交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是发展思维的最好途径。......
2023-08-12
(一)“审美教学”与“双基教学”难以分裂“双基”是“审美”的必要前提条件,也是有效手段。“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也是最终目的;而“双基”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和方式。我们再对“审美”与“双基”二者关系进行争论已显然没有了意义,正确地认识“审美”与“双基”二者关系后,在教学实践时如何适合、恰当地处理好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
2023-07-04
杰拉尔德·波斯特玛教授认为,切断律师的职业行为与其个人道德经验之间的联系会引发诸多问题。再次,当律师的职业行为与普通道德经验脱节时,无论是在一般情况下还是在特殊情况下,律师对道德成本的敏感性都会减弱。在结论中,杰拉尔德·波斯特玛教授认为,有必要制定一套新的职业责任准则,因为现行准则允许律师忽略其行为的社会和道德成本,并以职业人士的身份做他们作为个人不会做的事。......
2023-08-04
提问是一个师生设疑、释疑交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而不能只看成是简单的发问操作。一般说来,它包括教师的构思,初始发问,学生的反应,教师针对性的提示诱导,学生的领悟、思考与应答,师生共同评价核实问题的答案,以及在新的层次上变换发问的内容与方式等,直至达到提问目的为止的整个过程。从总体来看,一节课提问的总量不宜太多,太频繁。提问的构思还要多替答问的对象着想。......
2023-07-15
脱窠臼“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吾谓填词之难,莫难于洗涤窠臼,而填词之陋,亦莫陋于盗袭窠臼。即众剧之所有,彼割一段,此割一段,合而成之,即是一种“传奇”。但有耳所未闻之姓名,从无目不经见之事实。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
2024-0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