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音乐是获得音乐审美美感享受的前提条件。此外,家长还可以不定期地组织一些家庭音乐小聚会,这些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家庭音乐审美感受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他们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对于音乐审美感受能力掌握的情况。由此可见,家庭音乐审美感受氛围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2023-07-04
据相关调查问卷可知,在学校音乐课堂中,由于接触音乐的整体时间较为有限,因此在课余时间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学校组织以及音乐审美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小学生自身的音乐审美感受视野,还能够使其体验不同种类的音乐形态所带来的不同的音乐审美感受,有利于促进小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力的形成与发展。
(二)学校组织学生画音乐墙报的频率是否较低
对于小学生音乐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着书本上仅存的有限内容,日常生活中的不断积累、学习氛围的熏陶对小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在音乐课上,教师带学生做音乐律动的频率是否较低
音乐律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比较基础且小学生接触最多的音乐体验活动。对于小学生音乐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做到内外结合,精神培养与肉体训练结合。而组织律动活动,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肢体的协调发展,更有利于发展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能力。
(四)教师对于音乐作品的知识内容是否只是偶尔会详细地讲解
在音乐课堂中,无论学生所处几年级,接受能力的快慢如何,教师都要对音乐作品的知识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作品诞生的意义,从而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音乐内涵的审美体验感受。
(五)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音乐表演活动的参与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为直接的音乐审美输出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小学生的音乐审美实践经验,还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增强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
(六)音乐表演课中小学生间相互交流评价是否较少
在音乐审美感受教育过程中,音乐表演对于小学生音乐审美感受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而且在音乐课堂中的音乐评价体系中也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小学生每一次的学习交流过程都需要进行一次有效的音乐结果评价,这一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认真地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还可以促进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一个高效学习音乐的审美检验过程。
(七)小学生参加学校音乐剧演出是否较少
参加音乐剧演出对于小学生发展其音乐审美感受力来说是具有趣味性的一种音乐教学体验方式。大多数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方式都是学习音乐课本上的一些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音乐审美感受教学方式是较为枯燥的,没有充分地考虑到音乐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音乐审美感受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感受兴趣,这一问题值得思考。
(八)学生之间乐器合奏的音乐实践是否相对较少
在音乐课堂中,小学生不能仅仅是学课本上的音乐知识,还要更加注重音乐的实践性,明白音乐实践的重要性。对此,教师要尽量让小学生多了解并学习各种不同的音乐乐器,这样能够大大地提高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感受认知,从多方面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热情,创造音乐器乐学习感受的氛围,用音乐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小学生热爱音乐,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
(九)小学生平均每学期音乐实践演出次数是否较少
对小学生音乐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能仅仅让其学习书本上的音乐;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审美的实践过程属于相对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音乐审美体验,只有真正地在音乐实践的检验中,才能更加明确自身对于音乐审美掌握的不足,才能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正。
(十)教师在音乐课上讲解音乐理论知识的频率是否一般
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音乐基础内容。在音乐课堂中,虽然教学重点要放在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这一方面,但是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不可以完全忽略的一部分音乐基础内容,这对于小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十一)教师是否只是偶尔会带学生进行模唱乐谱练习
音乐模唱乐谱的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其音乐聆听能力与音乐视唱能力,这些基础能力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拥有一双聆听音乐的耳朵,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也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十二)小学生对于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如何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音乐课堂中使用的音乐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地推陈出新,要找到适合小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的新的教学方法,不能再以过去老套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生。
(十三)小学生音乐课的主要形式是否较为单一
在音乐课堂中,要想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就需要让小学生参与体验各种不同的音乐体验形式,拓宽小学生对于音乐审美感受的视野,这样有助于小学生自身音乐审美品格的形成,为小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力的形成做好铺垫。
(十四)小学生参加学校文艺活动形式是否较为单调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就不能只注重音乐理论知识,更要注重音乐审美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参与不同形式的音乐实践类型活动时,能够让小学生深刻地体验到音乐的美,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带给小学生自身的音乐审美体验,这样的音乐审美体验是较为深刻的。
有关基于审美能力培养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的文章
学会欣赏音乐是获得音乐审美美感享受的前提条件。此外,家长还可以不定期地组织一些家庭音乐小聚会,这些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家庭音乐审美感受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他们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对于音乐审美感受能力掌握的情况。由此可见,家庭音乐审美感受氛围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2023-07-04
(三)后天的培养对形成音乐审美感受力的重要性人们对于音乐方面的能力有来自先天的,也有通过后天的努力培养而得到发展的。因此,对于小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力的培养,要从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出发,丰富学生的知识文化底蕴,如此才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感受能力。无论是对任何类型的音乐审美聆听,其最根本的目的是要以音乐审美感知为主要审美基础。......
2023-07-04
网络音乐学习与传统的音乐教育相比较,它的特点是更为灵活,因此,我们要合理运用好网络媒体对小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培养的这一有效途径。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网络录一些音乐表演的小视频,使学生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笔者深信音乐审美感受教育的发展会越来越完善,对中国基础音乐审美感受教育也是满怀信心。......
2023-07-04
另外,《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要求中也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023-07-04
从对个体的作用来看,音乐艺术能够强化审美需要、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审美价值意识的形成,这便是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所在。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其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三)音乐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音乐审美活动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其审美价值的体现必须依靠音乐的审美活动来实现。在音乐课程的实施中,音乐的审美活动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
2023-07-04
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其进入奇幻星空的梦境中的学习,采用欣赏、观察、启发、讲解、讨论、归纳、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既可以培养学生判断问题和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六)教具学具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星空投影灯、范画,绘画工具、彩色卡纸、彩纸、废旧杂志、胶棒(七)教学过程1.音乐导入师:今天,我们的内容要从一首歌开始。......
2023-10-31
在教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时,求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现实则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作为美术教师,审美能力的教学理应打破教室的壁垒,变自我封闭为开放性,使学生联系丰富多彩的健康生活去欣赏美、感知美。当我们把审美的天地向周围生活、向社区拓展时,学生的心灵就会向社会开放,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就会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从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健康的发展。......
2023-10-31
本次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9份。调查方式以问卷填写为主,小型访谈和交流为辅助。最后,根据问卷填写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与统计,运用Stata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