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精心研读和分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和基本要点,准确把握核心素养对深化课程改革的统领性和对学生发展的支撑性,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基础。纵观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国际组织针对“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及框架构建,“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内涵之一。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要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23-11-03
(一)开展以聆听为基础的音乐审美活动
音乐教学必然是由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检验理论,从而改善教学不足之处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最终的理论认知仍然要落脚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想在教学中以审美为基点贯彻于整个教学环节与方法中,要想落实审美教学观,开展以聆听为基础的审美活动则是重中之重。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整个审美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紧紧围绕音乐的本质,让学生学会聆听,真正从音乐本身去聆听、感受,从而进一步加强对音乐的审美体验。“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在音乐审美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教学从固定的传统模式中脱离出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音乐审美教学活动。音乐审美活动可以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器乐教学、综合艺术表演活动中体现,所以教师可创建良好的审美活动环境,让审美理念渗透到音乐艺术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比如,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4课“长鼻子”中包含两首描写象的器乐欣赏曲,一首是管弦乐合奏《小象》,另一首是低音提琴和钢琴合奏《大象》。由于大象与小象的形象各不相同,所以两首乐曲的风格也不相同。在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象的形象来教学,首先提问学生有没有见过大象,然后让学生描述一下象的形象,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模仿象的特点,使学生对以象为主题的音乐产生兴趣,产生聆听期待,这时候再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让其寻找音乐作品中哪些地方描绘了象的形象。
(二)完善以体验为中心的音乐审美观
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感知、体验、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音乐教师应当建立以体验为中心的音乐审美观,创造良好的审美导向,加深情感交流,从而构建和谐社会,这才是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近些年来,音乐教育越来越成为美育的关键,成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导向部分,而目前许多音乐欣赏课堂仍然是围绕以技术化的音乐要素学习为目标展开。乐由情起,音乐灵动地传递人的内心情感,审美体验俨然成为审美教育的重心。因此,小学音乐欣赏课审美体验教学实践中,实施审美体验的首要路径,便是音乐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从技术观转向审美观,因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技术型的专业人才,而是打开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为焕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开启幸福的人生而努力。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应当对音乐教育的目标有清晰的认知,并且对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进行审视,以理论引导实践,使审美体验更好地在音乐教学中实现。
有关基于审美能力培养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的文章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精心研读和分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和基本要点,准确把握核心素养对深化课程改革的统领性和对学生发展的支撑性,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基础。纵观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国际组织针对“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及框架构建,“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内涵之一。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要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23-11-03
在对但昭义的“艺术人生”的研究中,紫茵经过八十余天的调查,72人次的面对面的访谈,她对但昭义的音乐教育思想作了一个切实的总结。②这就是但昭义对“做人”之“道”的阐释,这种教育思想之“道”对于那种将技术或审美放在核心地位的音乐教育是一种历史性的超越。素质教育并非是以成名成家为目的的教育。但昭义的艺术人生正是这种“实践理性”,是他教学生涯始终对“真善美”孜孜不倦的追求,这直接影响到他的音乐教育思想。......
2023-11-19
从对个体的作用来看,音乐艺术能够强化审美需要、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审美价值意识的形成,这便是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所在。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其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三)音乐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音乐审美活动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其审美价值的体现必须依靠音乐的审美活动来实现。在音乐课程的实施中,音乐的审美活动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
2023-07-04
核心价值观是指在整个基本价值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体现价值观本质规定的、代表人类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价值观念。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不久前指出,共和国法官必须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人民法官首先要做到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拒绝腐败往往要求人民法官不去作为,包括不得违法犯罪,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对人民法官提出的低度行为标准。......
2024-01-19
但是我们传统的力量训练对表层的运动肌训练得较多,却忽视了深层稳定肌的训练,因此在核心训练中增加的这个“不稳定因素”成为区别于传统力量训练的关键。由于不稳定因素的加入,核心训练中引入了悬吊训练和振动训练两种重要的训练方法。对稳定性力量核心训练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对四肢力量训练的忽视,全身整体力量的协调发展始终是竞技体育力量训练的最终目标。......
2024-10-23
核心前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稳定,核心训练是其他运动能力的基础。表2-5非稳定训练条件的营造措施从核心训练的难度分级来看,该力量训练的特点并不在于训练的高负重和快速度,而在于练习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程度。研究证明,瑞士球是一个增强核心力量、提高身体稳定性和增加关节韧性的有效训练工具[202]。......
2024-10-23
在将审美经验规划到主观合目的性的范围之后,康德就对其性质本身做出考察,认为审美经验的核心问题就是审美判断力。康德把审美判断即审美经验的本质规定在主体身上,他说:为判断某一事物美还是不美,我们不是借助知性,把它的表象联系于对象以求得知识。照康德的看法,审美就是主体先天形式规约对象的过程。首先从质的方面来看,审美判断是没有利害感的。......
2024-02-01
近年来,陆续有一些研究对核心稳定力量的检测和评价方法做了一些尝试性探讨,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测试是目前测试核心稳定性的热点方法。重心平衡测试是在一个被称作Biodex稳定测试系统上进行的。临床上经常还会使用Sahrmann核心稳定性测量方法来对核心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进行测量。......
2024-10-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