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以互动开放寻求音乐之美

以互动开放寻求音乐之美

【摘要】:在下一节课的交流活动中,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并进行汇报,使得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并且学生对冼星海的认知和对其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的理解不断加深。在交流后,笔者组织学生再一次欣赏冼星海的几首代表歌曲,此时学生对于歌曲有着全新的理解,对冼星海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也充满敬佩之情。

艺术审美是具有主体性的活动,而进行艺术活动的主体性则是一个人审美能力的体现。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正是因为这种特性,所以小学生所具备的审美素质直接影响到他们对音乐欣赏作品的理解、欣赏与领悟的程度。小学生只有充分参与到音乐聆听中,才能获得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才能感受到不同音乐作品所带来的丰富美感以及风格差异。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儿童的审美素质也能不断得到提升。在欣赏课审美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形式各异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去体验音乐情感、感受音乐魅力,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在欣赏课中,具有互动性、创造性的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培养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同时加深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获得的审美体验。

(一)以互动交流为方法,传递审美体验

随着小学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往单一的教学形式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互动式教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单向教学机制,成为当前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提倡两种互动交流模式: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其中,师生互动是主要教学模式。音乐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形成真切的交流互动,从而营造出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还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体验,最终提高学生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师生互动为学生互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当形成师生互动氛围后,学生也容易与身边同伴进行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互动中来。因此,教师在欣赏课审美体验教学中需要多创造一些互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互动交流中,并分享和传递自己的审美体验。

(二)以网络资源为契机,拓展审美体验

欣赏课中的审美体验教学不仅仅只存在于课堂上,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完全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资料来对欣赏课进行延伸,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同时引导学生去聆听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引起学生与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与此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探索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歌曲的审美体验。比如,在说到冼星海这位音乐家时,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其创作的《只怕不抵抗》这一抗日题材歌曲,从歌曲中学生了解了儿童团积极抗战、顽强抵抗的故事,但对于冼星海本人以及其创作歌曲的时代背景,还有其个人音乐风格,学生并不是非常了解。

此时,笔者提出了问题:“大家是否了解冼星海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呢,除了书本上的一些介绍,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他的知识和故事。”有的学生回答了冼星海创作的其他歌曲名称,如《黄河大合唱》,还有的学生说他是法国留学生,但整体上只是略微知道一点点有关冼星海的事迹。基于这一情况,笔者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因势利导:“同学们,看来大家都听说过冼星海,但是对他本人还不是非常了解,你们还想知道更多有关他的故事吗?今天下课后,大家可以一起去收集有关他的作品和事迹,下一节课,我们将展开小组讨论,举行一次有关冼星海的交流活动。大家要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让我们一起走进冼星海的音乐人生。”在课后,学生都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了一系列有关冼星海的资料,包括图片、文章、短片等。在下一节课的交流活动中,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并进行汇报,使得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并且学生对冼星海的认知和对其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的理解不断加深。

在交流后,笔者组织学生再一次欣赏冼星海的几首代表歌曲,此时学生对于歌曲有着全新的理解,对冼星海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也充满敬佩之情。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去收集和探索音乐相关知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探索能力,还丰富了他们的视野,同时审美体验一直贯穿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体验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