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纳税额的管理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了增值税两种不同的纳税人和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税款是不一样的。企业在应纳税额的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达到一般纳税人认定条件及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企业达到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条件一定要及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否则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2023-07-03
1.建立专业的纳税管理部门
专业的纳税管理部门是企业加强纳税管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的基础。现代企业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和集团化发展趋势,涉及的经济业务日趋复杂,纳税管理难度也在日渐增加。就税务核算而言,每一项经济业务都涉及一项甚至多项税务处理,签订经济合同时涉及印花税,销售实现时涉及增值税、消费税,如果是进出口业务还涉及关税甚至双边税收协定等内容;就沟通协调而言,对内,每一项经济业务又涉及企业内部生产、营销等部门;对外,不同的税种又涉及国税和地税等不同的税务监管部门。因此,专业的纳税管理部门是企业财务管理组织机构中一个重要的支点。纷繁复杂税种的统一核算管理,内外部业务部门及税务监管机构的统一沟通协调,能够促进企业纳税管理高效、稳步运行。
2.建立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纳税管理体系
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纳税管理体系是企业顺利开展纳税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所谓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就是要保证岗位设置合理、职责划分清晰、工作目标明确。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税政研究、国地税管理、风险分析等岗位,尽可能使税务管理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确保纳税管理体系高效运行。
3.组建高素质的纳税管理团队
高素质的纳税管理团队是企业加强纳税管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的核心。税务管理工作的特点是税收政策变化频繁,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必须始终走在税务管理领域的前沿,在精通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必须时时更新自己的税收法规知识库,落后一步就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例如,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未能及时有效衔接最新的税收法规,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偷税、漏税的经济行为,也可能使企业能够享受的税收优惠未能及时享受,给企业带来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税务管理人员必须深入研究每一项税收政策,准确掌握税收政策规范的经济业务内容和范围,面对复杂的经济业务,准确运用相应的税收政策进行税务处理,避免由于政策选择不准确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因此,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纳税管理团队,可以有效避免税收政策变化风险和税收政策选择风险。
4.制定必要的纳税管理制度
(1)定期的纳税健康检查制度。定期的纳税健康检查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藏在过去经济事项中的纳税风险。企业应该致力于建立一种健全的纳税健康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全面纳税自查,及时查找企业涉税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藏在过去经济活动中的税务风险,从源头上加强税务风险防范。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聘请有资质的税务中介机构一起开展纳税检查,建立规避纳税风险的长效机制。
(2)定期的纳税分析、报告制度。定期的纳税分析、报告制度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纳税变化动态,及时发现纳税异常,促进企业纳税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通过纵向分析,动态掌握企业历史纳税变化情况,找出影响税负变化的异常因素,促使企业持续改善纳税管理工作;通过横向对比分析,准确为自身在同行业中的纳税管理水平进行定位,找出差距,拓展自身的纳税筹划面和节税点,促使自身纳税管理水平得以持续提升,同时实现利用税务管理手段增创企业效益的目标。
(3)税务政策宣传的责任与义务制度。企业纳税风险防范与控制不仅仅是企业财务人员的职责,同时也是企业每名员工的职责。例如,虽然企业负有代扣代缴员工个人所得税的义务,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不是企业,而是每名员工。因此,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必须增强全员纳税意识。再者,企业纳税管理人员不可能参与到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部分经济活动的涉税环节就需要其他业务主管人员严格把关。例如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合同中的经济行为应该适用什么档次的增值税税率,签订合同的人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如果税种在合同条款中签订错误,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企业纳税管理部门必须是多元化税收政策宣传载体,必须加大相关税收法规的宣传力度,使相关人员对税收政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警觉性,从根源上加强税务风险控制。
5.规划税务风险应对策略
按照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企业造成影响的大小,可以将企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划分为避免、转移、小心管理或可接受等。对于发生概率较大且影响程度较深的税务风险,企业应当尽量提前采取措施加以避免,以免危及生存;对于影响程度较低、发生可能性较大的风险,可以采取转移的策略;对于影响程度较高、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的风险应当小心管理,力求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接受的程度之内;对于影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都较低的风险,可以选择承担的策略。另外,还要针对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各项应对预案,避免税务风险突然爆发时手忙脚乱、惊慌失措。
有关玩转财务大数据:金税三期纳税实务的文章
(二)应纳税额的管理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了增值税两种不同的纳税人和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税款是不一样的。企业在应纳税额的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达到一般纳税人认定条件及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企业达到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条件一定要及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否则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2023-07-03
未分别核算销售额、销售数量,或者将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组成套装进行销售的,从高适用税率。方案二由于分别适用应税消费品各自税率,从而达到了节税效果。......
2023-07-03
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对纳税人的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直接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办理免税后,发生退关或者国外退货,进口时已予以免税的,经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暂不办理补税,待其转为国内销售时再申报补缴消费税。例6-7,2009年1月某公司一批出口自产应税消费品办理免税手续后发生退货,该批货物的总价值为500万元,消费税税率为20%,2个月的市场利率为3%。......
2023-07-03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后,不仅在纵向上要确保上述纳税指标前后各期不变或平稳变化,还要在横向上确保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近。税负率是税务机关监控企业增值税是否足额缴纳的纳税评估指标,不是企业适用的名义税率。增值税税负率指标一般都是分行业设置的。金税三期仅是对企业纳税指标偏离行业平均值的行为进行预警,即提示有异常,但有异常并不一定有问题。......
2023-07-03
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第三条的规定,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税法的上述规定要求纳税人必须注意分别核算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的生产情况,这一纳税筹划方法看似简单,但如果纳税人不了解税法的这一规定,而没有分别核算的话,在缴纳消费税的时候就会吃亏。......
2023-07-03
城镇土地使用税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和管理,涉税金额不大。根据上述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满一年时开始缴纳土地使用税;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次月起缴纳土地使用税。出租、出借房产,自交付出租、出借房产之次月起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2023-07-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