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企业税务风险与成因解析

企业税务风险与成因解析

【摘要】:所谓外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税收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包括税务执法风险和税收政策变化风险。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必须综合平衡风险与收益,否则很可能带来损失。因此,企业应加强外部税务风险防范和内部税务风险控制。

1.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执行国家税收政策、计缴各项税金及纳税筹划过程中,由于政策执行不规范、税款计缴不准确等原因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损失,表现为故意少缴税,轻者追缴滞纳金、罚款,重者甚至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稀里糊涂多缴税,无端减少企业的现金流,企业经济利益受损失。

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张,企业涉税风险逐步加大,税务风险的可控程度面临挑战;同时,税务部门征管行为逐步规范化和法制化,以及税务部门信息化管税、风险管理手段的运用,企业潜在税务风险逐步增强。企业解决税务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制定一个好的税务策略,建立一套严格的内控体系,把企业的税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2.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外部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所谓外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税收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包括税务执法风险和税收政策变化风险。税务执法风险首先源于税收制度的可伸缩性,因为许多税收制度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有可能在对同一项税收政策的理解中,企业财务人员和税务执法人员持有不同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税务执法人员掌握绝对的主动权,因为执法人员依据职业判断在税法弹性空间内拥有自由裁量权;其次源于税务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面对同一项经济业务,不同的税务执法人员会给出不同的执法结果,从而造成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失。税收政策变化风险主要是源于部分税收政策的时限性,税务立法部门为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调控,在某一特定时期会对某些行业、产品等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会随之做出调整,包括优惠税率的调整、计税方法的改变甚至政策被取消。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必须综合平衡风险与收益,否则很可能带来损失。

所谓内部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纳税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例如,企业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税务规划以及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组织架构、经营模式或业务流程;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和执行;企业是否设立了专业的纳税管理部门,是否配备了高素质的纳税管理人员;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和相互制衡机制;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管理层的业绩考核指标;企业信息的基础管理状况;信息和沟通情况;监督机制的有效性;是否制定了必要的纳税风险防范措施等,这些都是影响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的重要因素。

对企业而言,外部风险是不可控风险,是企业无法操控的,只能通过某些手段加强防范;内部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完全可以通过必要的管理措施予以有效控制。因此,企业应加强外部税务风险防范和内部税务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