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制度萌芽于光绪二十二年,以《振兴工艺给奖章程》为标志。1911年11月24日,民国政府公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使专利制度得以延续发展。该法还对专利申请、专利申请的审查、专利的实施、费用的交纳、损害赔偿及诉讼等作了详细规定。该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至1963年11月国务院明令废止。发明权和专利权的期间为3年至15年不等,具体期限由批准机关确定。......
2023-07-03
我国第一部商标法是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注册商标试办章程》。这个章程是由当时中国总税务司的赫德(英国人)起草的,由外国人控制下的海关来执行,具有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以后,北洋政府又以章程草案为基础,并参照英国驻华使馆代拟的条款,于1923年公布了《商标法》。国民党政府时期分别于1931年和1935年颁布了自己的商标法和修改法,但基本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国民党政府的商标法令,政务院于1950年分别公布了《商标注册暂行条例》和《商标注册暂行条例施行细则》。该条例明确规定了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对促进当时的工商业经济起到过重要作用。后来,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政策,商品流通的种类和规模都十分有限,商标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一度不太明显。
1979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后,商品生产流通的种类日益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为适应新时期加强商标保护的需要,1982年8月23日,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1983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商标法。它确定了以下基本原则:(1)保护商标权与维护消费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2)自愿注册原则;(3)注册审查原则;(4)统一注册分级管理原则。该商标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并借鉴国际惯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标法律制度。商标法实施以后,我国于1985年参加了《巴黎公约》,1989年参加了《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1988年开始采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项目分类表尼斯协定》,1990年发布了《商标印制管理办法》。1998年我国参加了《马德里议定书》,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承诺履行知识产权协议。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商标法为基础的、内容比较全面的现代商标法律保护体系。1993年对《商标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同时通过《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修改的主要内容有:(1)将商标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服务商标;(2)禁止将地名作为商标使用;(3)增加商标注册审查的补正程序;(4)扩大侵权行为界定范围,加大保护力度。
原《商标法》对于保护商标专用权,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原商标法律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国际商标保护规则尤其是《知识产权协议》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进一步加强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有必要对1982年的《商标法》进行第二次修改。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与第一次修改相比,这一次修改的幅度较大,涉及47项内容,新增了21条,使《商标法》由原来的43条增加为现在的64条。新《商标法》修改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14个方面:
一是,增加商标法保护的对象和范围,明确规定注册保护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1]。
二是,扩大商标构成要素范围,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三是,消除国内外自然人不平等现象,规定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与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均可以申请注册商标。
四是,明确驰名商标的特殊法律保护措施以及驰名商标的确认标准[2]。
五是,完善了商标构成要素的消极条件,禁止以官方标志、检验印记作为商标使用、注册[3]。
六是,增加规定商标注册申请中的优先权原则,包括《巴黎公约》要求的国际优先权,以及在中国政府主办或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优先权。
七是,强化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恶意抢先注册他人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包括:(1)未经授权,代理人或代表人以自己的名义将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的商标进行注册;(2)侵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3)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4)就相同或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5)就不相同或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翻译他人已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4]。
八是,规定行政裁决必须经过司法审查,赋予当事人司法复审权。新商标法删去了所有关于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为终局决定的规定,并增加规定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的裁定不服的,可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
九是,明确销售侵权责任,规定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无论是明知或不知情,均为侵权。但是,销售不知道是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商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6]。
十是,确认“反向假冒”为侵权行为,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为侵犯商标权。
十一是,加强行政执法,合理调整行政、司法关系。规定因侵权行为引起纠纷又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对商标侵权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7]。
十二是,明确侵权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并规定了法定赔偿数额为50万元以下[8]。
十三是,增加规定诉前临时措施。人民法院可以在正式诉讼前,根据权利人的请求,颁布临时禁令并实施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9]。
十四是,建立健全商标管理部门内部监督机制,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商标工作队伍[10]。
有关知识产权法学的文章
我国专利制度萌芽于光绪二十二年,以《振兴工艺给奖章程》为标志。1911年11月24日,民国政府公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使专利制度得以延续发展。该法还对专利申请、专利申请的审查、专利的实施、费用的交纳、损害赔偿及诉讼等作了详细规定。该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至1963年11月国务院明令废止。发明权和专利权的期间为3年至15年不等,具体期限由批准机关确定。......
2023-07-03
北洋政府时期,虽然《法院编制法》依然有效,但司法官考试制度实际上一直以行政法令为依据。新中国成立后均未建立对法官及检察官的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司法人员由行政官员兼任的现象比较突出。......
2023-11-28
201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意见》的发布指出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不足,为法律援助的保质化、便民化建设作出了指示。最后,公安机关通过核实,采纳了值班律师的意见,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曲某取保候审。......
2023-07-17
总之,住房在生产流通和初次分配领域的商品性和国民收入二次分配领域的福利性是一个国家政府住房政策的基石,二者的组合状况也是决定住房政策成败的关键。......
2023-07-25
傩礼是国家制度的产物,就此而言,傩礼生成的理论上时间应在夏朝,而目前学界确立傩礼肇始于殷商上甲微时代。殷商上甲微时期的“乡人禓”祭礼仪式,饶宗颐先生以为是“傩礼”的肇始,他说:“傩肇于殷,本为殷礼,于宫室驱除疫气,其作始者实为上甲微。”因此,殷商祭礼“乡人禓”,是指商王、及血缘关系最亲密的子族共同参与的郊社“祭日”活动。......
2023-08-11
1992年至2002年,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处于萌芽探索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虽然起步较晚,但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发展迅速,尤其是在萌芽探索阶段,国家及政府对法律援助的重视为法律援助制度的探索带来了充足的动力。这正式开启了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萌芽。随着我国法律援助理念的萌芽与探索,学术界开始了有关法律援助基础概念、域外经验以及制度建立方面的理论探索。......
2023-07-17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旺,房地产经纪活动便随之产生。最先出现在中国房地产经纪人历史舞台的是“二房东”们。其后上海乃至全国的各大房地产业主相继采取转手出租的方式经营零散承租业务。在这样一个时期,我国房地产经纪活动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①房地产经纪人在从事经纪活动时,多有不适当行为。......
2023-12-03
作为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医联体”的形成可以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真正做到合理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正确引导病人合理就诊流向。在他看来,医联体建设应该实行倒推,即有服务购买方的医保方面提出要求,在支付方式上下功夫,构建合理的约束支付机制来引导病人的流向,例如通过报销比例,大力鼓励区域内患者去社区就诊[17]。......
2023-07-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