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和“满足”作为主观化的意志,而身体即是客体化了的意志。感性的接受性基础,正是被意志客体化了的身体,它是一切感觉经验的直接的基础;同样,知性的自发性,正是源于被意志主观化了的需要一满足活动,它是一切知识所以可能的真正的基础和发起者。同时,我们也只有通过身体活动,才能表象认识的真正基础——需要和满足,即认识的开始(需要)和认识的完成(满足),都有赖于对我们而言唯一的客体——身体。......
2023-11-17
目前,建立开放化、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已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引发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时代潮流,“而当代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必然结果就是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36]。大学本位的职前教师教育模式更多的是一种“理论运用模式”,即职前教师先在大学学习相关理论,然后带着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检验。这种模式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是一种以学科逻辑体系为依据的分科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模式虽然有利于未来教师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但也带来了诸多的局限性,如由于过于关注学科本身知识体系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强调基本概念、原理、法则的学习与掌握,导致了教师教育课程与教育实践的脱节,严重影响了教师培养质量。
大学本位职前教师教育模式下的学前教师教育课程也呈现出学科本位、脱离幼儿园保教实践的问题。虽然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设置课程时纳入了更多的实践课程,如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学生入园进行课程见习等,但即便如此,学生在大学所学的课程与他们在幼儿园所进行的的实践活动也联系甚少。因为,大学的专业教师对当前幼儿园保育与教育的实际状况了解有限,对于实习生在幼儿园所开展的具体实践活动更是知之不多,而来自幼儿园的实践指导教师也很少了解实习生在大学所学习的具体理论,“实习生通常也没有机会应用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获得有针对性的反馈”[37]。大学课程与幼儿园保教实践缺乏足够的联系已然成为学前教师教育的致命弱点。忽视了对幼儿园真实的保教实践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是导致职前教育理论学习“空洞乏味”“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重要原因。同时,遵循宏大的学科逻辑体系进行课程设置必然导致有限学时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单向度灌输,教师和学生的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术概念、基本原理、理论流派等理论知识的阐释和掌握上,没有了深入思考和理论思辨的时间,更缺少对保教实践中生动丰富的情境和案例的介绍与剖析,缺少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38]
当前,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未能很好地关照学前教育实践需求的问题,在对各类人员的访谈中也有所体现:
高校教师:
“目前,我们专业的教师队伍老化严重,年龄基本上都在四十岁以上了,十几个老师中仅两三名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再加上系里也没有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所以,很多老师大多不进幼儿园,这样他们就不知道幼儿园发生了什么,正在进行着什么。你想想这样一种状况下,教师讲课的时候如何能理论联系实际?又怎么可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能说是在照本宣科。”
幼儿园园长:
“感觉现在的本科生理论基础确实好,但是,他们普遍不善于在实践中运用。”
“我觉得大学生跟我们一线接触还是太少了,很多实习生来幼儿园后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干。我个人觉得幼儿园教师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总待在大学里听课是学不来的。”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在学校里学了一大堆理论,学前教育学、发展心理学、游戏论等等,结果到幼儿园几乎一个也用不上。感觉那些理论和实践没多大联系,更不知道怎么用。”
“我们在学校时学的很多东西,到了幼儿园一看,发觉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比如上学时学的幼儿园各科教学法,现在幼儿园已经没有纯粹的分科教学了。而幼儿园重视的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对儿童的观察与评价,等等,这些东西都不会。所以,有时候真觉得自己学的都是纸上谈兵的东西,没什么实际价值。”
可见,变革职前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加强学前教师教育课程与幼儿园保教实践的联系,努力使理论化的、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转变为满足未来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适应幼儿园保教实践要求的系统化、整体化的课程体系,应当成为当前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重大课题。
有关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的文章
“需要”和“满足”作为主观化的意志,而身体即是客体化了的意志。感性的接受性基础,正是被意志客体化了的身体,它是一切感觉经验的直接的基础;同样,知性的自发性,正是源于被意志主观化了的需要一满足活动,它是一切知识所以可能的真正的基础和发起者。同时,我们也只有通过身体活动,才能表象认识的真正基础——需要和满足,即认识的开始(需要)和认识的完成(满足),都有赖于对我们而言唯一的客体——身体。......
2023-11-17
也就是说,这类儿童一般来说感官、肢体、智力是健全的。因此,由其他残疾引起的学习障碍不包括在学习障碍儿童的概念范畴内。补救式教学是直接针对儿童的缺陷能力或学业学习问题而进行的矫正性的干预训练,能使学习障碍儿童最终成为独立的学习者。补偿式教学和补救式教学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干预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2023-07-02
迎合顾客需要的特色营销顾客是企业的生命之泉,企业必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来满足或超过现有的、新的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的要求和愿望。而迎合顾客需要更为根本,因为,没有顾客,没有消费者,无论多么优质的产品,也不可能产生经营者期望的效益。只有高品质的服务,才能保证企业获得长久的顾客支持,永立不败之地。......
2023-12-05
人文体育是具有鲜明的、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文特征的体育。冰雪体育文化教育应立足于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学生树立人文体育理念,满足大学生对人文体育的需求,促进大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价值是在客体属性与主体的选择发生肯定性关系中生成的,主体的需要形成了价值尺度的核心。认识冰雪体育教育的人文价值,才能有效地拓展人和社会对冰雪体育教育的需求。......
2023-11-20
对辖区内2个定点医院、2个集中隔离点、1个防疫用品生产企业开展用电检查,确保24小时不间断可靠供电。新配出7条10千伏电缆线路,满足现有负荷及可能增长的负荷需要,实现城网10千伏供电线路全联络、全互供,为经济发展添动力。落实转供电主体电价降费政策,配合市场监管理局开展转供电加价清理核查工作,排查转供电主体11个,涉及终端用户203户。......
2023-08-07
顾客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早在创业之初,松下幸之助就明确了自己的经营思想:即为大众服务,供给社会大众丰富的物质。松下幸之助经常告诫员工,作为经营者必须考虑到人们的需要,把顾客的利益置于首位。松下幸之助一切为顾客着想的思想体现不胜枚举,仅以录像机的争战为例。但是松下幸之助通过让员工对顾客需求进行调查,找到了战胜对手的方法。为此,松下幸之助曾自豪地说:“顾客的意见是‘上天之声’,用户是‘皇帝’。”......
2023-12-02
孩子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素质好、能力高;孩子学习成绩落后,并不意味着素质差、能力低。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只要有能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社会上立足,并且会成就一番事业。劳动是教育人最好的方式,只有劳动,孩子们才会懂得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珍惜,懂得感恩父母,懂得回报社会。事实上,孩子们在物质方面要求的并不多,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慈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使他们满足而又充满动力。......
2023-10-18
当他们向乔的办公室走去时,那位顾客开始向乔提起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刚刚考进一所有名的大学。突然间,顾客意识到乔没在听他的话。顿时,乔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多么大的错误。请记住,对别人来说,他只会对自己的需求、自己的问题更感兴趣,而不是你的问题。所以,在与他人交往或生活时,每个人都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尽可能体会并满足他人的需求,这样才能建立好的人际关系,减少交往中的摩擦和困难,达到双赢的效果。......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