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重视专业课程开设,对专业特性认知差异需要关注

重视专业课程开设,对专业特性认知差异需要关注

【摘要】:学科基础课程是专业教育课程的基础和奠基石,应当归属为专业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另有部分高校将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以及艺术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程,这可能与每所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有关,也与各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特性的认识有关。尽管不同高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认识不完全一致,但通过统计分析各高校具体开设的课程还是能找出一些共性。

学者们一般将教师教育课程分为普通教育课程、教育科学课程和学科科学课程。[14]鉴于学前教育具有不分科教学的专业特性,教育科学课程和学科科学课程难以区分,一般将教育科学课程和学科科学课程统一归为专业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是专业教育课程的基础和奠基石,应当归属为专业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教师教育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心,那么,占总学分半数以上的专业课程则是人才培养重心的重心,专业课程的设置状况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因此,本研究有必要对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中的专业课程进行深入分析。

分析15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各高校在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上基本达成共识(前文已分析,在此不再赘述),且都很重视专业课程的功能与价值,设置了丰富多样、旨在培养未来幼儿园教师多方面专业能力的课程模块。但是,不同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同一课程模块中所设置的课程内容有较大的不同。深入分析不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模块所设课程的差异,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各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深层次差异,为优化课程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学科基础课程的比较与分析

对15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文本分析后可以看出,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情况见表3-3。

表3-3 15所高校[15]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基础课程设置情况

续表

分析统计表3-3中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可以发现,15所院校共开设了21个门类的学科基础课程,其中,开设频率较高、各院校普遍认同的课程有教育学原理(或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或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发展心理学(或幼儿心理学)、中外教育史、现代教育技术以及课程论等。上述10门学科基础课程具体开设情况见表3-4。

表3-4 15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学科基础课程开设情况

学科基础课程是指与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相联系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奠定必要的基础。科学合理地设置学科基础课程对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增强其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与自我发展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表3-4表明,15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对“教育学原理”和“普通心理学”这两门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程保持了一致的看法,66.67%的高校将“人体解剖生理学”作为学科基础课程予以开设;9所高校在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中开设了“教育心理学”;超过半数院校(53.33%)比较重视准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开设了“教育科研方法”或“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另有7所院校分别开设了“教育统计学”“发展心理学或幼儿心理学” “中外教育史”课程;旨在培养准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技术学”也得到了部分高校的重视,有6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中开设了该课程; “课程论”“学前教育学” “教育社会学”等课程也受到了部分高校的重视。另外,B4师范大学、S5师范学院以及Z5学院将舞蹈钢琴、声乐等课程也纳入了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综上可见,15所高校普遍认同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教育学类和心理学类课程这一事实,这也完全符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相关要求。另有部分高校将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以及艺术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程,这可能与每所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有关,也与各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特性的认识有关。

一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看法:

“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儿园教师要求会的东西更多。除了要掌握学前教育学、卫生学等知识外,幼儿园教师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技能。因为中小学与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不同,在中小学上下课会有铃声,但是幼儿园就没有。幼儿园老师每天要通过琴声、律动等这样的艺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果一个幼儿园教师完全没有艺术素养,那她在幼儿园是无法开展活动的,仅借助语言是难以将孩子们组织在一起的。”

(二)专业核心课程的比较与分析

专业核心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心脏。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情况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结构与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15所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情况见表3-5。

表3-5 15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情况

续表

续表

从表3-5可以发现,15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专业核心课程门数最多的是B3师范大学,共计18门课程,最少的是S5师范学院,平均开设专业核心课程12门。有8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中包括了声乐、舞蹈、美术、钢琴等艺术课程,其中包括部属师范大学和省属师范大学各2所,以及4所地方综合性大学或学院。尽管不同高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认识不完全一致,但通过统计分析各高校具体开设的课程还是能找出一些共性。15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情况见表3-6。

表3-6表明,被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认为最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还是传统的“三学六法”,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或儿童保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或儿童发展)、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以及儿童游戏论(或幼儿游戏论)和幼儿园课程、艺术类课程等。部分高校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置于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可能与学校选择的培养目标有关(如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从总体上看,这些课程大多是从“教”的视角来理解教育的,有关研究儿童、分析儿童的课程少之又少。统计显示,除“儿童发展心理学” “幼儿游戏”“学前卫生学”等有关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课程外,仅B2师范大学和B3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分别开设了“学前儿童观察与评价”和“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超过半数高校尤其是地方综合性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类课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可能与学校的性质、办学定位等因素有关。

表3-6 15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情况

(三)艺术课程的比较与分析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专业知识维度指出,幼儿园教师应“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和表现知识”[16]。有研究者从幼儿园园长视角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专业理论课程和艺术技能课程备受多数园长的青睐,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舞蹈、钢琴、美术等课程,“有91.5%的园长认为幼儿园教师最应该学舞蹈,88.2%的园长认为最应该学美术”[17]。由此可见,对于幼儿园教师艺术素养相关要求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情况下,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对艺术课程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本章将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样本高校的艺术课程设置现状,以期为学前教师教育课程优化提供有益的意见或建议。

通过对14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8]进行文本分析可以看出,各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中艺术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情况如下(见表3-7)。

表3-7显示,不同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对艺术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有着自己的规定与解读。14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平均比重为9.5%,其中最高的是Z5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其艺术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13.3%,最低的是B1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其所占比例为5.8%,前者是后者的两倍之多,差异显著。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办学层次越高的高校对人文素养、教育理论、特长类及个性化教育类课程越重视,而办学层次相对偏低的高校则对艺术类、技能技巧课程较为重视。例如,上述样本地方综合性大学或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素养课程学分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省属师范大学(或学院)和部属师范大学,比例均在10%以上,且大多将艺术素养课程置于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这可能与学校性质、办学定位等因素有关。

表3-7 14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学分[19]占总学分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