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本科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优化

高校本科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优化

【摘要】: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学计划,因此,本章以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15所高校的办学类型包括部属师范大学、省属师范大学或学院、地方综合性大学或学院,样本数量呈平均分布状态。相比于其他院校而言,他们具有实施高质量本科学前教师教育的办学基础,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下我国学前教师教育的整体状况。

通过分析课程及课程设置等概念已知,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合理的教学计划。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学计划,因此,本章以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本章采用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选取全国开设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15所高校为研究对象,以这15所高校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样本,这些方案多为样本高校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颁布实施后重新修订,且正在实施的。所选样本高校平均分布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包括上海市,以及广东、浙江、山东、河北、陕西、云南、湖北、湖南以及吉林等9个省。15所高校的办学类型包括部属师范大学、省属师范大学或学院、地方综合性大学或学院,样本数量呈平均分布状态。之所以把这15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主要原因在于作为部属、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或学院,以及综合性大学或学院,他们大多有较长的办学历史,良好的办学声誉,科研实力较强,师资队伍水平也比较高。相比于其他院校而言,他们具有实施高质量本科学前教师教育的办学基础,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下我国学前教师教育的整体状况。因此,本研究以这15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以描述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分析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考虑到研究的伦理与规范性问题,本研究采取了隐匿院校名称的方式,根据学校类型将其归为三种基本类型:一种为部属师范大学,以字母B表示;一种为省属师范大学或学院,以字母S表示;一种为地方综合性大学或学院,以字母Z表示。具体研究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