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教育史学科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下滑。因此,本研究最终采取个案研究法,选择H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这一典型个案进行研究。1960年,筹办成立学前教育教研室,首次招收学前教育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属全国率先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H师范大学作为全国较早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的高师院校之一,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嬗变的历史足以展示和说明我国本科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发展与变革的历史。......
2023-07-03
美国教育史学家梅迪·那可斯丁认为,“不了解过去,不仅现在毫无意义,将来也没有希望”[1]。回顾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发展历史,不仅是为了反观它的今天,也是为了描绘它的明天。
在西方,专门的幼儿教师教育机构诞生于19世纪中叶。1848年,法国将民间创办的托儿所教员培训机构“学习之家”改称为“幼儿师范学校”,并升格为国立学校。[2]一般认为这是历史上第一所幼儿师范学校。我国学前教师教育产生于20世纪初,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着我国幼儿教师的培养在师范教育制度中有了一席之地。新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学前教师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2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该《规定》要求高等师范学校的教育系应设置学前教育组,学前教育组以中等幼儿师范学校专业课教师为培养目标。同年,北京师范大学家政系更名为学前教育专业。此后,伴随着全国幼儿园数量的急剧增长和幼儿师范学校的蓬勃发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逐年增加,至1958年已增至10多处。[3]从1952年第一个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诞生,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经历了全面学习、模仿前苏联学前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广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学前教师教育思想,努力探索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学前教师教育学科体系等阶段。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命脉,学校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必然以课程的变革为核心。因此,回溯并分析我国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发展与变革的时代背景及特点,对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有关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的文章
自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教育史学科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下滑。因此,本研究最终采取个案研究法,选择H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这一典型个案进行研究。1960年,筹办成立学前教育教研室,首次招收学前教育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属全国率先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H师范大学作为全国较早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的高师院校之一,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嬗变的历史足以展示和说明我国本科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发展与变革的历史。......
2023-07-03
由此带来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能再沿袭上世纪的做法,继而以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工作者”[2]、幼儿园教师[3]或高素质科研型的学前教育教师[4]为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客观地讲,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转向为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也顺应了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2023-07-03
对于课程设置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宏观层面是指影响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大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国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等;中观层面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教师资格政策以及高校课程权力分配方式等;微观层面是由那些直接影响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诸因素所组成,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办学环境、课程制订者的专业理念以及学生等。......
2023-07-03
本研究将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界定如下:在一定教育价值取向的指导下,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有计划、有组织地为本专业学生进行课程选择、课程组织与课程安排的系统化过程,旨在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即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前提关涉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即要把本专业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价值导向问题。......
2023-07-03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一课程模块下的若干门课程应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组织方式。而“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组织模式则较好地克服了上述缺陷,它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合作认定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将过去各自为政的几门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课程组织。......
2023-07-03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在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下我国幼教管理体制被彻底破坏,幼教师资培养被全面取消,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纷纷停办,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进入了停滞期。在“八字方针”及相关政策指引下,经过这次调整,教育部幼教处被撤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全部停止招生,学前教师教育课程也进入了冰河期。......
2023-07-03
(一)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基本构成基于建构未来幼儿园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促进其终身专业发展这样一种视角,根据《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要求,本研究认为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应包括如下三大模块。[21]具体在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选择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学前教育专业特性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工作的特殊性。首先,明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优化学科基础课程结构。......
2023-07-03
选择课程内容并确定各部分组织形式及比例关系的过程就是建构课程结构的过程。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学分相当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程学习18课时”,据此计算,2880学时相当于160学分。这是学前教师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实践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要探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关系,首先必须厘清两者的边界。......
2023-07-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