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课程编制模式及其理论基础及特点分析

课程编制模式及其理论基础及特点分析

【摘要】:[23]在众多课程编制模式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泰勒的“目标模式”和劳伦斯·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接下来,本书将重点讨论这两种课程编制模式的理论基础及特点。但因其并没有提供一个更为明确而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案,因此,过程模式也成为课程研究领域中一个诊断了“病症”却没有“药方”的典型案例。

在现代课程发展史上,有关课程编制模式的理论繁多,如波斯纳的“二分法”,即技术性生产观和批判观;凯利的内容模式、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蔡斯的学科中心编制模式、学习者中心编制模式以及问题中心编制模式等。[23]在众多课程编制模式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泰勒的“目标模式”和劳伦斯·斯腾豪斯(L.Stenhouse)的“过程模式”。接下来,本书将重点讨论这两种课程编制模式的理论基础及特点。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the objectives model)是一种围绕课程目标确立及实现而进行课程设置的模式。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其基本工作思路为:先确定课程目标,然后选择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学习经验并对其进行合理的组织,最后实施评价以判断既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对于上述四过程的基本要求,泰勒均有相应的描述,如课程目标的确立要考虑学科知识、学习者和社会生活三方面因素,并经过必要的过滤和修正;课程内容主要是指学习经验,提供给学生的学习经验必须蕴含着相应的课程目标,学习经验应属于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内,同样的教育目标可以通过多种经验予以达成,等等;学习经验的组织必须符合三大主要效标,即顺序性、关联性和统整性;课程评价要分多次进行,而不是在课程完成后才进行。舒伯特(W.H.Schubert)曾用四个专门术语高度概括了上述流程,即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并称之为课程设置的“永恒分析范畴”。客观地讲,目标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明了的课程编制示意图,有效提高了课程工作的效率,但其强调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价值取向,以学生行为改变为基本目标,使得这种模式始终无法逃出机械主义、忽视学生主动性等窠臼。

英国课程学者劳伦斯·斯腾豪斯在批判“目标模式”的过程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的突出特点在于反对把预设的课程作为实现目标的工具,主张课程编制应重视那些学生喜欢并有助于其发展的活动。他主要关注课程编制的三个问题:一是一般性目标的确立,斯腾豪斯反对预设课程目标,但并不意味着不重视目标,相反,他主张确立一般性的、宽泛的教育目标,这种目标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理解及能力的发展上,而不是行为技能的训练;二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及教学过程,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反映教育目的,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主动地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上应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与教师、与学习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三是在课程评价上,反对预设行为目标,认为评价的目的在于为课程编制者提供教学过程的信息,向学生反馈他们学习的信息。应该说,过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目标模式的不足,为课程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如为课程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课程研究理念,强调课程实施中的师生共同研究与探索,等等。但因其并没有提供一个更为明确而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案,因此,过程模式也成为课程研究领域中一个诊断了“病症”却没有“药方”的典型案例。[24]

综上可见,无论是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还是过程模式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无法解决课程工作中的所有问题,真正有效的课程编制应该是综合利用各种模式的结果。尽管如此,上述两种模式仍为我们设置课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例如,提供给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验,重视课程内容组织的关联性、顺序性和整合性,重视学生的发现和探索学习,提倡建立开放的、非形式化的学习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