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课程设置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宏观层面是指影响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大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国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等;中观层面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教师资格政策以及高校课程权力分配方式等;微观层面是由那些直接影响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诸因素所组成,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办学环境、课程制订者的专业理念以及学生等。......
2023-07-03
阐释课程设置的定义,厘清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内涵和外延是开展后继研究的必要前提。
(一)什么是课程设置
所谓设置,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设立;安放,安装”[18]。其词性为动词,如设置专门机构,设置障碍等。
课程设置是教育研究者经常使用的词,不同的研究者对其理解不同。陈侠认为课程设置“一般只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19]。廖哲勋认为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科课程的设立和安排”[20]。他进一步指出,以往人们把课程设置仅仅理解为学科课程的开设是不够全面的,课程设置包括规定课程类型、设立课程门类、确定各门类课程的顺序及学时分配等。《教育大辞典》将课程设置定义为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由各学系、各专业教研室完成,各级各类学校课程设置的共同要求是:“既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学校既定的培养目标,又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需求,促进其全面、和谐、个性化的发展。”[21]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将课程设置理解为学校或其他机构安排的课程的整个范围和特征,在宏观上及多种形式上,它是指整个学习计划。[22]综合上述各类观点,本研究认为课程设置是指根据既定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程选择、课程组织与课程安排的系统化过程,目的在于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
(二)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来自于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已充分证明,教育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而教师的质量直接取决于教师教育的质量。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因素众多,其中课程便是核心要素之一。因此,要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就必须重视课程设置问题。本研究将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界定如下:在一定教育价值取向的指导下,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有计划、有组织地为本专业学生进行课程选择、课程组织与课程安排的系统化过程,旨在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即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前提关涉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即要把本专业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价值导向问题。而学科门类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结构的建构等则要以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为依据,相互间构成有机的整体,使学生通过课程的研修与实践,获得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具备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有关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的文章
对于课程设置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宏观层面是指影响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大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国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等;中观层面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教师资格政策以及高校课程权力分配方式等;微观层面是由那些直接影响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诸因素所组成,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办学环境、课程制订者的专业理念以及学生等。......
2023-07-03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一课程模块下的若干门课程应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组织方式。而“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组织模式则较好地克服了上述缺陷,它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合作认定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将过去各自为政的几门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课程组织。......
2023-07-03
由此带来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能再沿袭上世纪的做法,继而以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工作者”[2]、幼儿园教师[3]或高素质科研型的学前教育教师[4]为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客观地讲,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转向为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也顺应了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2023-07-03
(一)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基本构成基于建构未来幼儿园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促进其终身专业发展这样一种视角,根据《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要求,本研究认为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应包括如下三大模块。[21]具体在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选择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学前教育专业特性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工作的特殊性。首先,明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优化学科基础课程结构。......
2023-07-03
选择课程内容并确定各部分组织形式及比例关系的过程就是建构课程结构的过程。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学分相当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程学习18课时”,据此计算,2880学时相当于160学分。这是学前教师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实践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要探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关系,首先必须厘清两者的边界。......
2023-07-03
本研究认为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安排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就学前教师教育而言,“普通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先行课程,“教育学原理”则是“学前教育学”的先行课程,这两者之间就具有纵向关联性。......
2023-07-03
(一)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全面改革的动因“现实问题的诊断是任何改革的出发点。”因而,变革教师教育、变革教师教育课程就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的。这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现实依据。......
2023-07-03
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重获新生,并开始了本土化、科学化的探索。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更是一场整体的变革,它包括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的、课程、教学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同年,教育部在普通教育司设立幼教特教处,失去国家机关专职领导已达16年之久的幼教事业又有了行政领导机构。此后,原有的6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从1978—1979年先后恢复了招生。......
2023-07-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