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法院内部科层式管理结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扁平化管理也有其存在的适当空间,司改可以考虑围绕笔者建立的职能状况模型,对庭长职能进行合理调配。对庭长参与案件审理,需要综合量化分析,科学测评具体工作量,合理分配庭长任务,切不能让庭长深陷于堆积如山的案卷中无法自拔。通过向合议庭、承办法官提出正式书面建议,对案件裁判结果进入不同层级、程序进行评议或复议。......
2023-07-18
那么,关涉婚姻奸情,民初时期的法律文件做出了什么样的回应呢?此处将从一场关于通奸罪的“废”“存”之辩说起。《暂行新刑律》第289条规定“和奸有夫之妇者”。《中华民国刑法》(1928年)第256条规定:“有夫之妇与人通奸者”,不管是“和奸”还是“通奸”,犯奸的“有夫之妇”均会受到刑法的制裁,至于“有妇之夫”与人通奸是否是犯罪,都没有提及。可见,在《暂行新刑律》《中华民国刑法》的适用时代,“有妇之夫”婚内出轨不为罪,所以即使当时社会上娼妓之风、纳妾之风盛行,但少有已婚男子因此而遭受牢狱之灾的。如果将纳妾定性为刑事犯罪,那么,以当时的蓄妾率,全国的监狱将要爆满了。[43]《暂行新刑律》第289条规定与《中华民国刑法》第256条规定,只要求妻子承担婚姻性道德的贞操义务,丈夫却不必受到性道德的约束,不用遵守婚内性行为的专一性,不必为妻子守身如玉了。1935年1月1日公布并于7月1日生效的《中华民国刑法》(修订)第239条化解了对待通奸问题男女区别对待的问题,该条将“有夫之妇与人通奸者”修改为“有配偶而与人通奸者”,不管是妻子还是丈夫,只要在婚姻期间违背夫妻性道德与人通奸,都会被“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期的民法也规定,出现通奸情形,不管妻子或丈夫,“配偶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把通奸作为分开的合法理由”[44],“通奸”过错被纳入可以提起离异的法定理由的范围。
实现男女平权的理想,是曲折而又漫长的。1934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将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第256条规定[45]重新审查后列为第239条,规定婚内通奸,不管丈夫还是妻子,皆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与之相奸的人同罪。[46]1934年10月31日,立法委员会召开第78次会议,继续对第239条进行讨论。立法委员们各抒己见,争执颇多。有主张维持现行法第256条之规定的,如孙维栋等;有的主张重新审查,如史尚宽等;有的主张维持原修正案,但将刑期减为六月以下,如陈长蘅等。当时的社会各界也对第239条修正草案反响强烈。南京、上海妇女界纷纷发起了请愿活动,抗议第256条违反了《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6条民国公民一律平等的规定。[47]《刑法修正案》第239条遭遇到强大的阻力,甚至有人号召为了男女平权、女子人格独立,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48]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修订)第239条最终一锤定音,被媒体戏称为是当时社会各界为“争取通奸权而奋斗”而获得的妥协性成果。
民初时期,婚内奸情依然被视为一种犯罪行为,属刑法调整的范畴,具体规定可见于《暂行新刑律》第289条、《中华民国刑法》第256条、《中华民国刑法》(修订)第239条[49]:
民国时期关涉婚内奸情的法律规定:
续表
有关醒与觉 民初离婚中的男女平权的文章
目前,法院内部科层式管理结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扁平化管理也有其存在的适当空间,司改可以考虑围绕笔者建立的职能状况模型,对庭长职能进行合理调配。对庭长参与案件审理,需要综合量化分析,科学测评具体工作量,合理分配庭长任务,切不能让庭长深陷于堆积如山的案卷中无法自拔。通过向合议庭、承办法官提出正式书面建议,对案件裁判结果进入不同层级、程序进行评议或复议。......
2023-07-18
战略管理过程的倒数第二步是战略实施与调整。战略实施涉及使用几种服务工具对公司的组成部分进行调整,以使战略转化为具体实施的行动。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经常检查决策与战略的一致性,一旦发现这种一致性消失时,说明当前的决策背离了现行战略,可能是现行战略不再适应当前系统和环境的实际状况,需要对战略进行调整或转移。7)已具备了战略调整或转移的条件、动力和时机,此时需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和转移。......
2023-07-15
案件审理规则、判决种类等都由诉讼请求所决定,民事诉讼类型划分即采用此标准。因此,行政诉讼类型划分不能完全模仿民事诉讼理论,也应充分考虑行政诉讼具体特点。不同的诉讼类型,对应的审理流程亦有所差异,笔者将按原告资格、诉讼时效、审理要点、举证责任、判决类型进行梳理。②确认可诉行政行为违法的,应在法定期限内起诉。一般给付之诉,诉讼时效自当事人知道权利受侵犯之日起算。......
2023-07-18
“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朱熹语),“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同人欲似乎水火不容、绝难二立!人类个体生命的自然伸展,便是其机体本能中潜在的各种欲望,不断被外在环境多方诱因生动激发的过程。......
2024-07-26
功利主义者认为,实在法中功利是绝对的,普遍的,所有的法律和规则都是严格地、普遍地建立在功利基础之上的,法律是基于人类的迫切需要提出来的,人类之所以需要法就是因为它有用,它能给人类带来功利,法律的出发点、作用和目的全在于功利。因此,功利主义以个人利益的满足为前提,受着追求利润的逻辑支配,而环境保护是基于人类生存的理智选择,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甚至是人类利益,并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叠加。......
2023-08-10
第三类以律文背后的“礼法共识”为研究重点,着重分析“不应为”律的立法目的。即倾向于消极性评价。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对“不应为”律的探讨和分析,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研究仅仅考察了“不应为”律在重情之案中的司法适用,对于理论推断中大量适用的细故案件领域,并未有探讨。......
2023-08-12
民初时期,相较于清末微弱的废妾之声,反对蓄妾、倡导一夫一妻制的呼声日益见涨。随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进,民初废妾之声高涨,对妾制弊端的批判之声此起彼伏。秉持男女平权理念的蔡元培不仅在言论上支持废妾,还以身作则,公开发表的“不纳妾”征婚声明。蔡元培在他的婚姻中,恪守了在择偶声明中的不娶妾诺言。林语堂认为国人娶妾主要是基于“子嗣延续”和“代替离婚”两个因素的考虑。......
2023-07-03
(一)美国能源政策与立法1.美国二战前的能源政策及立法美国二战前的能源政策制定中,将能源,特别是石油,定性为一种战略物资,对其使用和占有是涉及国家安全的事情,因此,政府有义务介入能源市场,并成为美国政府能源政策不容置疑的一条原则。......
2023-08-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