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至于民事方面的法律适用,临时参议院一锤定音,决定援引前清《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作为解决民国初期民事纠纷包括离婚冲突的法源。但南京临时政府选择了更为封闭的传统民事法律规范《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作为民事领域的援用法源,其理由是《大清民律草案》“前清时并未宣布,无从援用”。......
2023-07-03
《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脱胎于《大清现行刑律》。然而,《大清现行刑律》中的哪些内容构成《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南京临时政府及北洋政府没有将继续沿用的《大清现行刑律》条款挑出。因此,《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内容尚不明确,文本多样化,“无明确统一的内容范围”,称不上是规范的制定法。[20]
《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是民初各级司法机关审理离婚冲突案件的主要法源,其蓝本是清末轰轰烈烈的修律活动的成果——《大清现行刑律》。经过几经商讨,反复修改,各方妥协,历时一年(1904—1905)在修订《大清律例》的基础上完成,于1910年4月7日(宣统二年)刊印颁布,举国上下,一律奉行。[21]《大清现行刑律》篇目共30门,民事条款包括:服制图、服制、户役、田宅、婚姻、犯奸、斗殴、钱债。基于“分别民刑”的主张,这些民事条款从刑罚体系中脱离出来,除抢夺婚姻、奸占、违律婚、盗卖田宅、强占田宅等须按刑律科罪外,其他“民间细故”纠纷,或以罚金代替刑罚处罚,一般不再由刑律科以罪。[22]民初各级司法机关所援用的《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中处理离婚诉讼的规定主要集中于《大清现行刑律》中的婚姻门、斗殴门、犯奸门中。
有关醒与觉 民初离婚中的男女平权的文章
[11]至于民事方面的法律适用,临时参议院一锤定音,决定援引前清《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作为解决民国初期民事纠纷包括离婚冲突的法源。但南京临时政府选择了更为封闭的传统民事法律规范《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作为民事领域的援用法源,其理由是《大清民律草案》“前清时并未宣布,无从援用”。......
2023-07-03
而互联网货币是虚拟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构建与现实经济相平行的互联网虚拟经济的价值交换基础。同时,互联网货币的出现也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引起的发展变革。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地寻求发行、流通、交易成本更低、使用更快捷的支付方式,恰好互联网货币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期望。以货币定量化、去中心化、自由、开放理念为特征的比特币应运而生,并逐步产生广泛的影响。......
2023-07-05
图5-1 焊接裂纹位置对于中、高碳钢、低合金钢等易淬火的材料焊接时,最易在热影响区产生这几种裂纹。焊道下裂纹的产生原因 由材料的碳当量高、焊接热影响区淬硬、焊缝金属中封闭着多量的氢所致。焊趾裂纹的产生原因 焊道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受到焊道下面有缺陷地方的大的应力作用,再加上这时母材正在硬化不易变形便产生焊趾裂纹。......
2023-06-28
当代学者徐静莉认为《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保留了两愿离婚制”,“明确了裁判离婚”,“包括了强制离异”。由此可见,《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继承了传统离婚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规定,其规定的离婚方式包括强制离婚、协议离婚、呈诉离婚、两愿离婚四种。上述《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所载的十条离婚理由,引刑入民,以刑罚调整婚姻关系、解决离婚冲突,带有很大的刑罚色彩。......
2023-07-03
氮气孔 产生原因是CO2气流保护层遭到破坏,使大量的空气侵入焊接区所致。防止措施是经常检查,及时发现并更换焊枪。氢气孔 产生原因焊缝表面的有杂质,CO2气体含有水分。防止措施是对焊件和焊丝表面作适当处理,对CO2气体进行提纯和干燥处理。表51 CO2气体保护焊焊接时产生气孔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2023-06-28
图8.2NNI在网络中的位置SDH 采用一套标准化的信息结构等级,称为同步传送模块STM-N(N=1,4,16,64,…SDH 是完全不同于PDH 的新一代传输网体制,它主要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2023-06-26
《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关于解决离婚冲突的规定基本上延续了自唐朝以来历代“七出”“义绝”“和离”离婚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男尊女卑,夫权至上,男女差等对待的性别秩序安排显而易见。[39]《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立法内容没有打破传统尊卑泾渭分明的立法格局,在婚姻关系中,妻子于人格、身份、财产方面都处于丈夫的荫罩之下。《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规定的离婚理由中,严于女而宽于男,性别差等对待很明显。......
2023-07-03
新闻学是随着新闻活动专业化程度提高、市场竞争加剧而产生和发展的。它于18世纪萌发,19世纪末初步形成,发源于近代新闻事业起源地之一的德国,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当时新闻事业最发达、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美国。为了在中国树立新闻人的职业精神,提高新闻活动的专业水平,中国留学生在20世纪初把新闻学系统地引入中国。直到1978年,传播学理论再次被介绍进中国,此后逐渐生根发芽。......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