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主要著作包括《政府的本分》《社会静力学》《社会学原理》等。在1851年出版的《社会静力学》第十六章《女性之权利》中,斯宾塞专门讨论了女权问题。斯宾塞《女权篇》由十节内容构成,前九节分别从男女平等的正当性、公权领域的男女平等、私权领域的男女平等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女权主张并加以论证,最后一节为总结。男女不同权的主张是强词夺理,是“臆测之虚言”。......
2023-07-03
自近代中国社会“戊戌维新”时期兴起的男女平权意识,是伴随国家民族革命而萌生的一股思潮。一方面,这一思潮是小众化的,传播范围是有限的。在当时的中国,仅小部分社会精英有机会接触并推介男女平权。另一方面,即使有西方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理念的“扶持”,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引与实践的土壤,近代中国的男女平权思潮在泛起之初面临着艰难的抉择——男女平权的最终目的是解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际?还是女性个体作为平权人的解放?从前面的讨论中不难发现,大部分早期的男女平权倡导者们选择了救亡图存。
1902年11月,东渡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广西人氏马君武翻译了以男女平权为研究主题的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的著述,并以《斯宾塞女权篇与达尔文物竞篇》为题成书,由少年中国学会出版;1903年4月,马君武又翻译《弥勒约翰之学说》,分别载于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第29~31期。在《斯宾塞女权篇与达尔文物竞篇》中,马君武翻译介绍了近代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斯宾塞的男女同权主张。[1]《弥勒约翰之学说》中第二部分译介了近代英国著名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女权主张。[2]《女权篇》《女权说》一经面世,即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不管是倡导男女平权的时人,还是当今的研究学者都给予了较高的赞誉。斯宾塞、密尔二人之学说在20世纪初中国广为流传,1904年柳亚子描述道:自从斯宾塞、密尔的男女平权、女权学说,随着越洋轮船,穿洋越海,自西东来,中土人士大受鼓舞,特别是一批具有先见之明的女同胞们,在这些学说的影响下,发愤图强,追求女权,力图实现男女平权。[3]当代学者夏晓虹认为,马君武关于斯宾塞、密尔二人女权学说的译介,在晚清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少在关于西方妇女解放的理论方面,当时的人们探寻到了确实的思想源头,不再是缥缈的、不实在的对西方的想象与虚构,从而也化解了理论层面的矛盾。[4]夏晓虹赞誉马君武为“中国女权思想传布史上树立丰碑的人物”。[5]
有关醒与觉 民初离婚中的男女平权的文章
斯宾塞主要著作包括《政府的本分》《社会静力学》《社会学原理》等。在1851年出版的《社会静力学》第十六章《女性之权利》中,斯宾塞专门讨论了女权问题。斯宾塞《女权篇》由十节内容构成,前九节分别从男女平等的正当性、公权领域的男女平等、私权领域的男女平等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女权主张并加以论证,最后一节为总结。男女不同权的主张是强词夺理,是“臆测之虚言”。......
2023-07-03
第2章西方翻译理论研究西方翻译研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浩如烟海,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西方的翻译是从翻译《圣经》开始的,而中国的翻译则始于佛经的翻译。有学者认为西方的翻译高潮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当时的西方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是历史上少有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许多语言学家把现代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甚至把翻译学列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023-11-30
以洛阳否定长安,也是常用的政治手段。从西汉末期开始,洛阳被明显地赋予了儒家神圣性,定都长安被描述为仅仅出于维护统治安全的权宜之计。比如西汉末年汉元帝改制,博士冀奉倡言迁都洛阳以“正本”。王莽夺取汉朝天下,也计划迁都“土中居雒阳之都”。......
2023-11-28
第3章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翻译二字,见于我国古籍最早者为“译”字,周《礼记》(王制)记载:“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随着翻译活动的全面展开,翻译理论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现代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翻译阶段。......
2023-11-30
2000 年,11 月24 日,浙江省东阳市和义乌市签订了有偿转让水权协议。东阳—义乌的水权交易行为既要保证义乌的供水量,同时必须以不减少东阳的既有供水量为条件。审视东阳—义乌的水权交易实践及其后续的多种影响,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本次水权交易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2023-07-01
确认“持枪权”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是1791年颁布的。也就是说,只有殖民者们及他们的后代、自由白人公民才拥有“持枪权”。前一章讨论的案件,作为其中一方的美国公民联合会是一个以非营利组织面目出现的具有保守立场、具有很强政治性的组织,而美国国内支持“持枪权”反对枪支管制法律的活动,也是一些利益集团和组织共同推动的。......
2023-07-17
因此,对于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分类,现在较为流行的一个做法是按照翻译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或思想流派的基本特色来划分。潘文国以有无翻译学学科意识为标准把西方翻译研究史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自1959年发表后,此文一直被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2023-11-30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译论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64年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了“化境”的文学翻译标准。这一时期的中国作家把翻译文学与文学创作紧密地联系起来,翻译与创作的密切关系有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现代文学史上,很多作家一身兼二任,创作与翻译并重,相互促进。或换言之,其翻译观对其创作......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