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艺术与审美文化的广泛联结,意味着艺术回归日常生活,回归公共文化、大众文化。没有审美行为、审美判断的参与,艺术作品就成了与人类社会、自然界中众多物品相类似的东西,难以担负审美与精神层面的文化重任。在文化复合体或文化体系中,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影响机制在于“审美”。这意味着,必须变革传统美学模式,在更加广阔、开放的文化实践语境中理解艺术及其审美经验的意义。......
2023-08-22
当中印文化随着佛教一起传入偏安亚洲一隅的日本之时,这个素有“第二希腊”美誉的国家,反应敏捷地应对了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缔造了堪称奇迹的日本文明。日本文明正是因为这种应对影响的反应,才让人充满兴趣。他们接受并吸收希腊、印度以及中国的艺术精髓,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进行了改造。这种改造符合自身发展的利益,也为有识之士实现理想奠定了基础,12个世纪以来,日本文明一直自由地发展,直到被外界打断。
然而,中国西藏的情况却与日本相反。尽管二者所展示的佛教艺术是一致的,不同于大和民族的革陈出新,西藏民族一直是迷信且墨守成规的。
大约是在17世纪,印度和中国内地各派别的佛教教义传入中国西藏,并几乎同时传入了日本,但传播途径却截然不同。接下来,我们将要对此进行解释。
几个世纪以来,虔诚的西藏艺术家,一直小心地保护着这些教义,直到公元19世纪,西藏寺庙才对研究人员进行开放。我们惊喜地发现,尼泊尔艺术、孟加拉的波罗王朝艺术、印度恒河流域的中古佛教艺术,还有源自中国其他地区佛教学派的样品,均被妥善地珍藏于其寺院之中。这使我们对佛教艺术的研究,获得了弥足珍贵的注解。
在此之前,我们探寻西藏佛教艺术的发展,认为其更多受到古希腊模式,确切地说是笈多王朝流派的影响。然而,在波罗王朝(公元750—1060年)和舍那王朝(公元1060—1202年)统治下传承的孟加拉笈多王朝艺术,却并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如今,这一空白已能被填补。波罗以及舍那王朝的孟加拉绘画与雕刻,不但孕育了尼泊尔艺术,而且,对中国西藏圣像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一发现无疑令人满意,并且,这些绘画与雕刻,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西藏的寺院中。如同我们可以通过保存在奈良正仓院宝藏室的中国魏、隋、唐等各朝代的杰出艺术作品,得到这些流派的样本,那些源自恒河流域的古老艺术派别,在辉煌之后湮没于时光长河之中,却因这一发现而得以被我们追溯并重现。
印度艺术是这样进行其发展轮回的:我们之前在本书第二卷中讲述了犍陀罗派,以及真正的印度派,即佛教的两大艺术派别是怎样形成的。前者在技艺上为希腊式,仅在宗教上是印度的;而后者是名副其实的印度派,起源于孔雀王朝以及巽伽王朝,在恒河流域繁荣发展,最终成为笈多形式。亚洲近一半国家都受到了这两派的影响:最初为希腊—佛教式艺术,接着佛教传播者穿越了中国的新疆,将笈多式艺术引入到了魏、唐时期的中国内地,然后传入奈良或者是平安时代的日本。此外,笈多式是严苛的印度派代表,促使德干高原到爪哇乃至柬埔寨的南方各派,尤以玛尤尔班吉派为最,形成了孟加拉的笈多式以及波罗式艺术,对奥里萨以及达罗毗荼地方各流派,起到了桥梁作用。沿着恒河东部盆地向北,佛教传播者们蜿蜒的足迹穿过尼泊尔台地,一路来到青藏高原,这正是我们所追寻的印度艺术于世界传播的第三条路径。目前,普遍认为犍陀罗和鹿野苑孕育了和阗、库车、敦煌、云冈、龙门,还有奈良的艺术。西藏艺术与摩揭陀的后期——波罗朝艺术之间的关系同样非常重要,尼泊尔则是连接其中的一个紧要环节。
佛教在西藏拥有崇高的地位,虽然西藏对这一宗教的接受时间相对比较晚。在公元1世纪,远东就出现了有关佛教寺院的记录。从公元5世纪开始,几乎整个喀什噶尔,以及中国的北魏都在信奉佛教。到了公元7世纪中期,在国王松赞干布的统治下(在位时间约为公元630—650年),西藏皈依佛教。松赞干布遣使臣去恒河的圣地——摩揭陀(如今的比哈尔),学习这一赫赫有名的印度宗教。松赞干布想要学习佛教的辉煌文化,从而建立属于本地的文明,为此他分别迎娶了尼泊尔和大唐的公主。这种双重联姻,给当地宗教带来了恒河流域的艺术式样,以及唐代佛教艺术的深远影响。中国西藏的艺术,大部分源自印度、波罗王朝以及尼泊尔,小部分脱胎自中原文化。
莲华生上师[1],来自摩揭陀的那烂陀。这位颇具盛名的印度僧人,公元8世纪时,在西藏传播密教。作为佛教的一种形式,密教却让人觉得粗俗又神秘,因为其宣扬肉欲与恐怖,充斥着邪术。密宗信徒所信奉的超自然威力是佛陀、菩萨“禅定”和女性性力,他们认为秘传经咒“怛特罗”和魔法图像曼荼罗拥有神奇的力量。倘若我们撕下那层朦胧的面纱,便会发现,入侵并影响西藏佛教的,在本质上其实是湿婆派印度教。日本平安时代的天台宗和真言宗佛教也受到了影响;讲究平衡和人性的日本,竟然也产生了类似高野山不动明王的恐怖形象,这是一种类似湿婆教的艺术。
□白救度母,西藏造像
西藏这片土地,拥有一个生而信仰的民族,密宗的教义因此在这里得以恣意传播,不曾受到任何限制。后期由喇嘛统治这里时,对此进行了各种改革,然而,西藏的艺术和宗教,一直未曾彻底从密宗的影响中挣脱出来。
更有甚者,早期供奉于西藏多神殿的,并不仅是印度古典时代的一般菩萨:例如无量寿佛、阿弥陀佛无量光佛、观自在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执金刚菩萨以及金刚力士,除此之外,还有救度母,这位佛教的女神分为白救度母和绿救度母两种不同的形式。白救度母的额头正中还有一只眼,以东方姿势打坐;绿救度母则端坐于宝座之上,左脚垂下。受孟加拉和尼泊尔的遗留文化所影响,还有诸多诡异且令人心生畏惧的神居住在西藏的天空上。比如,三头女神摩利支,其中间的面孔平静宁和,右面的则作愤怒相,第三头则为猪首;还有吉祥天女,或称“Lha—mo”,其骑乘的骡子的笼头为毒蛇,座鞍则为一名被剥皮的青年;还有头发中有马头的马头明王;大威德金刚,有9头16条腿和32只手,公牛的头位于9头正中,手持各种不同的武器,还有一头大象的皮和被木桩贯穿的人,这其实是文殊菩萨的愤怒相;还有被视为佛教意外保护者的湿婆,即大黑天;本身为牛头,持婴儿骨架,骑于公牛之上的焰摩天,也就是死神;还有密宗的神,空行母,其颈部佩戴骷髅项圈,是裸体作舞蹈状的女像。就连素来慈悲的观音菩萨,在此所展现的形象,也让人心生不安,这里的观音菩萨有11头,均为角锥体式,其中9个头神态端庄肃穆,第10个则为额生一目的湿婆相,作威胁状,位于最上方的则是阿弥陀佛,乃是观音的精神之父。除此之外,还有诸多“伊达姆”,也就是所谓的“护法神”,他们相貌可怖,例如有8头、16只手、4条腿的呼金刚,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为典型的此类密宗神像,呼金刚紧抱女神莎可蒂结合而坐,在西藏的神学中,多数时候对这种结合运用了诡谲隐秘的手法。
□绿救度母,西藏造像
恐怖与情欲的双重结合,象征着未知与神圣,是西藏密教艺术最偏好的主题。尽管这类主题被西藏的巫师术士们反复使用,却从不曾对此有所创新。他们的题材大多数源自公元8—12世纪孟加拉的波罗王朝、舍那王朝,或是中世纪的尼泊尔,这些题材在佛教圣像手册中均可觅得踪迹。
评论家们素来忽略了印度—佛教艺术的附加物,当他们谈到印度的典型艺术——笈多王朝时,就会突然中止,不再对孟加拉的波罗王朝,以及舍那王朝的艺术进行探究,但是,我们却对此充满了兴趣,因为其中包含有中国西藏艺术。收藏于欧洲的西藏铜像,几乎处处与巴陀查耶所著的《印度佛像》一书中所提及的拉克瑙、达卡以及尼泊尔的各尊波罗王朝的造像一样。我们甚至会在其中发现那烂陀的多头多臂的大威德金刚,挥刀舞剑,佩戴有头骨串成的项圈;拥有八条手臂,且持有如弓弩等不同宝器的摩利支天,其形象在南肯辛顿博物馆、拉克瑙博物馆、印度博物馆的浮雕上均能发现;优雅的波罗传统给予了它们启发,而整个西藏的艺术如何发展,已被它们所预告。在达卡博物馆中,还有一些大随求菩萨像,这位佛教女神正印度式趺坐着,八只手臂舞弓弄剑。西藏艺术对此种型式起到了推动发展的作用,却并不是发明者;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根据密教对其的影响来看,中国西藏艺术真正起源于公元8—13世纪之间的比哈尔以及孟加拉,而并不是源自布拉马普特拉高原。
密宗的影响沿着恒河一点点传播到青藏高原。当然,其传播途径并不是仅有这一种。如果撕掉佛教后期所披着的“佛”的外衣,将那彰显恐怖肉欲和歪门邪道的象征性神像剥离开来,我们会发现,掩藏在其下的分明是在公元4—7世纪出现在笈多以及戒日王时代的佛教——一种摒弃凡尘且温和慈悲的宗教,只有在佛祖的平生,以及纯洁的正经与本生经中才能见到。这种佛教,才是传入中国西藏仅有的真正形式,尽管它趋于流行的密宗走向,但时不时地有布道者将其复燃,使之得以传承。我们要提及的第一个人是大德阿提沙(月藏)。公元1040年,他从摩揭陀到中国西藏的旅行途中,于爪哇停留了一段时期,鉴于波罗王朝艺术与爪哇以及中国西藏艺术之间的关系来看,这个情况颇有意趣。阿提沙不但给西藏带来了崭新的波罗王朝艺术,而且他改变了西藏的习俗,使僧侣纪律和不婚戒条得以恢复。之后是宗喀巴(公元1357—1419年),这位生于西藏的著名僧人,更为全面地改革了当地形式的佛教。他如阿提沙那般在寺庙中重新确立清规戒律,并且,尽可能尝试清除湿婆派的礼拜仪式。他对恢复印度经典充满了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所谓的“文艺复兴”。正如哈金氏指出的那般,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了原始佛教的大慈大悲理念,不曾被中世纪的任何邪说妖术所玷污。古代的红教已陷于巫术之中,他所改建的“黄教”自然远胜于“红教”,并且,时至今日,仍是西藏教团的主要组织。后人继承了宗喀巴的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在拉萨建立了一种佛教政权,成为大多数中亚佛教徒的精神依托,并且起着主宰作用,甚至一直延续至今。公元15—19世纪,中国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均以一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黄教。西藏的绘画所受到的内地的影响——特别是明朝的影响,为什么与其所受到的印度的影响并不冲突,通过这种不间断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
有关东方的文明的文章
而艺术与审美文化的广泛联结,意味着艺术回归日常生活,回归公共文化、大众文化。没有审美行为、审美判断的参与,艺术作品就成了与人类社会、自然界中众多物品相类似的东西,难以担负审美与精神层面的文化重任。在文化复合体或文化体系中,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影响机制在于“审美”。这意味着,必须变革传统美学模式,在更加广阔、开放的文化实践语境中理解艺术及其审美经验的意义。......
2023-08-22
正是这种内心情感之间的互相冲突构成他的道德发展和人格的成熟,正如他在社会中主要的兴趣爱好与其他兴趣爱好之间的冲突构成他的外部经历。因此,道德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恶,艺术则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善,这一切本来都应当在人的作用下相互协调。理智的生活由于人的动物本性而一次次被挡了回去,民族也一次次地被野蛮的洪水所淹没。......
2023-12-04
在雕塑方面,西藏艺术并非自成一派。反之,西藏艺术只是一种广大流派的组成部分。我们现在将这一流派称之为“波罗—西藏派”艺术。波罗王朝艺术和中国西藏艺术之所以富有魅力,或者说是刺激力,是因为其清新的印度裸体造型。以上关于波罗时代以及舍那时代孟加拉雕塑的论调,同样,也是尼泊尔以及中国西藏的造像,源自孟加拉艺术的最有力证明。......
2023-07-03
由于舞蹈是人体表现出来的情感艺术,因此舞蹈从来都是情操的产物。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戴爱莲先生曾推动过“人人舞蹈”活动,使舞蹈艺术有效地渗透到大众人群之中,对大众舞蹈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舞蹈是用人体自身的动作直接表现情感的艺术,情感是舞蹈艺术的血脉,贯穿于舞蹈艺术的整个过程。......
2023-11-21
在共同的宗教信仰这一纽带的连接下,青海与西藏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历史上青藏间的文化交流也主要体现在宗教往来上。近代以来,青海各寺院的僧侣频频赴西藏习经求法,并以在拉萨三大寺考取藏传佛教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衔“拉仁巴格西”为学习佛法的目标。喜饶嘉措、根敦群培等著名青海籍高僧都曾长期在西藏求学弘法,极大地推动了两地的宗教交流。这一时期,官方组织的两地间文化交流虽然不多,但意义重大。......
2023-08-29
社会理论具有文化胎记。也就是说社会理论从一开始就有着文化特征和印记,就是从一种特殊的实践和话语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我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是因为理论硬核的形而上成分是在文化共同体中形成的。一元论理论观坚持反对理论的文化内涵,认为文化对于理论不应该产生有意义的作用。从上一节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一个群体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使其理论化过程必然包含与文化相关的价值因素。......
2024-01-10
汪大渊的航海年代比郑和早了半个多世纪。成年后的汪大渊离开家乡外出游历,他沿着赣江上溯,抵达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商业港口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泉州。20岁的汪大渊,搭一艘远洋商船,朝着一望无际的蓝色大海进发。其后,汪大渊回到南昌,将《岛夷志》节略成《岛夷志略》,正式刊行。可惜,汪大渊并没有诗集传世。......
2024-07-21
夫礼,人道之准,世教之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作为文明古国,我国素以“礼乐文化”著称。到了春秋时期,世道大乱,史称“礼崩乐坏”。礼乐和仁德是不可分割的。仁德是礼乐的内容,礼乐是体现仁德的具体形式。因此,礼与仁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可见,礼乐是多么最重要。把礼仪当作哗众取宠的手段,或者通过礼仪这种形式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究其根本原因,是不懂师生之礼。......
2023-0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