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清代:统治者、文化传承与瓷器发展

清代:统治者、文化传承与瓷器发展

【摘要】:公元1644年,满族统治了中国并建立了清朝。在对汉族文化的接受方面,清王朝比13世纪的蒙古王朝有着很大的进步,它继承了中国各个王朝的传统,沿用了明朝的制度。所以,当我们看到清朝在艺术方面仍然继承着明代的风格,丝毫不会感觉到意外。与明代相同,这些瓷器彩绘的题材,同样是从历史故事和传奇中而来。到乾隆年间,“玫瑰族”瓷器取代了青瓷的流行地位。

公元1644年,满族统治了中国并建立了清朝。在对汉族文化的接受方面,清王朝比13世纪的蒙古王朝有着很大的进步,它继承了中国各个王朝的传统,沿用了明朝的制度。18世纪的清康熙皇帝(公元1661—1722年在位)和乾隆皇帝(公元1735—1795年在位),在中国的历史上,甚至可以被称为最伟大的君王之一。他们收复蒙古、新疆和西藏,使中国历史边界恢复了以往的广阔。

所以,当我们看到清朝在艺术方面仍然继承着明代的风格,丝毫不会感觉到意外。一方面,雕塑和绘画艺术出现了更加明显的衰败趋势;另一方面,陶瓷艺术也在这个时候发展到了顶峰。

康熙年间的素瓷中也包含有单色瓷,颜色有:血红色、桃红色、珊瑚红、蓝、绿、黄还有一种像茄子紫那样的亮黑,这些颜色浓重而丰富,有着很高贵优美的装饰价值。康熙年间的瓷器,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白底青花,在明代时期就已经非常盛行了,在这一时期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质地精纯,颜色强烈。而另一类是彩色瓷器,按照它们上面的花饰,又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第一种,瓷器着色后用高温烧制,成品呈蓝色、赤铜色、青绿色、黄褐色还有橄榄绿色,赤铜色在这些颜色中最为典型,其色调有栗色、血红色和桃红色。第二种则是在瓷坯上绘制颜色,然后再用中温烧制,主要的瓷釉有三种:黄、绿和紫。那些底色是黑色的辉煌瓷,就属于这一类。第三种,是传说中的“青瓷”,虽然这种瓷器一共有七种颜色——深绿、淡绿、茄子紫、黄、墨绿、蓝和铁红,但以青绿色为主。康熙年间最为典型的瓷器产品就是青瓷类。与明代相同,这些瓷器彩绘的题材,同样是从历史故事和传奇中而来。但是,艺术家们也逐渐在绘制时添加了花鸟鱼虫、蝴蝶等花样。像丝绸那样,瓷器也事实上成为了当时中国绘画的一个主要载体

到乾隆年间,“玫瑰族”瓷器取代了青瓷的流行地位。“玫瑰族”指的是各种各样的红色,比如:浅粉色、珊瑚色和深红等。在这之后,还有一些其他的颜色也成为过瓷器的主要颜色,如:柠檬黄、芥末黄、硫黄黄和“水纹”蓝等。此外,摒弃颜色,瓷器本身也出现了一些制作精致的产品,比如:“蛋壳”瓷和“茶末”瓷,其制作技巧上的精致巧妙无可比拟。在装饰题材方面,不管是山水还是花鸟,除了公元18世纪法国画,瓷器上的画作可以被称之为最优秀的小型画,没有什么能够与之媲美。

公元18世纪时期的中国和法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安特力柯神父曾经在其论文阐述过,认为中国瓷器不久之后将会引起欧洲的兴趣;台力昂斯在论述“晚期风格”的艺术时,常常表现出来其从中国受到的影响,更确切地说,这种影响是在看到乾隆年间的那些屏幕画时产生的。相反,曾经属于印协组织,如今在吉美博物馆收藏着的奇特瓷器,是中国艺术家对公元18世纪的法国爱情场面和法国式神话题材的模仿。

郎世宁和他的崇拜者们的作品,也是当时中国地区艺术家对欧洲效仿的很好的证明。他是一位耶稣会的传教士,公元1715年到了北京,一直居住到公元1766年去世。乾隆皇帝非常喜欢他,经常命他画画,他曾在御马厩中画马,也经常在皇宫内为宫里的妃嫔们画像——其中有著名的“香妃像”——甚至还画过乾隆皇帝本人。公元1760—1765年,受皇帝任命,郎世宁、艾启蒙(耶稣教士)、王致诚(耶稣教士)和安德义奥古斯丁派修道士)一起绘制了征服新疆时的状况。后来这些图画流落到了法国,由美术学院秘书伯丁(公元1765—1774年)监督,这套画作被镌刻了下来。

吉美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套类似这样的佳作,还有一套可能也来自中国的画在对面悬挂着,其内容大概描绘的是云南的战争。就像是萨尔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把这两套绘画作品从景色到题材都进行认真的比较,在中国绘画所特有的不变因素方面,在那些规定着艺术和技巧的范畴中,没有比这更好的教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