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随机对照试验(RCTs)及其在影响评估中的作用

随机对照试验(RCTs)及其在影响评估中的作用

【摘要】:与传统非试验性影响评估方法相比,RCTs通过利用随机分配,使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结果上的差异可以完全归因于干预,由此可以得到与项目“净”影响效应最为接近的估计值。进一步借助于因果链分析,RCTs可以帮助研究者和政策决策者打开影响评估的“黑匣子”,理解项目或政策的作用机理,从而寻找到项目或政策成功与失败的源头,为未来进一步完善设计、改进决策奠定基础。

尽管RCTs被认为是影响评估的“黄金准则”,但国际上对采用RCTs进行影响评估还存在一些争议(Banerjee et al,2009),对其局限性也有所认识,如干预措施具有环境依赖,难以在不同环境下复制或推广;由于干预而产生的霍桑效应(即由于参与试验本身而非干预对参与者产生了影响);一些随机分配的干预对象可能不接受干预;RCTs方法中存在均衡效应(与小范围的干预不同,如果干预在大范围内实施时,干预会影响市场的供给或需求,从而对市场均衡产生影响);RCTs影响的异质性问题(批评者认为,随机控制试验报告对影响作平均处理,但实际上干预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可能是有差异的)等。

以Heckman等(1999)对给贫困女童教育券使其能够上学的研究为例,如果试验证明教育券能使更多的贫困女童受更多的教育,那么当它在更大范围(如全国)内推广时,可能会面临两种挑战:①学校因此变得过于拥挤;②教育的回报率可能因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增加而下降。这两种挑战都可能导致RCTs对教育券项目在现实中的真实回报率产生高估。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新兴领域,严格科学的影响评估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经济研究、政府决策、项目管理、管理咨询等领域。与传统非试验性影响评估方法相比,RCTs通过利用随机分配,使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结果上的差异可以完全归因于干预,由此可以得到与项目“净”影响效应最为接近的估计值。进一步借助于因果链分析,RCTs可以帮助研究者和政策决策者打开影响评估的“黑匣子”,理解项目或政策的作用机理,从而寻找到项目或政策成功与失败的源头,为未来进一步完善设计、改进决策奠定基础。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的研究者和政策决策者应当更多地将RCTs的影响评估方法运用到项目或政策的试点中,科学地、定量地评估项目或政策的影响,认真分析影响产生的路径,进行“以事实为基础”的决策。

致谢:张林秀团队的成员易红梅、战雪峰、杨恩艳、罗仁福、刘承芳对本文亦有贡献,在此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