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各地区人均GDP、人均消费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中国各地区人均GDP、人均消费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摘要】:人均GDP,各地区现价人均GDP、不变价GDP数据均来源于各地区历年统计年鉴,不变价人均GDP数据根据各地区不变价GDP总值/总人口计算,其中总人口根据各地区历年现价GDP/人均GDP计算。人均消费,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的数据来源于各地方统计年鉴。数据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及《中国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统计年鉴。

(1)人均GDP,各地区现价人均GDP、不变价GDP数据均来源于各地区历年统计年鉴(各年数据不同的以最新的为准,200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5,其中统计年鉴中重庆市2004年的人均GDP改用常住人口计算,与历史数据不可比,因此本文对其进行了调整),不变价人均GDP数据根据各地区不变价GDP总值/总人口计算,其中总人口根据各地区历年现价GDP/人均GDP计算。

(2)人均消费,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的数据来源于各地方统计年鉴。

(3)CPI,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其中海南省1981—1987年数据来源于《海南统计年鉴2003》,重庆市1996年以前的CPI采用四川省数值,西藏1981—1989年的数据用新疆数值近似,1990—1997年的数据来源于《西藏统计年鉴2003》。

(4)教育水平,1990年各地受教育程度为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其他年份为抽样调查数据,来源于1992年、1994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和1997、2000、200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5)铁路网密度、公路网密度,各地区公路、铁路总里程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6)固定资产投资率INVi,t=INVESTi,t/GOPi,t,各地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均用1990年不变价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除以GDP计算,现价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2000》和《中国统计摘要2005》,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库,GDP缩减指数根据历年现价GDP和不变价GDP进行推算。

(7)城市化率Urbi,t=非农业人口/总人口,由于缺少完整的各地区城镇人口数据,而且中国关于市镇和乡村的统计范围历史上有三次较大的调整,这里采用非农业人口比重作为城市化率的指标,但由于缺少非农业人口的数据,北京、黑龙江、江苏、河南、湖南采用地区统计年鉴中的城镇人口统计,各地区非农业人口、总人口数据来源于历年各地区统计年鉴。

(8)国有工业总产值比重,用国有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总产值计算。1999年以后,各地区统计年鉴里开始统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总产值,很多地方并将此作为国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但这将与以前年份的数据产生口径不一致的情况,因此这里只选用国有企业的产值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及《中国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