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促使地区差距扩大的因素分析

促使地区差距扩大的因素分析

【摘要】:从表3可见东部地区的固定效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东部地区会自发地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要高1.71个百分点,这将促使地区差距持续扩展。例如由于教育的影响,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一直有每年1.6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长率差距,与西部地区的差距更大。这说明从1990年至2004年期间,虽然中西部地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有较快的提高,但并没有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在表3所列的8个因素中,有一些促使1990—2004年地区差距持续扩大,而且有些还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持续发挥作用,促使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主要有以下因素:

地区间固定效应。在本文的模型中,采用了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回归,这里的固定效应实际上反映了模型所没有包含的因素所导致的各地区稳态经济增长率的不同,例如各地区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差异等因素,这些固定效应的影响是长期的。从表3可见东部地区的固定效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东部地区会自发地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要高1.71个百分点,这将促使地区差距持续扩展。

平均受教育水平不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各地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有较大差异,由表3可见,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受教育水平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受教育水平较低,由此而导致的地区平均增长速度持续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由于教育的影响,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一直有每年1.6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长率差距,与西部地区的差距更大。这说明从1990年至2004年期间,虽然中西部地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有较快的提高,但并没有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由于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地势平坦,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基础设施的发展程度一直高于其他地区,1990—1992年,由于公路和铁路密度两个因素的影响使东部地区比全国平均经济增长率高出2.77个百分点,在随后的阶段中,尽管其它地区的基础设施也有快速增长,但东部地区开发得更快一些,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1996—1998年,由此导致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快于全国平均3.15个百分点,2000—2004年则为3.99个百分点。

城市化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东北,其次是东部,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从表3可见,9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的城市化率提高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更快,由此导致其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0.9—1.5个百分点的优势,且保持了上升的趋势。东北地区也由此而产生约3个百分点的优势,但2002年以来这方面的优势在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