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摘要】:固定资产投资率是影响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根据表2,若期初某地区初中以上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使随后年份的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高0.21个百分点,从系数的绝对值上看,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由表2的结果可以分析各种因素对地区增长的影响,从而为缩小地区差距的努力提供一些政策方向。

(1)固定资产投资率是影响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期初投资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随后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可以提高0.12个百分点,这比Fang Cai等(2002)估计的0.073个百分点高,而比Slyvie Demurger估计的0.2—0.35个百分点低。由于中国的投资率比较高,而且变化幅度很大,这将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事实上投资率并不是完全外生的变量,如果一个地区的投资率较高,相应的经济增长率会较高,但反过来高的经济增长率也可能意味着较多的投资机会,从而吸引资金向该地区流动。当然就中国的情形而言,相当部分的投资决策是由政府做出,并不完全是市场导向的,因此这种变量的内生性可能较弱一些,另外本文采用期初的投资率而非当期的投资率作为解释变量,也可以有效克服内生性问题。

(2)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根据表2,若期初某地区初中以上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使随后年份的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高0.21个百分点,从系数的绝对值上看,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巨大的。

(3)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采用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各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代理变量,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地区国有工业所占的比重越大,则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可能越高,相应的市场化程度很可能较低,一般估计这变量前面的系数应为负值。根据回归结果,SOE前面的系数小于0而且十分显著,说明期初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地区随后的经济增长速度较低,换言之,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增长,这同Baizhu Cheng&Yi Feng(2000)、林毅夫(2003)等的研究结论相同。

(4)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模型中,我们用公路网密度和铁路网密度两个指标衡量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程度,两者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而且绝对值是比较大的。举例来看,山西省2002年和1990年相比,公路网密度平方提高了0.184 5(km/km^2),铁路网密度提高了0.004 6(km/km2),乘以各自的系数得1.01%和1.24%,也就是说合计约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2.3个百分点,影响非常显著。

(5)城市化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期初的城市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使随后的增长率提高约0.17个百分点,以前较多研究如陆铭(2004)都发现了城市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

(6)以前部分研究认为对外开放程度、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反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5]影响着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也有的研究发现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对经济增长甚至有负向影响,本文考虑了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对外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和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这三个指标的影响,但所有的系数均不显著,因此模型中没有报告相应的结果。